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家长开始畅想:
版次:004 2023年11月22日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老师和家长的“安全教育平台”被强制打卡接龙,叫停、纠偏。
只有家长才懂,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喜大普奔的好消息。以后,再也不会因为忘记做安全平台作业被老师在家长群“通报批评了”,再也不用在地铁上、办公室、餐厅里甚至蹲坑的间隙狂赶安全平台作业了。
A
等待已久的叫停
“全国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太好了!终于取消打卡了!”11月19日,济南一年级家长林玮告诉记者,孩子幼儿园三年,家长被催着打了三年卡,非常烦恼,终于解脱了。
第一个叫停这种“形式主义打卡”的是福州市。“福州通知说,以后会统一在学校组织安全教育,这样安排就很好,家长终于从这件事中解脱出来了。”林玮说,因为有朋友在福州,所以她对福州叫停的通知印象非常深刻。
今年10月30日,福州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学习任务,严禁以口头、公示栏、微信等任何方式通报或公开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情况。
“我们从今年11月初起,就不再提醒家长打卡了。”近日,济南小学老师赵森向记者透露,目前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发通知给班主任,对家长学生不做强制要求。
“好像最近班级群里确实没有要求家长在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通知了,老师也没在群里催促了。”林玮高兴地告诉记者,她翻看班级群里的相关通知,发现老师最后一次在群里发通知是在11月初,此后就没再发过相关通知。
林玮感慨:“叫停强制打卡学习,减轻了家长和孩子负担,也减少了老师负担,是一件好事。”
记者从多位家长和老师提供的内部通知中也证实了这一消息。记者从济南某学校转发的一份通知中看到,“对中国教育学会的安全教育平台,重申自主、自愿的原则,切忌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再次重申,安全教育平台使用对学校不做考核,对家长学生不做强制。请一定转达给所有班主任、教师。”
福州作为首个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的举动,赢得了全国很多家长的点赞,冲上了热搜。很快,成都、泉州、厦门等多地也叫停了“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
B
被“围困”的家长
“我家孩子的参与度为零,好几年都是家长在打卡。”张宁是济南一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说起安全教育平台的打卡任务,她一脸无奈:“孩子自己又没有手机和电脑,这种高频率的学习打卡又必须完成,很显然最终会变成家长的任务。”
“孩子们本来晚上写作业就够忙的了,哪有时间看这些?如果老师要求拍照,那很多孩子就会拿着手机点开视频做个样子,拍照发到班级群里交差。”在张宁看来,这种打卡结果就是给家长增加负担,大家都知道是走形式,心照不宣,只要完成就行。
令张宁无奈的是,有学校还会要求家长在群里接龙,让老师督促家长孩子们及时完成任务。有时候完不成还要被老师点名,感觉像在群里被“通报”了。
“周一到周五,老师在群里催了两次,点名说还有两位家长没完成。”一年级家长宋芳告诉记者,近年来,家长像被“困”在了这种频繁的打卡中。她回忆说,近几年老师通知的任务中,安全教育平台的通知是最多、最急的。
有一次工作日,宋芳没看到群里的信息,错过了安全教育平台打卡,老师先是在群里点名提醒,后又专门打电话提醒她,请她尽快完成。当时是工作日,她正在开车赶着去忙工作的事情,无奈之下,她只好先找个地方停车,用手机完成了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再去忙工作的事情。
王琛的孩子今年刚从幼儿园毕业,她认为,安全教育平台学习的形式主义体现在“答题”环节上尤其明显。“幼儿园孩子年龄那么小,怎么可能独立完成?”王琛说,教育平台上的答题环节,动不动就要答5-10道题,甚至更多。
“我有时候也会带着孩子看一下安全小视频,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家长在机械地完成任务。”二年级家长宋美勤说,孩子幼儿园三年加小学一年,安全教育打卡基本都是她完成的。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还好一些,朋友家两个孩子都上学,她还要完成两份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打卡,感觉像困在这种打卡机制中,很难摆脱,实在烦不胜烦。”宋美勤说。
