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3年11月03日
□张开泽
新民街是渝中区一条知名度不高的街道,距解放碑、较场口不远,街道呈东西向,有三四公里长。西端连通远门金汤街,东端接大同路、鲁祖庙街。
中段往南有一岔路,直通和平路、中兴路、南纪门。街道向四方延伸分布连接有多个街巷,如石灰市、德兴里、忠烈祠、仓坝子、百子巷、铜鼓台、曹家庵、莲花池、吴师爷巷等。
街道虽不算长,却有相当数量的小型企业、商铺分布两边,生活、购物都十分方便。
一
商铺、小吃摊、小饭馆、学校等应有尽有
儿时,我家就住在新民街39号,是父母从一个黄姓房主那里租的三楼一间小屋。记忆中,我家楼下是蒋正禄伯伯开办的电镀厂,家门右边是大新金属工厂,左边当街一家裁缝铺是杜伯伯开的,家对面是小学同学茹大威的父母经营的美华汽水厂、唐伯伯开的油蜡铺和李伯伯开的切面铺。此外,街道两旁还有白铁厂、牛角梳作坊、诊所、西药店、草药店、理发店、裁缝店,以及炒货坊、小吃摊、小饭馆、豆花店等。
20世纪50年代初,居民家里没有通自来水,用水得自己去街边水站取水,然后自己挑回家储存在水缸里。需用开水就自己带暖水瓶,去铜鼓台巷口的老虎灶购买。街道虽小,可谓“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应有尽有。
那时候,公共垃圾站极少,附近居民家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必须自己送到远在两三公里外的金汤街垃圾站倾倒。我妈三天两头就派我们兄弟二人轮流“出差”,去倒垃圾。小小年纪的我,借倒垃圾去街上走一趟,也乐在其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记忆中,小小的新民街上就有不少饮食店、小吃摊,有卖担担面、抄手的;有卖白糕、汤圆、油条、豆浆、糯米团、糍粑块的,还有卖卤菜、水果的……五花八门一应俱全,从早到晚,满街美食飘香。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秦妈家的糯米团和白糖糕。清晨去存心堂小学上学,都要从她的摊前经过,禁不住热气腾腾的白糖糕和散发着黄豆面香的糯米团诱惑,用父母给的零钱,买上两三个白糖糕或一个糯米团当作早餐。白糖糕、糯米团香甜热乎,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精气神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快步奔向学校。
此外,从早到晚还有不少挑担、提篮的小商贩和手艺人,来新民街走街串巷,一路吆喝,招揽生意。每日里吆喝声此起彼伏,从早到晚接连不断,在给居民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各具特色的吆喝声也为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我特别喜欢这些吆喝声,总是追着听他们吆喝,学着他们的吆喝,日积月累学会了20余种独具特色的吆喝声,熟记于心,有事无事就喊几嗓子。
除了众多企业、商店外,当时新民街及邻近街巷还有好几所学校,本街上有聋哑学校、存心堂小学。邻近街道则有鲁祖庙街的培育小学、石灰市的第二十一中学……我和哥哥就分别在存心堂小学、鲁祖庙小学和第二十一中学念的书。
我就读的存心堂小学,是由闲置寺庙存心堂改建的。寺庙巨大的山门屹立在新民街西段的高坡上,登上数十步石梯进入寺庙大门,经过进门处宽敞的通道,再上几步台阶,便是一个青石板铺成的坝子,穿过坝子,大大的殿堂一个接着一个,殿堂两廊是一排排的房间。殿堂右面是一排三层楼的房子,楼上楼下一共有20多个房间,二三层楼都有长长的走廊,楼房前是一个宽大的广场。寺庙建筑很气派,很多房子都空闲着,有关方面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将寺庙改造成学校。于是,房间换上玻璃门窗、安上电灯,既宽敞又亮堂。添置一些黑板、课桌椅子,这样教室、教师宿舍、办公室全都有了着落。
虽然是小学,规模可不小,同时容纳两千多师生,我的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在这里读的。学校的师资力量很强,各科老师都很优秀、敬业,他们教学认真严谨而又不失生动。在这里,我不仅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还参加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旅游、足球、合唱、话剧、夏令营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德智体美劳均受到了熏陶锻炼。
1958年,区教育局为支持较场口新建的凯旋路小学发展,从渝中区的几所小学抽调了一些班级的学生,其中也包括我们存心堂小学四年级部分班级。从那时起,我和这几个班的同学就离开了存心堂小学。但少儿时代在这所小学度过的快乐时光,让我至今难忘。
二
胡子昂的母亲和孩子也居住在新民街
