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当班主任,又教国文、算术、地理、唱歌、美术、体育,还是敲钟匠 ●向僧人学种菜,厚着脸皮蹭斋饭,常到附近溪沟捕鱼、捞虾改善生活
版次:009 2023年09月22日
金砂曾当过老师的文曲小学今貌
金砂的亲戚、曾在文曲小学任教的罗永宽老师(前)与本文作者合影。
金砂侄儿刘华钢先生根据金砂身世及早期同名歌曲创作的《牧童与少女》(当地2017年内部出版)
□胡卫民
金砂是经典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的作曲,本名刘瑞明,又名刘先理,另有鲜为人知的笔名铁痴、一弦等,他是从重庆铜梁走出去的人民音乐家,而且与铜梁县城西部的侣俸镇乡村教育事业有着不解之缘。
金砂曾在铜梁县立中学简易乡村师范班就读,那时他的五叔刘雪庵因避日机轰炸而迁至西来寺的铜梁县养正学校当校长,寒暑假,他就跟着五叔从县城南门外的西来寺进城采风,有时下到乡村、军营和厂矿深度采风、有时在一起讨论创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吸取家乡民间民歌民谣的营养琼浆,其间,开始学习谱曲的基本知识,深得音乐大咖刘雪庵的真传。
1 16岁时到文曲小学任教
在家乡铜梁,关于金砂在文曲小学教书一事,学者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县乡村师范校毕业教书说”,一种是“国立音专肄业教书说”。笔者在多次走访中,发现前一种说法更与事实相近。
据曾在文曲小学附设初中教过数学的90岁退休老师罗永宽介绍,“文曲寺建于清代末年,至今已有150年至180年的历史,建校稍短些。我与金砂是亲戚,他于1933年,才11岁的样子就考入四年制乡村师范班,毕业后,他到铜梁县西部6公里左右的侣俸乡十五保(今铜梁区侣俸镇文曲村9组4号)的文曲小学当教师,当时也就16岁左右。教了大约两年后,文曲小学的学生到乡上中心校读三年级时,金砂才离开,此时由另一个叫陈恒的老师接替,招了几十名一年级新生继续开学。”
以上的说法并非“一面之词”,笔者走访民国时期在文曲小学读过书的文曲村老村民银明德、涂德勋等校友时,从他们“只言片语”的零星回忆中,得到了一些印证。
据《铜梁县志》(1911年-1985年版)记载:“文曲乡(村)因境内有建于清代末年的文曲寺而得名。”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老百姓常把文章写得精彩和金榜题名的佼佼者说成文曲星下凡,例如范仲淹、包拯、文天祥等。
无独有偶,笔者在文曲小学,读到了由重庆巴川实验中学老师倪泽模撰写的《文曲小学赋》,其中有“清朝末年,高僧德相,博施建校,开文曲之先河,济众办学,启蒙童之混沌”的文字。那时旧学已废,新学正盛行中华大地的教育沃土。
2当班主任还是六科课任老师
“寺校合一”的文曲寺分上、中、下三个大殿,一个戏楼、厢房和斋房,有“德相”(法号)、孙果树、石世全三位僧人在此修行。有一间窗户朝外的厢房兼作教室,在册学生一二十人,各司其职,互不影响。
据《中国艺术家辞典·现代第五分册》介绍:“一九三八年,金砂曾在铜梁县侣俸村(笔者注:实为文曲村,县志显示,民国至今铜梁无‘侣俸村’之村名)从教。”
当时文曲寺学堂教学和生活条件差,生源少,来的老师最多不逾三个月就要自己卷铺盖走人,只有金砂到此担任片区学校同事调侃的“刘校长”之后,才真正教满了规定的两学年(第三学年,学生都要转入侣俸乡中心小学校住读)。
寒来暑往,金砂任劳任怨,既当班主任,又是国文、算术、地舆(地理)、唱歌、美术、体育六科的课任老师,还兼上课前的敲钟匠和“校长”。他讲课从不夸夸其谈,也不搞“满堂灌”和“拖堂”,由于工资待遇低,有时还拖欠工资,导致入不敷出,生活困难,经常揭不开锅,吃了上顿缺下顿。他与僧人共用一个厨房,又与清末出生的和尚孙果树关系好,有时还厚着脸皮在寺里蹭斋饭,该寺德相住持慈悲为怀,见他可怜,就让出一块寺内自留土地,教他种点季节蔬菜。
金砂没有知难而退。为补充身体营养,他在放学后,经常到学校附近的溪沟去捕鱼、捞虾、摸螃蟹,有时也用弹弓打麻雀来改善生活。
生活上的困难还可以咬紧牙关克服,关键是缺乏教学用具:上地理课时无地球仪,上唱歌课时,连一台伴奏的脚踏风琴都没有;上体育课时,无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和健身设施,女同学只有跳绳、踢毽子,男同学就掸陀螺。教学用具严重缺乏,他跑到乡公所去找乡长,时任乡长银锡光很无奈地说:“我也爱莫能助啊!全乡的学校都是这么一个现状,目前,全民族都在抗战,后方要不停地向前线输运兵源,乡里仅有的一点钱主要用在解决出川抗日的士兵家庭的优抚上了,先克服一下困难,维持起走,今后有条件的时候再置办嘛。”
