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化工博士,在重庆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家苎麻纤维企业,她发明的“云丝”为抗战军民御寒作出巨大贡献——
版次:009 2023年09月20日
□李中石
今年夏天,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政协邀请,我专程去利津县出席了“著名科学家酆云鹤研讨会”和“酆云鹤事迹资料交接仪式”。交接仪式上,我将五十多年来收集整理的酆云鹤历史档案、报刊资料、照片,还有发表的关于酆云鹤的文章、参与编写的几十本书刊等资料,无偿捐赠给酆云鹤故乡利津县。
酆云鹤是谁?她和重庆有什么关系?千里之外的山东省利津县,为何找远在重庆的我提供酆云鹤的资料?
1 酆云鹤是谁?
酆云鹤生于1899年,山东东营利津县人。我国第一位化工女博士,著名麻纤维专家,近代中国麻纺织工业开拓者;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和首届理事;1949年,作为全国工商界十五名代表中唯一的女性,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纺织工业部顾问,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
在重庆上清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和白象街的《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陈列馆》,都有关于酆云鹤的事迹陈列。
酆云鹤15岁开始读小学,三年读完五年的小学课程。1919年,20岁的她从济南女子初级师范学校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学系。1927年,28岁的她以山东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留学,进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专业学习,成为第一位取得化工博士学位的中国女性。
1938年,酆云鹤来到重庆,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苎麻纤维企业西南化学工业制造厂(即后来的重庆苎麻纺织总厂)。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酆云鹤顽强坚持实验,发明苎麻化学脱胶,并于1942年获得发明专利。当时,我国主要产棉区相继沦陷,在前方将士与后方民众御寒棉衣棉被十分短缺的情况下,酆云鹤发明的麻制云丝制作的云丝棉胎、衣絮等代棉产品,为抗战时期军民御寒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2年,“云丝”在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展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赐名“雪里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也提笔赋诗:“云丝之美、既润且温,寒者遇之,雪里回春。”
抗战胜利后,酆云鹤积极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重庆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
从1938年到1948年,她在重庆度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重庆也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2 我与酆云鹤的渊源
我与酆云鹤博士的渊源,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
1971年,经朋友母亲介绍,我进入重庆麻纺织厂(简称重麻厂)做临时工。该厂的前身正是酆云鹤、熊子麟夫妇1938年在重庆创办的西南化工厂。
当时,我在厂总务科修缮队当泥水匠,科长李志乔与熊子麟是同乡。李志乔毕业于辅仁大学,酆云鹤夫妇创办西南化工厂时,请李志乔来渝,在厂里负责销售。1948年时局变化,西南化工厂停产倒闭,酆云鹤夫妇离渝去港,李志乔则留在厂里工作。20世纪50年代,西南化工厂公私合营改为重庆麻纺织厂,李志乔担任总务科长。
李志乔喜欢文艺,对同样喜欢文艺的我颇为欣赏,经常邀我下班后去他家玩,我们遂成忘年之交。闲聊中,常谈及原西南化工厂酆云鹤和熊子麟的一些往事。他告诉我,酆云鹤是贫困农家女儿,靠自己刻苦努力成长为留洋博士、著名科学家、实业家。当时只有20多岁的我,由此对酆云鹤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她也成为我为改变命运努力奋斗的偶像。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与酆云鹤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6年,李志乔退休回上海后,担任纺织工业部顾问酆云鹤的秘书。
3 为写厂史,初识酆云鹤
1985年,我调到厂办任秘书。当时各地修志写史,我和另一位同事负责厂史的写作工作,我负责写作1949年以前的部分。
经过“文革”浩劫,厂里的历史资料、特别是1949年以前的资料,均被造反派付之一炬,就连1950年西南区工业展览会颁发的奖章和奖状也未能幸免。因此,我的写作只能从零开始收集资料。
为了解熊子麟、酆云鹤夫妇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千里迢迢从上海到重庆的创业经历,我们专程到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寻访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这次行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当面采访酆云鹤老人。经与李志乔联系,我们专程赶到上海酆云鹤家中进行拜访。对我们的到来,酆云鹤老人非常兴奋,开玩笑地戏称:“欢迎我的娘家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偶像,开始还感到十分拘谨,但老人的这句玩笑话,顿时让我轻松了不少。耄耋之年的酆老皮肤白皙,满头银发,像一个慈祥的邻家老奶奶。
我专门带去了一件米色苎麻的确凉衬衣,这也是我们厂新开发的产品。酆老高兴地接过衬衣,先用手慢慢摸,又反复搓揉,再把衣料贴在脸上和手臂上摩擦体验,然后还拿起放大镜仔细观看。那神情,像在欣赏一个宝贝,又像在看自己久别重逢的孩子,舍不得放手。
与她谈话,只要一提到麻,老人就两眼放光,兴奋不已。尽管老人对一些过去的人和事记忆较为模糊,但当我们求证苎麻脱胶的发明权时,她一下子变得相当激动,语气坚定并一字一句地说:“这不是外国人发明的,是我这个中国人发明的!”
