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3年12月13日
□张春燕
一
有奔流不息的盐泉,唱着情歌,投入一条河。
这条河有个响亮的名字——大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多少年来,它都在重庆市巫溪县城边上歌唱,时而明快高亢,时而舒缓悠扬。让河两岸的人们,为这歌声驻足流连;让河中的鱼儿和螃蟹,跟着歌声跳跃欢畅。
这是一条有滋有味的河。
据史料记载,早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剧烈的地壳运动让沧海变大山,也让巫溪县所在地积淀了丰厚的泉盐资源——大宁河流经的宝源山,有流淌不息、莹白喜人的白鹿盐泉。距今5000多年前,巫溪先民越来越多地聚居到了这盐泉涌流之地,建立起强盛富庶的巫咸国。
这盐,带给巫溪先民的滋味,是咸,更是甜。
宁厂古镇,因盐而建,因盐而兴,也因盐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北宋在此设立大宁监征税,盐税上交中央财政。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宁厂镇达到极盛,产盐量接近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宁厂古镇的盐,渗透进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每一步、每一环。几十年后,制盐车间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还深深烙印在盐业工人心中。
二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制盐工艺的不断更新,原有熬盐生产工艺落后、制盐成本高的劣势日益显现。1996年,国家明令禁止传统“平锅制盐”企业继续生产,那年的腊月二十九,宁厂古镇最后几套制盐设备被拆除,标志着宁厂盐业全面停产。
随着5000年的熬盐史写上终结篇,“两溪渔火、万灶盐烟”的繁荣景象渐行渐远,留下的,不仅仅是让人追怀和感慨的沧桑,还有让人不忍卒看的疮疤。
古法熬盐,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辅料,如木材、煤炭等等。当地人砍树烧火、上山挖土,经历累月,不仅宝源山的森林资源消耗一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烧煤产生的灰尘和熬盐产生的碱,积淀在山坡的石头上,进一步加重了石漠化。原本资源丰沛、葱郁美丽、花鸟天堂的宝源山,基岩裸露,变成荒漠。
林云喜,宁厂镇官山林场工班长,看着被称作“土地癌症”的石漠化严重侵蚀原本美丽丰饶的家乡,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自2012年起,他带领与自己有着同样经历和感受、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几十位农民,将泥土和水泥背上峭壁。在风吹石跑、雨打坡滑的地方,他们用水泥和石块筑成石窝子,再将泥土填进去,最后把一棵棵背上山的树苗,种在石窝子里。
几年里,林云喜带领的种树队伍,在1064亩的荒山上,搭筑了6万多个石窝子,种下10万余株树苗。在这样的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间。如今,宁厂古镇两岸崖壁上共栽植苗木19万余株,综合成活率达到95%。宁厂古镇所在的大宁河两岸山上,树木绽绿,花儿欢笑,鸟儿回归,野兽奔跑,这儿重新成为它们与人类的共同家园。
林云喜和工友们那流淌的汗水里饱含着盐分,汗水干了,衣服上留下大片大片白色的盐渍。这盐,咸中有坚持,苦中有希望。
三
连绵青山下,田田的莲叶,起伏的花海,庄重雅致的孝德堂,鲜明美好的孝德文化长廊,生动形象的新“二十四孝”展示墙,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还有将孝德文化、农耕文化有机植入、多角度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美大院,以大山为背景、快乐多样的文体娱乐场所,以及更多与七彩田园相连接、起伏变幻的乡村旅游元素……在巫溪县古路镇的观峰村,一一呈现。
“春听鸟语冬赏雪,知孝识德赏农耕。”游客在观峰,不但可以看到别致美丽的风景,获得真切美好的农耕文化体验,吃到鲜香美味的天然绿色食品,还可以得到传统孝德文化的教益和启迪。
观峰,既是观四周层峦叠嶂、绿围翠绕的山峰,也是观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高峰。
李国凤,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村民,靠着勤劳、热情和好手艺,她利用家乡品质上乘、口感鲜美的洋芋、红苕资源,在家门前做起了生意。她炸的洋芋片鲜香爽脆,晒的红苕干甘甜有嚼劲。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要卖几百上千元。
深秋时节,李国凤家的房前屋后,紫色的鼠尾草在风中联袂歌唱,它们美丽的姿态和快乐的歌声向着乡村更远更深处延展。“是这些花儿把游客吸引到我家里来的。家乡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言辞间,是满满当当的喜悦和骄傲。
近几年来,巫溪县改换思路,谋求突破,实现发展转型,提出“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铸魂”的发展理念,打造“逍遥巫溪”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巫溪绿色崛起的路子。
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在绿色发展的路上,被巫溪人调制出天然、清鲜、醇香的味道,耐人寻味,耐人细品。
四
有一种美食,既是主食,也是蔬菜,这并不稀罕的食物——洋芋,却在巫溪大放异彩。这里的洋芋,味道鲜美,口感紧实,制作方法多样,食用体验更美好。巫溪人将关于饮食文化的理解,还有十八般厨艺,都用在了洋芋吃法的研发上。他们将洋芋制作成丝、块、片、团、粉各种形状,用蒸、煮、煎、炸、炖诸般技法,把洋芋侍弄成人见人爱、香飘满城、名扬中外的美食。
有一种饮料,是最大众化、接受群体众多的茶——老鹰茶,在巫溪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和别处难觅的味道。在巫溪的大山深处,有千年古茶树10余株,百年老茶树2700余株,这融进了千百年山水精华的珍贵茶饮,汤汁纯净,金黄透亮,味道醇香,回味悠长,受到追捧。高山老鹰茶,是“逍遥巫溪”的又一张金质名片。
腊肉、土鸡、河鱼以及众多高山生态畜禽和蔬菜,都是巫溪向外界递出的带着诱人色香、刻着味蕾记忆的特殊名片。
这些美食和茶饮,或直接、或间接与盐产生各种联系,发生奇妙反应。那经历了5000年过滤、5000年熬制的盐,被一代代巫溪人赋予了丰富的营养和功效,独特的鲜香与甘甜。
傍晚,行走在大宁河边的漫滩路,在和风的轻柔抚慰下,听大宁河水在身边唱着温情甜美的歌,有一种宁静安然、舒爽清甜的感受,荡漾心间。那是已经渗透进巫溪发展史,渗透进巫溪人生活中,与之交互融合、相伴相生的盐的滋味。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