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垭与黄葛树

版次:010    2023年11月21日

□陈猷华

黄桷垭与黄葛树,写下这个题目,自己禁不住莞尔。确实有点扯,地名黄桷垭,显然是因黄葛树得名,缘何不叫黄葛垭呢?

南岸区上新街山边的黄葛古道,随着黄桷垭老街的重新打造日益惊艳,游览者络绎不绝。黄桷垭老街确实也值得一逛,在三毛旧居前的坝子边欣赏玻璃观景台、玻璃游泳池和草亭等景观,沿街品尝各种小吃,瞻望李奎安、赵熙等名人“新旧居”,参观贵州商会馆,在立体性颇强的老街景观墙边留个影,都是令人惬意的。

不过每次爬上黄桷垭老街街口,看着那禇黄色的三角形石碑,我心头就有些别扭。碑面右边刻的几个深色大字是“黄葛古道”,左边刻的则是“黄桷垭老街”。这既是路碑,又是铭牌,老街的面子呀,然而却如此令人讶异。既然古道边多黄葛而得名黄葛古道,同样是因树而命名的垭口、命名的小街,却突然不是“黄葛”,而成了“黄桷”,成了黄桷垭,成了黄桷垭老街,令人有些莫名其妙。

有种说法是:在纸质文献中,比如《重庆简史和沿革》(1981年)、《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1982年)记载的均是“黄桷垭”,因而“黄桷垭”这一地名具有更厚重的人文历史,承载了当地百姓的情感和乡愁。

其实要说人文历史,地名“黄葛垭”才是正宗。因黄葛树而命名地名,自古以来都是写成“黄葛×”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三十三》记载:“江水又东,右径黄葛峡。”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写有《黄葛晚渡》诗。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读《水经注》时再注说:“涂山之足,有古黄葛树,其下有黄葛渡。”清乾隆年间巴县令王尔鉴主持评选巴渝十二景,“黄葛晚渡”是其中之一。黄葛峡、黄葛渡都是因黄葛树得名,是自然而然在“黄葛”后添加地理环境名。因黄葛树取名的垭口,自然也理应如此。

王尔鉴主持编修的《巴县志》,是重庆本地的权威志书、宝贵文献,在卷一介绍老君山方位时,写的是:“涂山之右,黄葛垭之左。”卷二在介绍“关隘”时,也明确是“黄葛垭”。民国年间曾任四川代省长的著名学者向楚主持重修《巴县志》,仍延续“黄葛垭”的称呼。其文说:“县多黄葛,城西江行数里,有黄葛渡,城南山行数里,有黄葛垭,皆以树得名。”1989年出版的《巴县志选注》仍照录其说,也没有把“黄葛渡”“黄葛垭”改成“黄桷渡”“黄桷垭”。从上述可以看出,传统的、人文历史更厚重的称呼是“黄葛垭”,而非“黄桷垭”。“黄葛垭”这一地名承载的才是当地群众的情感和乡愁。

然而,因黄葛树而命名的老街街口的石碑上,现在仍堂而皇之地并排镌刻着“黄葛古道”“黄桷垭老街”。为什么要写成黄桷垭呢?有人说,这是清初“湖广填四川”以后,部分巴蜀人士讹音笔误逐渐形成的。巴蜀人常将葛(gé)、桷(jué)、角(jiǎo),都念为guō音。以前有句俗语说:“四川人(包含重庆人)生得尖,认字认半边。”这也是把形声字“桷”,讹念为guō的原因。久而久之,在民间一些人笔下,黄葛树便变成了黄桷树了,黄葛垭也成了黄桷垭。

1981年出版的《重庆简史和沿革》、1982年面世的《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肯定了那些因黄葛树得名的讹误地名,黄葛晚渡成了黄桷晚渡、黄葛垭成了黄桷垭。讹误终于登堂入室,修成正果。这是约定俗成,还是其他原因?让人空自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