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美丽重庆的守望者

——他们是2023年重庆最美生态环保人

版次:002    2023年12月04日

仪式现场

坚持“治山”14年将荒山变成美丽的森林,用环保数字化提升协同治理能力,破译沙漠变土壤“密码”……各行各业奋力拼搏,在美丽重庆建设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12月3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主办的新时代奋斗者——2023年重庆市最美生态环保人发布仪式在重庆卫视播出。

2个集体和8名个人评为“最美”

今年8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启动2023年重庆市最美生态环保人推选及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择优推荐和综合评审,奋战在我市生态环保领域的2个集体和8名个人,从63个推荐人员中脱颖而出,最终获评最美生态环保人。

他们分别是——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技术团队,北碚区绿青生态环保公益中心;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周厚林,重庆邦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巫艾玲,重庆自然博物馆展览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李小英,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环保部副经理曾亮,重庆港力环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负责人杨肃博,重庆海事局江北嘴海巡执法大队副队长杨阳,万州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阳长宏,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技术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刘晓。

各显神通保护自然生态

“专注不懈,守护大自然一草一木,他们是自然生态的守望者”——33年巡山护林,走过五里坡的每一寸土地,丛林里的每一株植物都是周厚林的老朋友,他曾发现植物新物种3个,发现重庆市植物新记录属1个。

为荒山披上美丽的彩衣,把森林旅游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巫艾玲14年将3500亩荒山变成“彩色森林”,带动1000人共同致富。

“推陈出新,为生态环境改善贡献着青春和智慧,他们是绿色技术的创新者”——作为一位坚守企业环保底线、实现绿色减排的管理者,曾亮所在的沿江企业建立了智慧安环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实时的人员定位、智慧巡检、数据采集、排放物的监控和预警,切实地将环境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杨肃博则致力于推动产学研结合和环保科技成果产业化,其成果应用到具体项目上,有效助力环保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破译沙漠变土壤的“密码”,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带领沙漠土壤化技术团队,在国内外首创提出“沙漠土壤化”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

“坚守岗位,呵护儿时的美好,建设美丽重庆,他们是碧水蓝天的守护者”——杨阳在全国率先提出船舶污染物“零排放”模式,破解了长江船舶污染防治历史性难题。

奋战在环保执法一线30年,阳长宏从严格执法的铁面“环保警察”逐渐转换成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的知心“环保医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刘晓深耕数字生态环保16年,先后研发生态环境软件系统40多项,建立“智能感知-智能研判-智能响应”水环境管理系统。

“普及宣传,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他们是环保理念的播种者”——14年来,李小英耕耘在孩子们的心田,通过科普为他们播下绿色的种子,那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将来会长成参天大树。

北碚区绿青生态环保公益中心组织参与各类生态环保公益项目近30个,累计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500多场,组织环保志愿者5000余人次,宣传覆盖社会各界群众20万余人。

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