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家子雇铜梁籍向导,来重庆体验民风和民俗

100多年前的铜梁这个样

版次:009    2023年11月24日

美国摄影家西德尼·戴维·甘博

□胡卫民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利川号”大游轮载着英国商人立德乐首次造访长江上游的内陆城市重庆,其后成百上千的外国人从朝天门上岸,了解四川省重庆市风土人情。

西德尼·戴维·甘博1890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其祖父为宝洁公司创始人。他第一次是在1908年高中毕业和父母一起来中国旅行,便爱上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1912年甘博以优等成绩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1917年初夏,27岁的甘博便开始对北京和中国广大城乡进行社会调查。

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下,甘博率助手罗伯特·奇芬、亚瑟和一名翻译,另聘请了一名成渝两地的铜梁籍职业向导李义山等人第二次来四川考察民情民风和民俗。

1968年甘博去世,15年后,他的女儿在家中阁楼无意发现他拍摄的底片。

“这次访华之旅,就像是被昆虫咬了一口”

甘博沿小川东古道进入铜梁县境。他一下子被铜梁县中城镇(今铜梁区巴川街道办事处)的古朴风貌和市井生活所吸引,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这次访华之旅,就像是被昆虫咬了一口”,让他今生刻骨铭心。

甘博很快与铜梁县城的天主教的英国传教士嘉克森(中国名字吴克仁)夫妇和负责安居片区的天主教徒彭世铎等人一见如故,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嘉克森热情好客,他向甘博介绍道:“这个天主堂,当地人称太保屋基,曾是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张佳胤的家,教堂的左后侧是崌崃山,有他的墓。”

在“铜梁通”彭世铎的向导下,他参观了保护较完好的明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张佳胤墓。在参观刘清泉兴办于铜梁城正街的清泉堂书铺时,购得《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古籍,他对中国传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高度结合赞叹不已,并且在铜梁寿隆寺最后一个住寺僧人——余和尚的陪同下,参观铜梁县西门寿隆寺,知道了铜梁县名的由来,除了因“小铜梁山”和“纯铜提梁壶”而得名“铜梁”之外,因为寿隆寺有一根木梁里镶嵌着一根铜质的长条而得名“铜梁”。同时,甘博对寿隆寺山门上的一处明显刀痕困惑不已,余和尚说:“施主,据当地的老年人讲,那是当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攻打铜梁县城时留下的。”

余和尚还带着甘博一行参观了寿隆寺下面的千佛岩,甘博对曾任明朝湖广武昌府武昌县儒学训导谭少龙(即谭思、贡生)拓刻宋代大书法家米蒂的隶书于岩体上的“第一山”赞不绝口。

当时有外地戏班子在铜梁西门文庙(今铜梁中学)戏台上演木偶戏等,也被甘博拍入了镜头。

没有见过黄头发、蓝眼珠和高鼻梁、头戴盔形帽的美国白种人来中国内陆铜梁的市民奔走相告,纷纷跑来围观甘博一行,那情景犹如看猴戏一样,稀奇不已。每当这时,甘博就会把在南桥“陈氏桂芳斋”买的兰花根分给围观者品尝。

学会了喝高粱纯白酒

甚至能讲“篾笆扇”等方言

甘博在铜梁入乡随俗,学会了喝高粱纯白酒、用中国筷子吃饭和穿长袍马褂,甚至讲几句生动的四川方言,比如“打光胴胴”(赤裸上身),“篾笆扇”(竹编的扇子),“捷路”(近路)、“闷墩”(不爱说话的人)、“杂包”(走亲戚后带回的食品)和“锅锅窖”(小伙食)等。同时,他还把北平正流行从西餐改进的西红柿炒鸡蛋的拿手绝活传授给英国传教士嘉克森夫妇和彭世铎。

据今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支部副书记赵元碧介绍:“我爷爷赵术清、父亲赵培刚都当过这条路上的挑夫,经常到重庆小龙坎交货,他们都曾为外国人服务,当时有外国人到达铜梁县城后,就要去安居古城观光旅游,他们在县城稍作休息,因为那时整个铜梁县的交通不发达,没有公路和汽车,一切运输都靠人力和畜力……”

甘博一行在铜梁迎恩门(俗称西门)又聘请了熟悉铜安古道的本地轿夫田海云兼当向导,租好驮行李的马匹,一周后,凭着清朝的一张老地图,按图索骥,甘博坐着田海云等七人共抬的大轿,从铜梁县城出发了。