3教书之余,创作《牧童与少女》
在五叔刘雪庵的音乐启迪下,金砂一边教学,一边准备报考青木关的国立音乐学院。
每天上课时,常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十三四岁村姑带着弟弟在教室外面一边放羊、一边靠近窗户窥听,金砂知道她是村里大地主田泽修家里的童工,就故意讲大声一些,让她能听得更清楚。放学后,他就去找放羊的姐弟拉家常并教他们识一些最简单的汉字。有时姐弟也到他的房间做客,一来二往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小姑娘心地善良,有时出来放羊,还悄悄拿点自家的咸菜来送给金砂下稀饭。
在文曲寺里,他思绪的活泛蜕变成灵动的音符和旋律,几个月下来,他创作了《牧童与少女》《摇篮曲》等非常有人间烟火气的歌词草稿。他还唱给文曲寺里的僧人和那位放羊的村姑听。后来,经过几年的沉淀,《牧童与少女》改为《牧羊姑娘》,并在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的校刊《音乐学习》杂志上发表,经歌唱家唱遍中华大地和世界各地。而今,《牧童与少女》还被他的侄儿刘华钢写成了同名中篇小说。
把读了两学年的孩子送到侣俸乡国民中心学校续上三年级后,金砂在五叔刘雪庵的帮助下,离开文曲小学到老家南郭乡(大)鱼溅村小学代课。
4在铜梁创作大量歌曲
19岁那年,金砂考入四川巴县青木关(今属重庆市沙坪坝)国立音乐学院(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作曲系学习,师从理论作曲系的五叔刘雪庵教授和陈田鹤教授,这两位教授皆曾是民国音乐泰斗黄自的四弟子之一。他只读了两年,因病等原因肄业返乡,病愈后,金砂先在邓颖超、饶国模等人倡议创办的铜梁大友农场劳工识字班临时任教。后经人介绍,进入迁至侣俸乡下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铜梁县立女子中学(今侣俸小学位置)教音乐课,可谓与侣俸镇(乡)有缘,这期间他开始创作歌曲宣传抗日,可惜在战争年代的颠沛流离中,原稿遗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砂先后在重庆、成都、康(原西康省,后撤销)藏公路的修筑现场、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区、武汉军区空军部队等地体验生活。1965年,他从北京的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音乐创作室下放到铜梁县南郭公社七村(今属铜梁区南城街道办事处鱼溅村)“监督劳动”,其间,临时借用到铜梁县文化馆、川剧团及江津地区文艺团体从事音乐创作。每天按农村“五匠”(木匠、石匠、泥瓦匠、铁匠、竹篾匠)务工标准给1.7元报酬(部分上交生产队)。在铜梁期间,他贴近生活,观察和提炼身边事物,擅长把四川清音与川剧唱腔的元素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与张昌达、张烈、戴明、张进军等本土词作者创作了组歌《邱少云颂》(其中26首中以《颂歌》为代表)《车水忙》《巴岳舞曲》《缫丝舞》(在铜梁丝绢厂立缫车间观察写成)《铜梁人民修水利》《家乡的龙门阵摆不完》《故乡的船》《少年(英雄)刘文学》《公社有了广播网》《姐妹积肥喜洋洋》《我的砖刀亮堂堂》《工地上有个肖老汉》《薅秧歌》《我们第一次送公粮》《大干苦干幸福来》(民乐合奏)《你说我心里嘞乐不乐》《你说啷个不喜欢》等人气高的歌曲。
尤值一提的是,1964年金砂创作的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唱红神州大地,并代代赓续传承。
有趣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据铜梁区侣俸镇教办退休的高六生老师介绍:“我与金砂的妹妹刘云碧、妹夫刘经远都曾在原铜梁侣俸文曲小学、原平桥村小学校及镇中心小学校教过书,是名副其实的同事,刘云碧教音乐课,刘经远也教过音乐,他手风琴演奏得出神入化、二胡也拉得流转如诗,炉火纯青,后来主要教数学课,刘云碧上音乐课教过她大哥金砂作曲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红梅赞》《绣红旗》和电影《渡江探险》的插曲《十五的月亮望不见》等,夫妻常在家里一唱一伴奏大哥金砂创作的歌曲,成为当时我们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金砂曾在文曲寺煮饭的厨房至今未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