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画像+设施画像+服务画像

数智化创新 助力高质量养老

版次:004    2023年10月23日

老人们在养老服务中心食堂用餐

88岁的王淑蓉在养老服务中心练习书法。

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惠源家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系统智慧呼叫中心

村民们查看自己的互助养老积分

郭鹤鸣喜欢看《重庆晨报》

离退休人员书画展

又是一年重阳节,养老话题令人关注。

数智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它在助力高质量养老中有何创新应用呢?记者调查发现,通过对老年群体进行“画像”可以精准掌握他们的养老需求,对设施画像可以提高使用效率,对服务画像可以让老年人得到更精准的服务。目前,这些创新举措正逐步在我市展开。10月13日,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渝,围绕“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协同发展”开展调研。调研组认为,重庆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画像” 让养老服务更精准高效

“用户画像”是互联网平台最先推出的,其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与互动。其实,在养老领域同样需要“画像”,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进行“画像”,可以掌握他们所需要的不同养老需求。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刘大伟说,对人群进行“画像”只是第一步,为提升养老服务效能,缓解养老服务人才不足。在数智化创新方面,还需要对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画像”以及对服务标准进行“画像”,以实现人与物的精准匹配,统筹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医疗、文体、公园等各类现有设施功能,建好织密养老服务综合体,让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可及;而对服务标准进行“画像”则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让老年人享受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大家习以为常的“洗脸”这一简单动作,在养老服务“画像”中,它竟然包含有19个动作细节,让为老人洗脸服务成为老年人的一种享受。

“渝悦养老”应用 实现养老智慧化

助餐、助医、助浴服务是当前社会需求的“痛点”,我市正加快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供需动态平衡。今年内建设500个社区老年食堂,优先满足经济困难的失能、残疾、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助餐刚需。在助医服务方面,通过健全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促进家庭医生为失能半失能或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度融合。我市鼓励在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置助浴服务区,发展流动助浴快车,搭建“流动性临时助浴点”。

老龄化的发展,让精准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多,目前不少养老机构在内部不断“上线”智能化设备设施。但是这些只是养老大盘中一个一个的“点”,如何连点成线并扩充至面,则需要推进“渝悦养老”数字化应用,它可以构筑“一键直达+一网通管”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促进“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大大缓解服务不足的“痛点”。

高质量养老 需要更多创新思维

适老化改造是当前养老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0月14日下午,全国政协调研组一行来到光大百龄帮集团子公司齐力智能家居展示厅,了解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功能床、沙发、椅子、喂餐桌等智能家居。“传统的喂餐桌只能一对一,一个护理员只能照顾到一个老人,而由齐力智能家居研发的喂餐桌可以实现一对N,可供护理员同时照顾5-6个老人用餐,既节约了老人用餐时间,还能帮助企业节省用工成本。此外,这种智能喂餐桌还可当活动桌用,一举两得。”

“以前打卡机是用来给职工打考勤的,而在我们这里,打卡机每打一次卡,就可以给老年人增加积分,老人们都喜欢说这是来赚工资的。”在光大百龄帮·黄桷坪街道养老中心,负责人路蓉介绍说,凡是老年人积极参与打卡,都可获得相应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换取生活用品等。积分活动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参与热情,通过积分鼓励老年人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身体更健康,生活更有乐趣。

新闻多一点

全市共有6189家养老服务机构

目前,重庆市现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712.11万、老龄化率22.16%,居全国第五;65岁以上老年人588.16万、占人口总数18.30%,65岁以上老龄化率居于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辽宁省。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6189家、床位23.2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2.7张。来自市民政局数据显示:依照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通过合理布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市已建成运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每个城市街道覆盖2—3个高品质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智慧养老

托起老年人的幸福

“小度,小度,帮我呼叫小张……”10月21日,家住渝中区虎头岩渝中云锦小区的黄贵玉婆婆对着客厅桌子上一个台历大小、带有显示屏的盒子说道:“请她上门帮我测量一下血压,早上起床我感觉有点头晕,感觉像是高血压发了,可能还要麻烦她陪我去一趟医院。”

15分钟智慧养老生活圈

黄贵玉婆婆是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虎头岩社区的一位年过花甲的空巢独居老人,丈夫已经去世,子女又远在江苏无锡。此外,她还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因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黄斑病等好几种老年病,一个人在家独自生活让子女很不放心,但她又不愿意去养老院,怎么办?

