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3年11月15日
□童明富
几个北方朋友国庆节来渝旅游,请我推荐一日三餐,且点名要最能代表重庆特色的风味美食。我为他们策划如下:早餐最好体验一碗麻辣小面;中餐嘛,火锅、豆花饭、江湖菜任君选择;至于晚饭,我建议不妨到久负盛名的“老四川”,尝尝重庆厨师做的牛肉菜肴。
我强调了推荐“老四川”的理由:它是有近90年历史的老店,是重庆中餐业第一家获得“中华老字号”殊荣的名店。为助谈资,我还介绍了这家目前在国内有20个连锁店的餐厅的一些故事,其中不少连年轻的重庆食客也未必知晓。
一口炖锅 走出了两代劳模
提及“老四川”,有必要说说老重庆人曾经非常熟悉的“粤香村”。追根溯源,如今“老四川”脍炙人口的牛肉汤、牛尾汤,最早就诞生于“粤香村”。这两家餐厅同属重庆市饮食服务公司,都以特色牛肉菜肴闻名。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二为一,共擎“老四川”大旗。“粤香村”的汤和“老四川”的肉珠联璧合,为“老四川”后来的兴旺发达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粤香村”牛肉汤的创始人是陈清云,他11岁入行,1944年拜粤香村名厨简海廷为师,专攻清真菜烹制,掌握了炖制牛肉汤的绝技,此后一直在粤香村主厨。后任“老四川”技术顾问,是重庆最早的“特级厨师”之一。陈师傅牛肉汤鲜为人知的“秘招”,是在炖制过程中加入去掉头爪的老母鸡以优化汤的品质,至今八十多年从未改变。
陈清云掌勺六十余年,他是那个时代重庆饮食行业无人不晓的“明星”。20世纪70年代,陈清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的报道上了《人民日报》。陈清云言传身教,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和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被后人传承并发扬。他培养的高徒都成了响当当的名师,女徒弟凌朝云更是出类拔萃。她像师傅一样爱岗敬业,一干也是几十年。凌朝云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一口炖锅旁先后走出两代劳模,这在业界传为佳话。
小小阁楼 隐藏着美味秘密
“老四川”的牛肉久负盛名。20世纪30年代初,自贡人钟益凤夫妇来重庆谋生,在民族路白龙池路口摆摊卖自贡风味的牛肉卤制品,其“灯影牛肉”最受食客青睐。上等黄牛肉开片腌渍,隔日后熏烤,猛火蒸熟,凉冷后去筋膜,下油锅加五香粉炒制而成。寻常小摊本无名姓,熟客中有位新民日报记者建议以“老四川”作为招牌,钟氏夫妇便欣然接受,遂在摊头支起“老四川”字样的灯笼,声名不胫而走,引来了更多食客。新中国成立后,“老四川”撤摊进店,发展成为市饮食服务公司旗下的知名餐厅,创始人钟益凤烹调卤牛肉的技术代代传承,如今掌厨者已是第五代传人。
以前“老四川”厨房内有个阁楼,专门储存制作卤牛肉的各种香料,登楼得先搭木梯。阁楼不大却颇神秘,除了钟益凤和历代传承者,其他人员不许涉足。阁楼秘密就是那一袋袋、一包包根块茎叶香料,配方后做成卤料包,投进大锅,牛肉便活色生香有了灵魂。配制卤料包严谨且神秘,配方在师徒间口传手授,他们配料时总会顺梯爬上阁楼避人眼目,外人根本不知道香料组合的奥秘。
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食客们惊讶发现“老四川”的卤牛肉味道依旧但外观不再红艳,原来他们大胆改良传统腌渍工艺,在业内率先弃用亚硝酸盐,让消费者吃上了“放心肉”。“老四川”的做法被其他店家纷纷效仿,重庆人消费“白卤”肉逐渐成为常态。
顺应潮流改良腌渍工艺的决定,就源自那个“外人莫入”的阁楼。
名导谢晋 自开菜单要清炖
“老四川”以烹调牛肉驰名,一头牛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可以悉数入馔做出百般美味。琳琅满目的菜品中,被称作“三肉”“三汤”的灯影牛肉、精毛牛肉、五香卤牛肉、清炖牛肉汤、枸杞牛尾汤、沙参牛鞭汤,荣登“中华名菜”和“中华名小吃”榜单。
我手上有份菜单,记录了1960年一次不寻常的宴会菜品。那年4月,中央在重庆召开全国技术革新现场会,朱德同志亲临山城。市政府于4月8日在“粤香村”餐厅设宴接待。市饮食服务公司调集了全市十几个顶级厨师,每人只做一菜,旨在展示重庆烹饪的最高水平。宴席由4个冷菜9个热菜组成,冷菜打头阵的是“老四川”的灯影牛肉,压轴的则是“粤香村”陈清云献技的清炖牛肉汤。这桌宴席朴素而精致,并无任何山珍海味,朱德品尝后称赞:“普通的原料做出了不普通的味道,厨艺了不起!”
作为重庆餐饮知名品牌,“老四川”几十年来接待的中外嘉宾不胜枚举。1965年,西哈努克亲王来重庆访问,在“老四川”留下了评语:“牛肉能做出如此美妙的菜肴,简直无法想象,太神奇了!”
来“老四川”品尝特色牛肉的众多嘉宾中,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对牛尾汤情有独钟且有独到见解。他说自己年轻时在重庆就常到“粤香村”吃饭,每次必点陈清云师傅炖的“清炖牛尾汤”。上世纪90年代初,谢晋又一次来“老四川”,他对餐厅的特色菜十分熟悉,无须服务员介绍,也不看菜谱,亲自手写开列菜单。餐厅经理向他推荐创新菜番茄牛尾汤,谢晋摆摆手回答:加番茄不如到法国去吃,我要吃清炖的,这才品得出牛肉的原汁原味。(作者系原老四川大酒楼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