据原铜梁县凉水乡坪坎村(今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村委会主任汪庆才回忆:“这条路上的挑夫有男有女,都是穷人讨生活,他们也经常从安居码头挑盐巴去铜梁、大足和荣昌,挑纸去重庆小龙坎,那时川盐入黔和入楚(湖北),挑东西最远到过贵州的土城,又从土城挑过黄糖到成都,他们多数是民国时期铜梁县凉井乡坪坎村(今重庆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的村民,当地人淳朴,宁愿下苦力,也很少有人上山当土匪。”

到处举起照相机拍

饿了就去饭铺吃又干又硬的冒儿头饭

甘博一行从铜梁县城出西门,途经了节孝总牌坊、裱背街、接龙桥、尹家垣干子,在尹家垣干子小憩时,他们参观了汤锡光(后当过民国铜梁县参议长)任校长的凉水乡垣干子小学。

据原铜梁县凉井街上饭铺老板舒海云的孙子舒跃立介绍:“听爷爷讲,早年确实有几个挎着照相机、身穿白西装和戴头盔帽的美国人从铜梁出发,途经凉井场南二里的文家桥,就到达凉井场(也称凉水),他们对街上的总神庙(原先是小学、现有企业入住)、桓侯庙非常感兴趣,到处举起照相机拍,饿了就在凉井场中我爷爷舒海云、婆婆林正怀经营的饭铺吃又干又硬的冒儿头饭,有的挑夫吃不起馆子,就用自带的砂锅煮杂粮粥。现在想来,那几个老外可能是你们所说的美国摄影家甘博一行。吃完饭后,几个外国人在向导的指引下,参观了凉井场边的呙家牌坊和距凉井场北半里路的观音阁,他们一边拍照,一边对巧夺天工的石牌坊上的石雕和观音阁内的摩崖石刻造像艺术赞叹不已。”

甘博一行没有经过团碾,而是继续朝下一站罗家大沟方向前行。

过了平坎桥就是太平坎和野庙子,野庙子半坡的黄葛树犹如沿途的石牌坊一样高大壮观,它的根系十分发达,居然长出了可充当三步阶梯的树根。

途中,甘博有时坐轿,有时徒步,有时与当地头上捆着白帕子的村民摆龙门阵,经过了熊家坪、爬岩店、七佛寺、狗窝窝房子、花房子,最后到安居城大南门。

2000多张照片

记录四川重庆城乡人民的生活

据原安居区赛龙医院81岁的医生雷奕介绍:“听我的父辈讲,安居来的外国传教士和考察者甚多,我小时候常看到北美洲、欧洲的外国人就住在今天的什字街崇龛茶旅社,他们有时会去陈国清开在这条街的茶楼饮茗聊天。”

甘博一行对沿途的风土人情都拍了照,到达清末老地图上称的“安居汛”(今安居镇)的大南门,与挑夫一起在大南门吃过夯实的“冒儿头”饭之后,他没有在安居最好的川发浩客栈下榻,而是住在外国人来安居都喜欢的崇龛茶旅社。当晚徒步安居街上,他们走进陈国清开在今天的什字街上的三合面庄,品尝了三合面和麦粑等特色小吃,常听到甘博一行齐说Very good(很好)!

第二天早上,甘博携两名助手到北门河边彭汝卿经营的粥铺喝稀饭,彭汝卿是清末安居乡学附生,一方大儒,他写得一手漂亮字,还编过清代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彭汝卿向甘博介绍了安居的前世今生,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的安居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和木雕文化。还有以“波仑捧月”为首的安居八景及王家显赫的科甲坊等。

甘博先后参观乡村的赛龙兴寺、上场的万寿宫(江西会馆)、武庙(关公庙)、禹王宫(湖广会馆)、文庙、天主教堂(福音堂);下场的桓侯庙(张飞庙)、文昌宫和南华宫(广东会馆)等明清宗教建筑,,并拍了一些城隍庙活动的热闹场面照片,他本人也在今火神庙街留过影,走累了,就在安居刘青山的茶楼品茗歇息。

1917年夏秋,甘博到安居城乡考察,还去过曾属于旧安居县管辖的吕奉里(今铜梁区侣俸镇),在街上拍摄了总神庙各殿建筑风格及门前晒谷子的情景等。

次年秋,甘博才从水路离开重庆去宜昌,从1908年至1932年的24年中,他共四次旅居中国,先后去过北平(今北京)、河南开封、安庆,浙江杭州、江西九江、福建福州、四川成都、遂宁、三台、金堂、重庆铜梁县城及古代安居县等城乡管辖区域。他在中国拍摄了6000多幅黑白照片、30卷16毫米电影胶片,还手工制作了几百幅手工上色的毛玻璃幻灯片,其中的2000多张记录了四川、重庆城乡的人民生活。

(作者系重庆市铜梁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