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规范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

四类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

版次:002    2023年12月11日

据新华社电 科学佩戴口罩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如何科学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前,国家疾控局制定印发《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指导公众科学规范佩戴口罩,防控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冬季来临,各类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根据指引,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指引包括哪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哪些情形或场景建议不佩戴口罩、如何选择佩戴合适类型的口罩。(详见右图)

本报提醒:

当孩子生病时,请家长遵医嘱配合治疗

让孩子多休息,为下一阶段拼搏蓄能量

案例

初一女孩须入院治疗 妈妈希望“吃点药回去上课”

“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们把孩子的学习看得太重了,哪怕孩子肺炎严重到必须住院,也不舍得请假。”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李志飞叹了口气。

李志飞说,前天她接诊了初一女孩小云。小云一周前开始低烧,体温始终在38℃左右,确诊为支原体感染。小云妈妈买了阿奇霉素,让小云吃了三天,但小云的体温仍在38℃左右,咳嗽一天比一天严重,老师也建议小云去医院看看。

小云被确诊为支原体肺炎,肺部感染很严重,李志飞建议住院治疗。小云妈妈却说:“医生,住院会耽误很多功课,我们再回去吃两天阿奇霉素看看吧,可能再吃两天就好了。”

最后,小云爸爸在电话那头决定,听医生的建议,住院治疗。

肺炎出院第二天就上学

几天后再次高烧、肺炎

让李志飞和同事心疼的是,一些孩子由于带病上课或出院后休息不够,导致病情反复、加重或者出现混合感染。

10岁的小凯(化名)11月底因支原体重症肺炎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家长几乎每天都问医生:“什么时候能出院?孩子功课落下了许多。”

治疗10天后,小凯带药出院,医生再三叮嘱:“回去至少休息一周,不要去上学。一周后再来做个肺功能评估,再决定什么时候返校。”

小凯回家后,父母看着他虽然脸色差些,也还有咳嗽,但多天不发烧了,第二天就送他回学校上学。不料,没两天,小凯又高烧至39℃。

李志飞说:“小凯这次查出了甲流。肺部感染又开始了,目前还不能确定是甲流导致的肺炎,还是其他感染导致的肺炎,要进一步分析。”据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