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3年11月08日
李义铭
李义铭夫妇和江竹筠儿子的合影
抗战时敌机轰炸后的中山医院
更名为重庆市人民医院后的医院大楼
中山医院时期的医院大楼(2014年拍摄)
□汪渔
汇入重庆中心城区的车水马龙,行至渝中区中山一路,在观音岩一拐弯,一座形制外观迥然不同的建筑跃入眼帘。这座建筑,高高的钟楼居中嵌入整幢大楼,楼顶四角攒尖,青砖墙白灰勾缝,矩形窗户拱形窗楣。
100年风云即将过去,大楼仍以极具辨识度的方式,昂首挺立,见证历史,诉说历史,致敬历史。
(一)
华西学成后
他成西部首位本土西医
大楼的创建人叫李义铭。
李义铭1894年出生于四川自贡。其父李焕章是一位木匠,因外国传教士到自贡传教兴修教堂,李焕章便有机会发挥会做木工的特长;教堂建好之后,他又被留在教堂里打杂,并成为一名教徒。
李家共有8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清贫,年幼的李义铭靠卖麻杆糖度日。父亲加入教会后,由于教徒的孩子可以免费到教会学校上学,15岁的李义铭得以迈入学校大门。尽管入学很晚,然而天资聪颖,后天勤奋,他仅用5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此后,教会又让李义铭到成都华西协合大学读书。1920年,李义铭学成毕业,被派往教会开办的重庆宽仁医院(重医附二院前身)当医生。
由于李义铭是华西协合大学首届毕业的4位医科生之一,因此他成为西部地区第一批学西医的学生。《四川大学学报》称他为“中国西部第一位本土西医”。
李义铭的月薪为60个大洋,这是相当不菲的收入。然而他志不在此,一心谋划创办一所自己的医院。他先后在重庆打铁街、小什字街开办了医务训练班、义林医院。
(二)
观音岩购地
他创建中山医院的前身
在李义铭的精心经营下,义林医院良性发展,不断成长壮大。1935年,他以“田园会”(旧时民间相互借贷的形式)方式筹得资金,在观音岩购置土地筹建新的义林医院。
至于为何扩展义林医院,《重庆市私立义林医院一万元便捷田园会簿》有载:自欧风东渐以后,医学应社会需要逐渐设立医院,遂成为都市中不可少之事业。吾渝居长江上游,为西南大商埠,车马烦嚣,人烟稠密。虽先后经各西人创设医院多所,无如均牟利过高,征费太昂,使一般贫苦望洋兴叹,欲求一能普及平民本济世活人之初旨者,实属罕见。敝院有鉴于此,爰聚集多数同志兴办田园会以此基金作为建筑医院之用。规模务求宏大,征费则力求减少。本医生天职为国家社会服务,冀渡贫苦病人于康乐之境。惟是同人等济世有心,绵力甚薄,幸蒙诸君热心扶助,鼎力维持筹集会银一万元。名曰:重庆市私立义林医院便捷田园会。敝院获兹巨款,爰购定通远门城外观音岩地皮数百方丈,用以建筑新院。将来医务发展,则诸君造福社会之功,必永垂不朽矣!
义林医院新建大楼的设计借鉴了李义铭母校华西协合大学的中西合璧建筑样式。1937年,图纸变为现实,一幢坐北朝南、青砖黑瓦大屋顶、斗拱飞檐的中西合璧式大楼建成。这幢7层高的大楼成为当时重庆最高的两座建筑之一。
(三)
医院未开张
新大楼变成“政府机关”
世事难料。
1937年,李义铭全家刚刚入住大楼,全力筹备医院开业时,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民政府宣布从南京迁来重庆。重庆承载了战时首都职能,国民政府大量人员、机构蜂拥而至,一时一房难求。义林医院大楼新近落成,建筑面积5030平方米,地宽房多,成为政府征用的理想办公场所。
于是,新大楼便成了当时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后来,还有国民政府内政部等机构及重庆市卫戍警备司令部也先后征用过义林医院办公。
日军“重庆大轰炸”期间,医院大楼邻近的房屋都被炸毁烧毁,顽强的国人在断壁残垣上奋力写下四个大字“愈炸愈强”,为后世存下一幅经典的照片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神奇的是,与炸弹和大火近在咫尺的医院大楼却躲过一次又一次灾难,一直神话般地矗立在观音岩地段。又一次日军空袭后,不少居民无家可归,成了难民,李义铭便把义林医院内卫戍司令部使用之外的空房腾给难民居住。
此地还是抗战组织“利他社”活动场所。李义铭在行医期间,与冯玉祥和重庆市市长张必果等成为朋友。冯玉祥是“利他社”在重庆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利他社”负责人之一,李义铭无偿地把自己的住家作为“利他社”活动场所。冯玉祥、于右任、张群等民国上层人物时常往来于义林医院大楼,商讨抗战募捐等事宜。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返回南京,但重庆市卫戍警备司令部仍然征用义林医院。1947年,这幢大楼才得以归还义林医院。
(四)
英雄“江姐”
曾随母亲寄居义林医院
李义铭有个妹妹叫李舜华。
李舜华1920年生下一女,取名江竹筠,此女便是后来著名的江姐。由是,江竹筠称李义铭为三舅。
1928年,发生了特大旱灾。李舜华带着两个孩子,在四川自贡乡下饿得一筹莫展。母子三人走投无路之际,李义铭写信邀请他们到重庆。于是江竹筠跟随母亲寄居到义林医院三舅的家中。
好景不长,因为家庭矛盾及江竹筠父亲病故等因素,李舜华母子三人的生活再度陷入困境。江竹筠成为孤儿后,李义铭便以“无父为孤”为由,保送江竹筠姐弟进入孤儿院附属小学读书。入学第一学期,江竹筠连跳三级。1936年,16岁的她以优异成绩从孤儿院小学毕业。接着,李义铭又鼓励她考取了南岸中学。南岸中学是李义铭等人开办的,学校就设在义林医院院内。
小学及中学期间,江竹筠深受中共地下党员影响,18岁时,在学校加入了共产党。
1946年,由于地下革命工作需要,江竹筠从成都四川大学回到重庆。她和丈夫彭咏梧带着孩子彭云到义林医院看望李义铭,李义铭请她在自己管理的敬善中学做兼职会计,以此掩护地下身份。
1948年,江竹筠被捕入狱。李义铭四处托人营救,想用10根金条把她保释出来。结果不但营救没成功,李义铭也因此被国民党警备司令部抓去关押了数天。
(五)
重庆解放后
他将医院捐给人民政府
重庆解放后,李义铭将私立义林医院捐赠给重庆市人民政府。
20世纪50年代,重庆市卫生局将义林医院改名为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李义铭任副院长,于1956年去世;60年代,改组合并为重庆市外科医院;90年代,更名为中山医院。2016年,中山医院与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合并进入重庆市人民医院。
鉴于中山医院记录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段艰难的历史,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促进统一祖国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1992年由市中区(现渝中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