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7 2023年09月23日
□杨智华
一
周末陪孩子上课,回家已晚,家人都没吃饭,又不想回去再做,便在饭馆订了些餐。提在手上一大兜,快步走进小区,想着尽快回到家。路灯微亮,走到转角下台阶处,迎面上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保安。他见到我,满面笑容,非常热情地向我打招呼:“提那么多呀!”
“噢,是的。”我用同样的热情回应他。
因为曾多次在小区内相见,他常主动打招呼,自以为他一定熟识我。
我们擦身而过。我听到他还在继续与我说话,但我已走过好几米远,没听清楚。尽管我们的对话并无实质意义,且我也不想耽搁太多时间,但还是不想以不礼貌的方式结束我们之间这次相遇。我转过身站住,有些愧疚地说:
“不好意思,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今天起码送了几十家了吧?”他也停住,重复了前面所说的话,依然满脸是笑。
我听清了,瞬间愣了愣,随即马上反应过来。他把我当外卖小哥了。
“噢!我给自己送的。”心里略微有些不悦,有些没好气。
“啊!哈哈哈!”保安笑声中夹带着一点尴尬,“我以为你是送外卖的,呵呵……”
我也呵呵了一下,本想调侃调侃他,转念又作罢,心想既然他能把热情与微笑无私地给予他人,包括不是服务对象的陌生人,又何必计较是否真正认识我。再说,难免自己也会有眼光不济之时。
二
仲夏的一天,我从单位去附近邮局兑换一张金额不大的稿费单。天气酷热难耐,树木全都无精打采,我不敢耽搁,力图快去快回。
从邮局出来,疾步往回走。路上极少行人。刚走上一座人行天桥,就看见对面走来三个年轻人,到桥头岔路位置即停住了,似乎对前行路线产生了分歧或疑惑,细声讨论着踟躇不前。我走近,发现他们原来是房屋推销员,手中拿着厚厚一摞新房售卖宣传广告。从面容看,我估计是打暑期工的学生,即使不是学生,至少走出校园不久。他们见我走近,一小伙表情略带羞涩,用重庆人惯有的与陌生人打招呼的方式叫我:“老师,要不要了解一下……”
未等他说完,我即打断,“哦,不用了。”
天气实在太热,我没有一点耐心与兴趣停留和啰嗦,脚步未停继续快步向前走。
小伙子停住伸向我拿着广告宣传单的手,尴尬地说道:“不好意思,打扰了。”另两位站在一旁,一言未发。
我走远十余米,一想几张年轻的面孔并不令人讨厌,这么热的天气下跑业务实在让人怜惜,有些后悔生冷地拒绝了他们。这怜悯一部分出于对他们冒着酷暑不辞辛劳的同情,一部分来源于自己的感同身受。我转过头看了一下他们,只见三人刚离开我们相遇的位置,似乎仍有些对路线犹豫不决,不过很快又定下了决心,沿着我来时的路走下天桥,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路边的围栏挡板中。我知道那一片区主要是拆迁安置房,有小区但居住比较分散,大片区域还是工地,不论成熟度还是人气都很不足,加之时值中午,不说推销出成绩,能否遇上几个人都是未知数。我更加后悔自己之前不由分说地拒绝他们,一度想返回叫住他们,又转念一想,年轻人吃点苦也未必是坏处,遂止住了念头。
(工作单位:重庆市江北区人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