去年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适老化社区,开通了惠源家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系统,老人家里也安装了24小时智慧呼叫终端。只要通过家里的智慧呼叫终端语音通话,老人就能享受石油路街道惠源家养老服务中心“15分钟智慧养老生活圈”提供的助医、助行、送餐、陪护、家政等服务。

而黄贵玉老人口中提到的小张,其实是石油路街道惠源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助老护士张蓝心,她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负责为黄贵玉和附近的几个老人提供上门助老服务。黄贵玉通过智慧呼叫终端呼叫她之后,不一会儿张蓝心就带着血压计敲响了老人的家门,为老人上门测量血压。

张蓝心告诉记者,其实除了智慧呼叫终端之外,惠源家社区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系统还包含很多智能设备。比如:可以监控老人睡眠时心率、呼吸,以及离床状态的智能床垫、监控屋内老人动态的红外线运动传感器、燃气泄漏报警器、溢水报警器、烟雾报警器、便携式紧急呼叫器、防走失手环等。这些设备都是和养老服务中心内专门设置的智慧呼叫监控后台联网的,老人一旦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就会第一时间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15分钟智慧养老生活圈”,不仅是时间的尺度,更是居民养老品质的量度。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系统建成以来,实施互联网+养老,提供智慧养老服务,打通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老人衣食起居“尽在掌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产业框架和格局,“系统+服务+终端”的新型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

在我市渝中、渝北、江北、巫山及四川达州拥有30多个养老服务管理项目的重庆惠源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贺晓虎介绍,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系统立足于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需求,遵循政府主导,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最新科技,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相对于传统养老,贺晓虎认为,新型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更智能化、标准化,也更人性化。如果说,传统养老解决了老人们吃饱穿暖的问题,那智慧养老模式则能做到“更细更好”,更多智慧手段的参与,让老人们的养老生活更便捷、更体面、更贴心。

惠源家目前运营管理的养老项目,为我市30多个街道和社区的3万多名老人提供了社区食堂、日托服务、24小时专业照护、康复理疗、陪同就诊、适老化用具租赁等数十项服务。

从去年开始,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试点引入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系统之后,不仅满足了许多老人不出社区居家养老的愿望,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大大提高了养老服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智慧养老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强大技术支持,让老人们每天的衣食起居‘尽在掌握’,实现线上呼叫、线下服务、全程监管、追踪回访的全流程服务。”贺晓虎表示: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新模式之一,智慧养老满足了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期盼,做到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今年开始,将在惠源家进行所有养老项目推广。

智慧养老平台将养老院“搬”进家

无独有偶,在渝北区仙桃街道,智慧养老建设则是由街道牵头,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龄帮仙桃养老服务公司、立信(重庆)数据服务公司等资源,签订四方协议,构建了“政府主导、科技赋能、医养结合”“医+养+科技”三位一体的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在利用街道有限场地嵌入养老床位、养老站,为部分高龄、失智、失能的老人提供定制式集中养老服务的同时,把更多触角延伸至需要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家中。在老人家中安装了智慧居家养老设备,以便突发事件发生时,老人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这套设备包括智能网关、红外感应、声光烟感、一键求救紧急按钮等。

这些智能化设备均与仙桃街道开发的智慧养老APP、仙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进行了联接,所有数据汇总到云上智慧居家养老系统,当发生危险状况或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会自动报警,系统后台接收到报警信号后,第一时间联系老人,或派人直接赶往现场提供救助,形成从老人自身、紧急联系人、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值班室每级300秒的五级预警响应机制。

社区智慧养老体系的搭建,宛如把养老院“搬”进了居民家中,为独居和空巢老人配备了一个24小时的健康管家。这一模式,不仅让仙桃街道辖区970多名空巢或独居老人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也让老人享受到更加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学习型养老

让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10月17日上午,璧山区青杠街道,阳光洒在缙云山下的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让人心旷神怡。“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83岁的郭鹤鸣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住进该中心后,她学会了弹电子琴。平时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读书看报、养花画画。见到记者前来,她高兴地说,“我是你们晨报的老读者哟!天天看新闻,让人精神充实。”

不断学习 为老年生活增添乐趣

她的老伴黄昌荣今年86岁,听力不大好,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爱学习。让人们最羡慕的一个画面是,有时黄昌荣坐在沙发上看书,郭鹤鸣在一旁弹电子琴,天气晴好时,美丽的缙云山就成为一幅巨大的“窗景”,这也是当初最吸引郭鹤鸣选择入住这里的一个重要因素。

出生于涪陵的黄昌荣是一名核物理工程师,从事材料研究,退休以后最喜欢看电视新闻和时事政治类书籍。郭鹤鸣则是土生土长的“老渝中”,退休前是重庆市第二十五中的语文老师,因为喜欢读书,所以也很喜欢写作。目前她已写了一百多首诗,有时也给自己的国画配上优美的诗句,让自己的作品增色提质。

“老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就特别喜欢看书买书,而且我买书一定要到书店里去买,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和字号。”郭鹤鸣说起自己的读书生活滔滔不绝,房间的书架上,除了文学、历史类书籍外,还有不少国画方面的书,“一边看书一边学,这样画画的进步很快。”他们已入住这里8年了,总体感觉就是服务到位,平常组织的文化活动特别多,加上优美的环境,让老年人生活有滋有味。