4 还原历史,大海捞针查找资料
不过,酆云鹤却没能提供书面依据或其他资料,因为她保存的这些技术资料在“文革”中被查抄销毁。写史必须言而有据。因此,到档案馆和图书馆去寻找历史资料,便成为我们接下来的唯一选择。
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以及重庆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我艰难地寻找酆云鹤发明苎麻化学脱胶的历史依据。那时没有电脑,我只能靠最原始的方法,在陈旧发黄的民国报刊中,一本又一本、一页又一页地慢慢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查找,终于查到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授予酆云鹤发明专利的资料,以及当年报刊上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还有酆云鹤本人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文章。
我欣喜若狂,中国人酆云鹤发明苎麻化学脱胶,终于查到了无可争议的书面依据!
此后,在天津召开的《中国军工史(纺织卷)》审稿会上,这一历史依据得到专家认可。我参与编写的《中国近代纺织科技史》《中国军工史(纺织卷)》《重庆地方志》大事记,以及《重庆抗战纪事》和《中国民主建国会史稿》等书中,均记载了这一史实。
2004年8月22日,《重庆晨报》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特刊”中,以《知识改变我一生》为题刊登了对我的专访,对我查找到酆云鹤发明苎麻化学脱胶重要史实的努力,作了充分肯定。
1986年10月,阔别重庆多年的酆云鹤博士,回到了她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87岁高龄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面对前来迎接的人们,老人深情地说:“重庆是我第二故乡,我的苎麻纤维研究就是在重庆开始的。”
第二天,老人顾不得休息,迫不及待回到她当年创办的厂里,受到全厂员工夹道欢迎。许多健在的原西南化工厂老员工还特地赶回厂里,与老人相见叙旧。
欢迎大会上,总厂副厂长陈克政,将我们历时近两年查找到的酆云鹤20世纪40年代获得专利的宝贵历史资料复印件赠送给她。看到这些早已丢失,甚至遗忘的历史资料,酆云鹤眼眶里饱含泪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停地表示感谢。当老人得知我为寻找这些资料付出的努力时,她紧紧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5 祝寿铜牌,镌刻五十年辉煌历程
1987年底,我接到酆老赠送给我由她亲笔题写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中石同志留念 酆云鹤。酆老邀请我到上海,参加《酆云鹤博士从事麻纤维研究五十周年暨九十寿辰》纪念大会,我因故未能成行,这也成为我的一大遗憾。
后来,通过新闻我了解到,1988年1月9日,纪念大会在上海和平饭店宴会厅隆重举行。会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专程到酆云鹤老人家里祝寿;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敬献了花篮;全国政协、全国妇联、民建中央委员会等发来贺电;全国政协副主席刘靖基专程到会祝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敬献的祝寿铜牌高达3米,上面镶嵌着两片铜制麻叶,麻叶上镌刻着酆云鹤博士从事麻纤维研究五十年走过的辉煌历程……
1988年12月14日,酆云鹤在广州参加她筹建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时,突发心脏病去世,走完了她为麻纤维纺织事业执著奋斗的一生。
几十年过去了,酆云鹤的家乡没有忘记这位杰出的齐鲁大地女儿,“酆云鹤事迹陈列馆”已建成开放。酆云鹤为开拓中国现代麻纺织工业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伟大贡献,必将为历史所铭记。
(作者系原重庆苎麻纺织总厂干部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