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他们在追

版次:007    2023年12月09日

□李晓

爸爸乘鹤西去两年多了,在妈妈的微信好友里,爸爸的微信她一直还没删。

爸爸的微信头像,是天空中飘浮的大朵大朵白云,那是爸爸用手机拍摄的,云是老家上空的云,云里有老家山水大地的气息。

妈妈常常打开爸爸的微信头像,眼神怔怔地看,嘴里喃喃不已。妈妈有一天对我说,我看你爸爸的微信呀,就感觉他还在云里望着我们,你要好好过日子啊。

在尘世,爸爸陪妈妈度过了58年的家庭婚姻生活。在爸爸的遗像前,妈妈有次责怪着爸爸,为什么不陪她60年、70年……

爸爸申请的那个微信,才陪妈妈不到一年时间。爸爸和妈妈的微信,从没发过一条朋友圈,他们被老乡和亲戚拉入几个微信群,每天负责在群里给人点赞,负责依次问候早安、午安、晚安、节日快乐……

爸爸走的前一年,他和妈妈用的还是不上网的老年机,望着他们一个键一个键地按动手机键,如老式发报机一样发出嘟嘟嘟的声音,我心里感到着急。

在这个智能时代,爸妈已经掉队了。

爸和妈,是一个心心念念亲情和乡情的人,时常请人吃饭是多年习惯。

有次,我爸我妈决定请几个亲友吃顿饭。我爸说,总觉得心里有个“洞”,闷得慌,想和亲友们聚一聚了。

请客吃饭那天,亲友们先后来到餐厅,那家馆子上菜有些慢,我的表弟和表妹们,早拿出手机刷屏了。我爸妈用的是老年手机,不上网,就呆呆地望着这些后辈们玩手机。

菜上来了,我爸果真大方,菜谱上的菜都被他点得差不多了,弟妹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我听见我爸叹了一口气说,那,就开始吃吧。

饭后,我爸还准备和亲友们叙叙旧,让亲情的河流继续流动下去,没料他们纷纷称有事告辞了。表弟问我爸:“舅舅,您有微信吗,加上吧。”得知我爸用的还是老年机,表弟带着失望的表情走了。我爸妈在外买菜购物,上医院,买车票,都是现金支付。爸妈在银行存钱取钱,用的还是那种传统的存折,一笔一笔存取,都有银行打出的清清楚楚流水账。

我爸不相信ATM取款机,总担心用卡取钱被机器卡住。

有次下楼,我爸去买一点小菜,摆地摊的老大娘也用手机扫码支付了,那菜只有3元钱,我爸摸出的100元钱因为老大娘无法找补现金,他只好悻悻而归。

有天陪爸妈去银行取钱,看见视力已严重不好的爸照着笔记本上记录的存折密码,笨拙地用拇指食指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密码。我突然忍不住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情,转过身去流出了泪水。

这些年,爸妈还在辛苦地为我们的家一笔一笔攒着钱,有时睡不着,半夜也起来摩挲出一张张存折,盘算着一季度、半年、一年的银行利息。

爸妈守护着陈旧的生活习惯,坚持着他们蜗牛一样缓慢传统的生活方式,让我在凝望时代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中,温暖涌动,也心生遗憾。

“不用智能手机,落后于这个时代了啊。”有天,我爸这样长长的一声感叹。我爸我妈都是自尊心挺强的人,他们一合计,要用上智能手机,学会上网,学会扫码购物,学会微信交友,不要成为被这个时代遗弃的人。

很快,爸妈都同时买来了智能手机,我手把手教会了他们上网,注册微信。我把爸妈拉到亲友群里,他们学会了发红包,在群里嘻嘻哈哈乐一乐,享受着智能时代带来的舒适便捷。

在一个老家村子里的微信群里,爸妈还能听见老乡们发来的布谷鸟的叫声,看见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天光雨露里庄稼的长势,在老家田园的稻花香里,沉甸甸的稻子穿过视频垂挂在爸妈心头……

爸爸走后的日子,妈妈靠看手机里的网上新闻、朋友圈动态、群里消息,一天一天填补着她心里的空落地带。

社区里宣传防止网络诈骗,我妈还穿上志愿者服装,去给大爷大妈们现身说法搞宣传。智能时代啊,让我们等一等那些被“网络”遗忘的老人们,他们或许在用力地追,但不要让他们追得太累,追得太苦,上前去帮一帮他们吧。

(作者系重庆万州区五桥街道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