新民街虽是一条小街,却与一位名人紧密相关。他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胡子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副市长。
1935年,胡子昂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他说服父亲变卖了乡下的田产,与胡仲实等人携手,发起创办了华西兴业公司,并出任副总经理。
1935年冬,胡子昂等负责承建四川水泥厂,1937年10月正式投产,成为西南地区最早的年产量45吨的水泥厂。
与此同时,胡子昂领导的华西公司还在成都、重庆等地承建或改建了电力厂、银行、学校、仓库、办公民用房、成渝铁路第一总段的筑路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在西南工商界声威大震。
1937年底,胡子昂集资在重庆南岸铜元局、天台岗、马鞍山等地办起了裕华农场,颇具规模,后因权贵刁难,被迫停办。
1938年始,胡子昂等人着手筹建中国兴业公司。5月,胡子昂向国民政府申请贷款,拟将华联钢铁厂扩建为大型钢铁企业。当时,平、津、宁、沪均已失陷,武汉一度成为抗战军事指挥中心。为接洽业务和申请贷款事宜,胡子昂4次飞往武汉。
大敌当前,他迫切希望为抗日尽力,探寻一条救国之道。经《新蜀报》总经理周钦岳介绍,胡子昂在武汉见到了周恩来。聆听了周恩来关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胡子昂明白了不少抗日道理。回到重庆,他热情高涨,与胡仲实、胡叔潜等人发起筹办中国兴业公司。胡子昂任董事兼协理(副总经理),参与主持实施了钢铁厂的扩建工程,使之成为抗战后方民营钢铁厂中最大的钢铁企业,为战时的军需民用提供了大量钢铁器材。
新中国成立后,胡子昂决定将自己经营的企业和股票交出去。1950年夏,人民政府宣布接受华康银行董事会把全部产业和员工交给人民银行接收的请求,成为报刊上的一大新闻。
周恩来肯定了胡子昂数十年来的贡献,并亲切地称他为“党的诤友”。
新中国成立初期,胡子昂住在渝中区解放东路太华楼一巷6号,他的母亲和孩子则居住在新民街,那是一个带有一片花园的平房,宽敞而又宁静,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街坊邻居都把这里叫“新民花园”。
已是重庆副市长的胡子昂,百忙中不时到新民街探望母亲。我们这些小孩子只知道副市长是大官,十分崇敬,每次看见他的小车进出,都会远远注目观望。
胡子昂的母亲跟左邻右舍相处甚好。白天,她家小院的大门敞开着,街坊邻居家的小孩都爱进去玩耍,观赏花草、捉蝴蝶、摘指甲花,俨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如今,每每回忆起当年在此玩耍的趣事,还历历在目,倍感温馨。
三
刚解放那会儿,小街上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
新民街虽是一条小街,但它的命运却同整个重庆,甚至全中国紧密相连。
重庆刚解放那会儿,新民街也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让年幼的我目不暇接。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见不时有一队队穿着军装扎着绑腿的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齐声高唱《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从我家门前走过;还有好几次中午,我看见解放军叔叔就在路边开饭,一人端着一个洋瓷碗,饭菜装在一个碗里,蹲在路边,围成一圈,菜饭虽然简单,但每个人都笑容满面;我还看见,隔三差五有解放军的宣传员来到新民街,在路边散发歌单,站在长条木凳上,手持话筒教群众唱革命歌曲。幼小的我也挤进人群,看大人们跟着解放军学唱歌,幼小的我受到感染,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上几句,可开心了。
抗美援朝时期,我似懂非懂地听大人们在议论捐款为志愿军造飞机、造大炮。好几次,我看见街边墙上张贴着捐款人姓名的光荣榜,人们争相在光荣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为自己榜上有名而荣耀!
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新民街上的私营企业自然也在其中。那一年,我9岁,上小学二年级。我清楚地记得新民街上有工商业者打着横幅、举着红旗、敲锣打鼓、高呼口号游行,欢呼公私合营改造成功。游行队伍中还有玩龙灯、狮子、扭秧歌、打腰鼓表演,真是热闹非凡。我们这些小崽儿哪里见过如此欢天喜地的场景,也走出家门跟着大人们围观、游行。
新民街让我至今梦牵魂绕的,还有跟我一起生活在这条街的儿时同伴。他们不仅是我的街坊邻居,有不少还是我的同学。我们在一起聊天、嬉戏打闹、唱歌、捉迷藏……快乐无比!
一转眼60多年过去。记忆中,儿时新民街的街巷、路灯、房屋、学校、商铺、小伙伴……构成了一幅幅风景画,挥之不去,时时浮现。
(作者单位:重庆市总工会宣传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