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眼”是熬夜熬出来的?不一定哟
版次:012 2023年11月30日
长期“挂着”两个黑眼圈是种什么体验?不仅影响颜值,还让人看起来没精神。而在很多人的下意识里,黑眼圈就意味着没休息好,肯定是熬夜了。为什么明明早睡了,黑眼圈还是那么明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敏为你分析黑眼圈的成因并教你对症缓解。
黑眼圈分四种
吴敏表示,不好的生活习惯会造成黑眼圈,比如经常晚11点后入睡、睡前未卸妆、爱揉眼睛等。从医学角度看,黑眼圈分四型:
1.血管型
眼周微血管较多,经常熬夜导致眼睑得不到充足休息,血管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血流不畅,导致眼圈皮下组织出现血管淤血和水肿现象。
2.色素型
真皮色素细胞增多或表皮内色素沉着,多源于不防晒、代谢变差、黑色素沉淀、皮肤干燥等。这种黑眼圈较顽固,需长时间调养来消除。建议此类型患者做好眼部防晒工作、少化浓妆、少揉眼睛,还要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
3.结构性
眼周皮肤下垂、肌肉松弛、眼袋突出、泪沟下陷造成局部阴影。分先天性(泪沟形成的阴影)和后天性(下睑皮肤松弛、眶脂膨出等)。
4.混合型
兼以上两者或三者。
长期黑眼圈可能是疾病信号
吴敏提醒,按中医的观点,出现黑眼圈说明营养消耗过多,补充不足,出现了肾气虚损的征兆。另外,黑眼圈也预示着免疫力的下降,应该格外警惕四种病。
■肾病
各种肾病例如肾炎、肾结石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而导致黑眼圈。
■心脏病
如果出现黑眼圈,且不时感到呼吸困难、心前区刺痛,应立即就医并进行全面的心电图检查及化验,观察是否由于过度疲劳引起心肌肥大。
■肝脏疾病
据统计,大约有1/5的肝病患者面部和眼眶周围会出现色素沉着。尤其是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肝大者,黑眼圈会长期存在。
■月经不调
对女性而言,长期黑眼圈还可能是痛经或者月经不调引起。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3种方法对症缓解黑眼圈
应对黑眼圈,要先分清成因、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吴敏介绍了缓解三种黑眼圈的方法。
◆眼圈发黑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松弛,眼周肌肤失去弹性,眼睛下方会逐渐形成黑色的眼圈。护肤时建议使用增强皮肤弹性的眼霜,常按摩眼周。另外,浮肿会导致黑眼圈恶化,避免睡眠不足、睡前喝水太多、饮食口味重等加重浮肿的习惯。
◆眼圈发青
眼周的血液如果循环不畅,会呈现出青黑色。贫血、长期视疲劳、睡眠不足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按摩面部及头皮、捂热毛巾或戴热眼罩、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运动、常洗热水澡可以改善这种青眼圈。
◆眼圈发棕
常揉眼睛、紫外线照射让黑色素沉积在眼周,这是色斑的一种。建议化眼妆时动作要轻柔;外出做好防晒,紫外线强时戴好墨镜。另外,如果眼周过敏、发痒、发炎,导致常揉眼睛,会使色素沉积更严重,应及时就医诊治。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