学习氛围 让这里充满欢声笑语

作为重医附一院全额投资兴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首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集养生文化、康复理疗、医疗护理、职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是一家大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心内设有图书室和读报栏,摆放着《参考消息》《环球时报》《重庆晨报》等,方便老年人阅读。

该中心经常举办各种关于老年健康的知识讲座和培训课,郭鹤鸣是“工休会”的一名热心参与者,还会把课堂所学记录下来。

兴趣爱好 让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生活中有各种小惊喜,我们要有发现快乐的眼光。”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况利教授介绍,老年人面临较多的丧失,退休时丧失工作、社会地位、职业成就感,逐渐衰老丧失健康、外貌、力量和身体的舒适感,还有逐渐离开的朋友亲人爱人,老年人刚开始会难以适应。“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老年人需要逐渐接纳以上的丧失,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不仅要学会接纳和转换,还要学会补足和焕新。况利建议,老年人虽然不再工作,失去了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但拥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去实现自己以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完成的事情,也可以开发和培养自己新的兴趣爱好。调查显示,乐器、书法、舞蹈、歌唱、旅游等都是老年人热衷的兴趣爱好,有这些爱好的老年人也是生活中比较快乐的一群人。

互助养老

满足“养老不离家”需求

不少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养老生活能够不离开家,就能够享受到餐饮、医疗等照护服务。发展社区养老、互助养老等产业模式,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需求,就成为当前养老生活的最新趋势之一。

积分制调动村民互助积极性

10月18日,温暖的阳光洒在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的田野和农家院坝里,晒得人浑身暖洋洋的。双腿患有严重关节炎、行动不便的唐运秀老人,在同村养老服务志愿者姚素华的搀扶下,走出屋子,来到院坝中一边晒太阳一边摆龙门阵,唐运秀老人满脸都是开心的笑容。除了姚素华外,村里的党员志愿者谢忠态也一同前来,趁着晴好天气帮助老人家里晒红薯粉。

唐运秀老人今年86岁高龄,几个子女平时在中心城区打工,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看望母亲,留在老人身边的大儿子又患有白血病。村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调派同村的姚素华和谢忠态结对为唐运秀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而姚素华、谢忠态也能获得相应的互助养老积分,这些积分除了可以在村委会兑换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外,也能换取农忙时节同村乡亲助耕、助收的互助帮忙。

2021年5月,渝北区民政局在兴隆镇牛皇村启动农村互助养老试点,让兴隆镇成为全市最先探索农村互助养老的试点乡镇之一。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实施以来,村里老人的生活发生了不少变化,今年66岁的姚素华告诉记者:“我们村的互助养老搞得好,互助积分制度调动了老人们互帮互助的积极性,让我们农村人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生活越来越幸福。”

党员带头组建18个养老互助小组

牛皇村党总支书记汪清文介绍:全村户籍人口2275人,实际常住人口约570多人,其中老年人有280多人,占在家总人数的一半。

在渝北区民政局和兴隆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牛皇村开始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村委会结合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和主题教育,在发展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以学促干,积极完善民生服务,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组建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互助养老信息调查队,对村内老人进行走访,了解村内老人的互助养老的需求和基础数据,并尝试组建互助养老小组,推行互助养老积分制度。

同时,重点了解在家特困、低保、独居、留守、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情况,与他们交流谈心;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了解老人对互助养老的意见和建议。

截至今年上半年,牛皇村已经成功建立了18个互助小组,互助积分制度推广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积分每季度兑换一次,主要体现在春耕秋收、修电灯电器、照顾生病失能老人等方面,村内老人之间助农、助洁、助医、助乐的互助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我市敬老活动丰富多彩

10月20日,“合铜潼旌雁简”川渝六区(市)离退休人员书法美术摄影联展在铜梁开展,此展旨在加强川渝六区(市)离退休人员的文化交流,展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此外,在大渡口区八桥镇五一社区等地,也开展了相关敬老活动。10月20日下午,刘太忠老兵陈列室迎来了一群钢实幼教集团铭鑫分园的小朋友。他们认真聆听英雄爷爷讲述抗战历史故事,参观了军装、军功章、老照片、老物件等近百件军队物品,学习了先辈们英勇抗敌的红色革命精神,并为刘太忠送上鲜花和祝福。

重阳节期间,育才幼教集团麓山湖分园小朋友也将为爷爷奶奶梳头、捶背、按摩,为爷爷奶奶敬上一杯暖心的茶,中间穿插爷爷奶奶讲红色故事,旧时光物件分享等活动,丰富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组稿件由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陈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