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找上95后 你能读懂心脏求救信号吗

版次:012    2023年11月21日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根据《重庆市2022年度居民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心梗已成为重庆疾病死亡前十的疾病之一。2022年,重庆市心肌梗死事件共报告发生17720人次,粗发生率61.21/10万。虽然,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梗猝死事件提醒大家,心梗并非“老年病”,青壮年群体同样存在巨大风险。专家提醒,如果突发心梗,需牢记两个“120”,一是急性心梗发生后要及时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做到以上两点,可以大大降低心梗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95后”女孩熬夜成常态 上班时突发急性心梗

记者昨天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于近日就收治了一名“95后”的心梗患者王馨(化名)。王女士是重庆本地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职工。由于工作繁忙,加班、熬夜是她生活中的一种常态。11月初,王女士在上班时突感胸口疼痛难忍,本想咬咬牙挺过去,但持续半小时仍不缓解,大汗淋漓,倒在工位上。

在同事的帮助下,她被紧急送到西南医院心内科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西南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志辉介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情况,若不及时救治,极易发生急性心衰、心脏骤停等。该院当即启动救治流程,迅速将王女士送入导管室抢救,对其实施冠脉造影,造影显示右冠脉血管已严重闭塞,抽吸血栓后植入支架一枚,30分钟内开通了血管,王女士最终挽回了生命,并已康复出院。

“综合这几年的数据,心梗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仅西南医院而言,今年收治的40岁以下心梗患者就比往年明显增加。”张志辉介绍。

26岁外卖小哥日夜加班

导致血管严重闭塞

外卖员小方(化名)今年26岁,仗着自己年轻,身强力壮,日夜加班,每天睡眠时间仅为3~4小时。日前,他在送外卖途中突发急性心梗,被紧急送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幸亏送医及时,经40分钟紧急抢救成功脱险。

发病当日,小方突感胸口疼痛难忍,本想咬咬牙挺过去,但持续半小时仍不缓解,大汗淋漓,倒在路边。在路人的帮助下,他被紧急送到公利医院急诊,此时胸痛中心主任王海容已在现场等候。根据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小方同样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医院当即启动胸痛救治流程,遵循“先抢救后收费”的原则,在患者无家属陪同的情况下,王海容立刻与家属电话沟通同意后,迅速将患者送入导管室抢救。由公利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嘉鸿带领手术团队实施冠脉造影,造影显示右冠脉血管已严重闭塞,抽吸血栓后植入支架一枚,40分钟内开通了血管。术后小方的症状得到缓解,转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

熬夜过劳都会诱发心梗

年轻人需养成“护心”好习惯

通常情况下,心梗多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发病急、猝死率高已经成了青壮年心梗患者的显著特点。王馨和小方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家族病史,怎么年纪轻轻得了心梗?王海容解释,有的年轻人缺乏运动加上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过度肥胖,增加了心梗风险。很多年轻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生活节奏快,缺乏及时缓解压力的途径,长期下来容易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另外,长期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也可能诱发心梗。

此外,年轻人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不仅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问题,还容易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吸烟过多可造成冠状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诱发冠脉痉挛,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王海容提醒,年轻人预防心梗,日常要积极养成“护心”好习惯:避免熬夜,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戒烟限酒,调整心态,定期体检等。除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脂异常也是引起心梗主要原因之一。血脂是人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当血脂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血管里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会大大增加心梗、脑梗甚至猝死的发生率。所以,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目标值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会低一点。许嘉鸿提醒,目前,降脂药物种类多,要合理选择降脂方案,服药期间遵医嘱,不能轻易断药、停药,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气温骤降急性心梗发生率上升

专家建议牢记两个“120”

研究表明,心梗发病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一旦气温骤降3至5摄氏度以上,急性心梗的发生率也会上升。“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都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段,急性心梗是最危急的其中一种。随着寒潮来袭,秋冬更迭,早晚温差和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寒冷与温暖交替的体感更为明显,正是心梗易突发的时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兼心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徐亚伟教授说。

心梗发生后,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成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徐亚伟教授强调,有两个“120”要谨记。首先,患者或者目击者在疑似心梗症状发作时要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与普通的胸前疼痛不同,心梗患者往往有持续性的压迫感、窒息感乃至濒死感。”其次就是要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窗,患者若能在120分钟内得到治疗,恢复心肌血液供应,心梗患者的预后会大大改善。

预防急性心梗

读懂心脏“求救信号”很重要

张志辉告诉记者,急性心梗发病前并不是毫无征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会发生急性心梗。所以预防心梗要学会读懂心脏的“求救信号”,一旦出现下面的不适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1.心绞痛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部会有压迫感,胸部会出现持续或者间歇性的疼痛,疼痛一般比较剧烈。有时候不光是胸口疼,疼痛还可能向背部、上腹部、颈部、左臂等辐射,这被称为放射痛。

2.呼吸急促

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的症状,也就是短时间内多次呼吸的情况。

3.焦虑或恐慌

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不安、恐慌等。

另外,还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晕厥、失眠等。这些前兆并非绝对的,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如果出现急性心梗的前兆,应立即就医。如果延误就医,可能会出现昏迷、心搏骤停、下肢水肿、休克等情况,可危及患者生命!

据上游新闻、新民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