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腌海鲜后4次手术失去1条腿
版次:012 2023年09月18日
近日,福建泉州。32岁的小伟(化名)吃了一顿生腌海鲜,第二天高烧39.5℃,精神萎靡,还出现脓毒性休克,右大腿肿胀明显,腿部皮肤已经发乌。在医院救治了一个多月,经历了四次手术,小伟的命是救回来了,可惜因为严重感染,导致肢体缺血性坏死,小伟的下肢并没有保住。据医生介绍,小伟是感染了创伤弧菌,生腌、未煮熟或不新鲜的海产品,都有可能携带这种病菌,大家食用时一定要注意。
令人谈虎色变的创伤弧菌是啥
据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深圳一医院最近接诊了3位创伤弧菌感染的患者,有的患者是被鱼刺扎了一下,有的被螃蟹夹到了,结果都发生了严重的病情,甚至其中一位先生因送医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
创伤弧菌到底是啥?医生表示,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临床最常出现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病。一旦感染,一般48小时以内死亡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超过三天没有治疗,它导致的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创伤弧菌?医生表示,创伤弧菌的前期症状主要以局部皮肤的刺痛、麻木为主,随着时间发展一旦症状快速加重,进一步出现发热、寒战、皮肤肿胀明显加重,甚至出现典型的血性大疱样皮损等症状,则很有可能是创伤弧菌感染。据介绍,创伤弧菌的传播有3种途径:
1.被鱼虾在内的海生生物刺伤导致皮肤感染;
2.或在皮肤有创口的情况下接触海水;
3.生食海鲜也有可能通过消化道感染创伤弧菌。
处理海鲜时还要警惕脓毒症
“真没想到清洗螃蟹时被扎了下,后果这么严重!”据浙江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息,浙江宁波40岁的王女士在清洗梭子蟹时手掌被扎破,2小时后体温超过39℃,次日送至该院急诊时发生感染性休克,被确诊为脓毒症。
被海鲜扎伤或咬伤,真的这么危险吗?医生表示,问题的严重程度其实取决于个人的身体情况。如果是抵抗力正常的人群发生严重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对于抵抗力差的人或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危险系数就大大增加。脓毒症是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症,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四肢乏力、胃口差、心慌、气促等症状。脓毒症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可导致器官功能不全及循环障碍,病死率高。
引起脓毒症的各类感染可能涉及到很多科室,但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所以如果怀疑脓毒症,或者感染没有变好需要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吃海鲜处理海鲜要注意这几点
1.处理海鲜时戴个手套
处理海鲜时也应戴手套,防止扎伤。手套也要尽量厚一点有一定防扎性,很多虾蟹的壳体尖锐,一般的一次性手套很容易被划破。尤其对于老人、孩子、孕妇及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来说,尽量不要接触带刺的海鲜,如海胆、螃蟹、海虾等,以免被刺伤。
2.海鲜要彻底煮熟再吃
千万不要生吃海鲜,鱼虾蟹贝等都要彻底煮熟,就可以杀死致病菌。一般因生食牡蛎等海水产品而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中,基本上都是那些具有潜在疾病或是有慢性病的人。
3.手上有伤口别碰海鲜
如果你手上有伤口,就不要触碰海鲜了。一旦身上有破损或伤口,也尽量不要在海水中游玩。
4.被海鲜扎伤及时处理
如果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应该将血挤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就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此外,如果伤口被扎伤很深,简单处理后,最好再去医院进行处理。因为深深的伤口为细菌提供了厌氧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破伤风杆菌”繁殖。据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