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日读到春光

版次:008    2023年11月06日

两江新区礼嘉中学初三年级6班 兰芷

指导老师:刘彦驿

与书初识的我是懵懂的,晦涩、高深,它们就像秋天干枯的叶,从天而坠,卷起一阵苦涩而干燥的风。

第一次被书“点”了一下是读沈石溪先生的书,他说“草原被铅灰色的暮霭垄断了,苍茫沉静”,原来黄昏在文字里是这样的美丽。我开始追逐落日。我见过泰戈尔诗里的“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飘荡”,我见过霞色被染上云,它们飘在诗里,落在我的眼里。与书的初识,我学会去读身边的“寻常”。

从前于少年的我,“时间”最不是稀缺物,于是便有了我四年虚度的光阴。但在一个平常的午后,一句“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让我意识到青春易逝。午后的阳光懒懒地洒在我的发丝上,镶了一层金边,那时我有些难过地想着,下一秒就不是这束光了?我拿出一支笔,仔细地写下了对时间的筹划。就这样,在与书还有些生疏的时候,我读到了光阴,抓住了时间的沙漏。

上了初中,我有时总会陷入思绪的无涯中。我总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黑漆漆的天空,它像一个无底洞,深深地把我吸进去……里有对家的思念,有对未来的迷茫。后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从一次又一次破碎中挣扎重生,他的言行是滚烫坚定的铁水:“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是他们那代人对青春的定义。而我想,我也找到了:恋恋风尘,追星赶月也未觉疲惫;生生不息,举手无悔枕山河。与书熟悉之际,我坚定了,要读书,读出一条青春的路!

就这样读着,读着,我从萧瑟的秋日里,读进了春天。我是李白笔下挥墨千里的一支丹青狼毫,洋洋洒洒地吟出了后世子孙歌颂万年的诗。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豪放,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对空月”的张扬清醒之气;我是艾青《少年行》的木船——飘着木头的香气一晃一荡地走开,那香味晕染了整片河岸和半缕斜阳,那少年下了船,奔向炽热的青春……

阅读是一颗种子,秋去冬来,在好书的滋润里,我洗尽了一身浮尘,读来了春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