C
被“重压”的老师
事实上,在家长抱怨的背后,一些老师也很无奈。
“我们老师也不喜欢这种课外打卡任务,也希望少一些形式主义的打卡,减轻老师的负担。”济南老师周晓梦表示,“家长上班也很忙,我们也不愿意催促家长。”令周晓梦印象深刻的是,有时有孩子没完成,老师下班后还要加班盯着督促提醒家长,家长态度不好,老师也很尴尬。
“这一切都是因为上级要考核,我们基层老师也没办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打卡之所以成为了家长眼中的“形式主义”,是因为相关部门对学校考核,学校再对老师和班级考核。如果考核不过关,年底就可能影响学校和班级、老师评优,大家只能都重视起来,不敢大意。对于取消打卡,他是拍手称快。
王琛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她回忆说,今年暑假,孩子幼儿园毕业后,她发现原本早已欢送完毕业生,很少发通知的幼儿园家长群里,老师依然会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安全教育平台打卡。“老师也需要休假、休息,可她竟然还要为已经毕业的孩子们安全教育平台打卡操心,实在是不容易。”
“我们现在的老师也很累,我们期盼能少一些课外任务,让老师回归课堂专心地教课,那种感觉是最幸福最轻松的。”周晓梦说,有时候老师总忙于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感觉上课反而成了一种奢侈。
锐评
该叫停的远不止
“安全教育”打卡
家长苦各种打卡久矣!近来尤其广受诟病的,便是“安全教育平台”的强制打卡活动。原本初衷是促进学生安全教育学习的一款在线网络教育产品,却因为层层加码的打卡要求、流于形式的考核标准,而让家长群体怨声载道。此番多地教育部门除了明确发文叫停此项打卡,而且泉州还在通知中明示“平台”学习情况“不再纳入年度全市学校安全目标责任管理考核指标扣分项目”。
安全教育应该有,而且要搞好,不论是校内组织,还是在校外以自愿的方式完成。而目前看到的相关安全教育专题内容,也试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进行设计,通过易懂的动画来传播安全知识。
究竟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加进去越来越严格的考核、打卡任务?现在的叫停当然博得了诸多喝彩,但彼时的强制打卡决策又是否需要倒查责任?比如在有的地方明确同步取消的考核内容中,就有一项名为“年度全市学校安全目标责任管理考核指标扣分项目”的内容,由此可窥,各学校此前“安全教育平台”的强制打卡机制,可能就是纯粹为了完成某个前置的考核项目。而在这个考核扣分项目之前,是否还有其他类型、层级的行政督促与压力?
考核逼出打卡,用打卡完成考核。学生是否真的观看了安全教育内容,是否具备了安全教育所追求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技能,可能因为难以量化考核而被干脆放弃,只剩下可以看得见的观看数据,以及摆拍的学生观看场景。
安全教育的内容再丰富、再多元,真正该看的学生没时间看,代为打卡的家长也懒得看,“用形式对抗形式”的一整套流程走完,除了徒增家长的怨言,恐怕也不剩什么切实的效果了。
安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强制打卡要求被叫停,并不意味着相关教育使命的终止。学校安全教育课程、环节的常规设置,还需要通过有效督导在学校内部得以实现。不能因为安全教育内容考试不考、不入中高考总分,就把安全教育内容简单地视为学校的负担。以前是通过强制打卡的方式推给家长,美其名曰“家校共育”,以后则可能将其视为学校教育的鸡肋“副课”,随意应付,这同样不可取。
更进一步说,学校的社会职能近年来被过度挖掘,各方都试图通过“学校-老师-家长”这一信息、指令传导链条,实现各种治理意图,进而出现越来越多的非教育目标通过学校实现。从扫黄打非、反诈宣传,到禁烧秸秆宣传,从强制下载各类App,到视频学习打卡、截图拍照留痕,而学校的实现方式,往往就是各种各样的强制打卡、家长群接龙。这么看来,安全教育打卡还不是跑题最过分的家长负担。
不要让孩子在形式主义的各种打卡、摆拍中被教育、被塑造。取消一项强制打卡只是起点,有必要系统筛查和反思目前附加于老师、学生和家长身上的各种考核、任务和打卡项目,对其合理性、必要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对各种名目繁多的项目来一次大扫除。
(文中家长、老师名字均为化名)
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