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版次:003 2023年11月01日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这是航天员朱杨柱安全顺利出舱
专用移送座椅设计效果示意图 受访企业供图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十六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
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4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于当日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接受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进行休养。之后,他们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航天员专用座椅“重庆造”
央视直播现场,3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出舱后坐在椅子上接受采访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保障神舟十六号乘组出舱后的专用移送座椅,设计及研制正是“蕾奥无限”重庆团队——从2013年“神十”开始,蕾奥无限就一直承担着为航天员研制专用“护航椅”的任务。
据介绍,移送座椅主要目的是对航天员返回出舱开始,由着陆场到北京的整个移送全过程的航天员身体重力再适应的保障。
“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时间长,这对他们返回地球后身体适应地面重力环境提出更大挑战。”蕾奥无限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随着航天飞行任务增加至常态化,相比以往几代座椅的设计,团队会根据每次任务的需求迭代和创新升级,着重在安全性、人机功效等方面进一步创新设计改进,使返回出舱移送座椅不断设计进化。
为“神十六”航天员提供的座椅,不仅要减轻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对航天员的骨骼、肌肉、血液等带来的影响,还要满足其从坐立到平躺的舒适支撑,以及从乘坐到抬送多状态转换的便捷操控需求。
蕾奥无限由业内知名的蕾奥集团与无限空间集团合资成立,是悦来重庆设计公园标杆性的智慧创新型企业,多年来团队承担了重庆市特别是两江新区的多项重点项目任务。同时,自2013年以来,蕾奥无限与国家航天员中心合作,先后承担了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生态环保仓、空间站设备人因工程设计研究、地面训练设备等多个项目设计和研制任务。
综合新华社、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