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鱼泉

版次:010    2023年10月25日

□陶灵

川江一带喀斯特地质构造多洞穴,秋汛时,被山涧溪河之水淹没,因洞穴中水暖,河鱼成群结队入内过冬。第二年开春,洞外温度回升,鱼群出洞觅食并繁殖后代。这时河水还没上涨,洞口位置较高,可见鱼纷纷涌出,形成鱼泉。当然,不一定是鱼原来进去的那个洞口了,可能在下游另一个穴口出来,地下河或称阴河连通多个洞穴。

古籍上鱼泉为“丙穴”:秦岭南麓一座名“丙”的大山,山中有洞穴,穴中出佳鱼。穴之水冬暖夏凉,又源自地下深层,生长的鱼其肉嫩白、味美,便为“佳鱼”,也称“嘉鱼”。出佳鱼之穴故泛称“丙穴”。老一辈的人将丙穴、鱼泉并用,因鱼泉浅显易懂,今人只知鱼泉了。

万州城口多鱼泉

川江沿岸鱼泉多,叫“鱼泉”的地名也多。清咸丰《开县志》说,东河上游官渡河至白马泉三十多公里的河段,有鱼泉二十多处,其中一个出鱼很多,后来鱼没有了,留下“大鱼泉”的地名。又,《云阳县地名录》记载:城西鱼泉坝,早年崩山成坝时,鱼随泉出而得名;鱼涌口,岩崩后的乱石洞中鱼多,常涌出;汤溪河边鱼泉镇,早年有泉水洞,涨水时有鱼出故名。川江更有一个鱼泉县。公元553年,安乡郡南浦县由江南深山迁至川江北岸边,此地泉穴多,内有嘉鱼,居民又主要以捕鱼为生,便得此名。鱼泉县名存世十四年,千多年来几经变化,今为重庆市万州区。

川江洞穴之鱼花样百出。民国时期,城口县有鱼泉七十多处,当地民谣唱道:“春雷轰,桃花开,鱼儿出泉来。”城西二十多公里有个大鱼泉,每年春天流出细鳞、大嘴巴的鱼,鱼翅和尾巴都是红的。有人在这泉眼里钓鱼,时常遇到泉水突然涨起来,感觉里面有怪物一样,但从没看到过,很吓人。后来再没人敢去钓鱼了。又,城西几公里的半崖上有跳鱼洞,常年悬流而下,如瀑布。每年春夏秋三季,可见洞内的鱼顺流而下时,往往飞跃而起,小鱼可跳一米左右高,几斤重的大鱼能跳几米,有时又跳入了洞口。遇久晴将要下雨,或久雨将晴时,跳鱼最多。乡民在洞边支网接鱼,每次收获不少。县城里一个活了一百零一岁的朱姓老人,生前喜吃“跳鱼”,在鱼泉边置上锅灶,烧好水,等鱼直接跳进锅里煮了吃。据说他吃过县境内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鱼泉之鱼。再往西去约三十公里的地方有韩家泉和老鸦泉两个鱼泉,清乾隆年间,春季常有鱼流出。清嘉庆七年,当地匪乱不断,乡民躲避,不能耕种,缺衣少吃。自冬至春,两泉涌出无数的鱼,小的两三斤,大的十多斤。难民靠吃鱼活了下来。《城口县志》附录记,清同治、光绪年间,明通镇居民约定俗成,待鱼泉出鱼时,当地居民分成上中下三街,轮流取鱼,曰“鱼泉乃天物,人人有份”。城口的鱼泉出鱼数量不定,少则几十几百斤,多则几千上万斤,1964年,东安大鱼泉一次就曾出鱼一万多斤。吃不完的鱼,居民拿出去卖。

鱼泉盛产好故事

川江洞穴出佳鱼,也产好听的故事。巫山马渡河有个出鱼的洞穴,进去打鱼的人要先往水里丢一钱四文钱,才能打到好鱼和大鱼,否则一无所获。后来大家给洞取名“一钱四”,久而久之变成了“鱼钱子”。鱼钱子洞附近有一年来了两个端公,即会道法的男性巫师,一师一徒,法术高强。比如他们扯一把檀木树叶往水田里一撒,全变成泥鳅,因其习钻田坎而漏水,害得栽秧人捕捉到半夜。还有,他们用盘子装水,可把太阳留住,一直是黑夜,盘里水一倒,马上鸡鸣天亮。

有一天,师徒俩寻到鱼钱子洞。师傅说,洞里有一条龙,我进去斗龙,斗赢了可骑龙上天。进洞前,他给徒弟三个鸡蛋,嘱咐道:这是三个“炸雷”,能降龙。龙头出来时你丢一个,龙腰出洞口再丢一个,看见了龙尾丢最后一个。然后你抓住龙尾巴,我带你一起上天。师傅进洞后大约半个时辰,里面刮起一阵风,随后龙头冒出来了。徒弟从没见过真龙,一看到狰狞的龙头,吓得大叫起来,情急中把三个鸡蛋一下子全扔了出去。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龙头赶紧缩了回去,洞口被炸垮塌,师傅和龙都没再出来。从此,鱼也没有了。

马渡河上还有一个罗连洞,说是和鱼钱子洞相通,但相距十多公里。一个叫罗连的人推船进洞打鱼,装了满满一船。出洞口时,遇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他:“这洞从今往后你不能再进去了,今天打了一船鱼,应该知足了。”洞里那么多的鱼,天大的好事,罗连怎么舍得放过,第二天仍然去了。他刚进洞不久,洞口莫名其妙地垮了。洞被封,鱼没有了,渔人罗连也没有了,留下“罗连洞”名。

1992年编纂完成的《城口县志》记载,县内尚存鱼泉五十六眼,其中十一眼被阻。2000年后,总纂《城口县志》的傅华明先生著文说:城口鱼泉已是“明日黄花”,因修筑公路,阻断鱼路,几乎没有一处完整保存下来。县里退休干部马老头却另有说法:哪是断了鱼路嘛,溪河里鱼本来就少了。

我想起一个龙门阵来,三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听一位老前辈摆的,他年轻时在城口工作。有一年,一只老虎从山上跑进县城,大家纷纷躲进屋里,连公安局也赶紧把大门关上了……县城边的任河,鱼多得不得了,不要钩,直接用细麻绳儿拴一根曲蟮,丢进水里就能钓起来。

龙门阵里的老虎实为金钱豹,1934年和1940年跑进过城里,人豹皆惊。县志里记有此事。麻绳拴曲蟮钓鱼的故事,不知老前辈加工没有?

反正我只有羡慕的份。(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