爱上山城巷

版次:011    2023年09月15日

□李秀玲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知道近几年山城巷很火。但喜静的我不习惯这种喧嚣的火。

端午节的最后一天,阳光重回山城大地。应朋友之约,我再次踏入山城巷。

山城巷的由来刻在中兴路入口处的石碑上。顺着那一坡长长的石梯慢慢向上行,修缮后的建筑似乎愈加宏伟、密集。新开的茶馆、饮店、餐厅一家挨着一家,摩肩接踵的游客摇着“这里是重庆”的折扇,悠闲地吃着本地的特色豆腐脑、冰粉和凉虾。

去时匆匆,无心浏览街景。我寻到了朋友吃饭的地方——外婆桥餐厅。门口紫色的花开得明艳,几尾小金鱼在石头鱼缸里游得欢快又自在。我忍不住,拿起相机按下了快门。

朋友正在吃饭,桌上几个菜,摆盘精致,色泽鲜艳。她知道我已吃过午餐,单独给我点了一份红糖冰粉,舀一勺入嘴,唇齿交错间,丝丝冰爽退去了胸间即将溢出的热气。

我对山城巷的不喜,在这刻消散了三分。

走出外婆桥,炙热的阳光落在头顶。仲夏来临,游客对山城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巷子里冒出了白烟,烟雾缭绕中,雾状的水滴驱散了正午的热气。

几步路就来到了金马小学的旧址。保存完好的旧址目前仅存两幢两层楼的建筑。外面一幢是朋友开的山城咖啡馆,里面一幢建筑是金马小学以前的教学楼,绿色的窗、斑驳的墙,墙上几个大字,透过树枝的光影散发出陈年往事的气息。教学楼里有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交流基地和时光里故事馆。

逛了一圈后,回到咖啡馆坐下,我闻到一股花椒的香味,以为是外面的餐厅飘出来的。后来才发现,喜宝姑娘研发了几款颇具山城特色的咖啡——“山城麻”“山城辣”“山城一枝花”。我因为喝了咖啡会失眠,所以只有不舍地拒绝。看着朋友那杯“山城辣”端上来,两个盛气凌人的红辣椒点缀在杯口,让一杯咖啡从西方纯正的醇香丝滑变成了东方诱人的麻辣鲜香,挑逗着人们的味蕾与神经。

我对山城巷的不喜,在这刻再次消散了三分。

朋友有事,急着离开,我和她道别,她往上至金汤街,我往下原路返回中兴路。下山本比上山快,可我却放慢了脚步,慢慢打量这熟悉又陌生的山城巷。

卖烧饼的手艺人依然在做着传统的手艺维持生活,可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红,路上总有人拿着椭圆形的烧饼边走边吃,曾经果腹的食物成了排队购买的美食,手艺人曾经风餐露宿的脸上满是开心;开了几十年的副食店也继续在步道旁开着门,只不过他们售卖的对象不再是老街坊老邻居,而是打扮入时的都市青年;一个小小的露台上,老邻居们一边做着新兴的生意,一边对坐聊着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

走马观花的游客一拨又一拨,不知道他们是否读懂了山城巷流传下来的百姓烟火,读懂了一座城市骨子里的坚守与传承。

旧貌与新景,青砖与灰墙,匆匆与慢慢,停停与走走。我忽然不愿走得太快,我想好好读读山城巷,读读那些久远的过往与屋檐下的点滴故事。

找到一家黄葛树底下的茶坊,坐在藤椅下,点了一杯老荫茶,知道很烫,还是抿了一口,手臂上的汗毛刷地一下子张开,汗水冒出来,心里却舒坦下来。跷起二郎腿,优哉游哉地四下张望,从头顶树影到茶坊角落,从南纪门轻轨大桥到山城巷无处不见的红灯笼,一切的融合都是为了留住时光的记忆,而记忆,渐渐焕发新生,依山蜿蜒而上,到了时光故事馆,钻进那些写满历史的书籍里,与墨香缠绕,与文字组成了时尚又古老、历经风霜但又充满活力的魅力山城。

我重新爱上了山城巷。

(作者系重庆市南岸区作协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