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深耕民间,重庆晨报“马拉打望·城与人”专栏结集出书受热捧

《口述重庆》:记录城市的麻辣鲜香

版次:006    2023年12月18日

签售

小读者

晨报老同事、摄影师田家女士与马拉合影。

12月16日下午,200多位热爱重庆城市文化的书友把南滨路精典书店大讲堂挤得满满当当,参加“向讲故事的人致敬——马拉《口述重庆:从母城到江湖的民间生活史》新书分享暨老友会”。马拉和友情主持杨一、徐蓓与8位特邀嘉宾,他们幽默风趣,笑谈民间生活,场上爆笑掌声不断。

《口述重庆》:记录真实生活状态

在2024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前两周,大家就在重庆晨报著名记者、专栏作家马拉这本《口述重庆》中听到了解放碑传来的钟声:书中的一位受访者(口述人)是曾任市公用局路灯管理处工程技术组组长胡明富——1954年,解放碑上安装的还是一座机械大钟,校时、维修的任务就落到了他手上。“当时单位还给我配备了一块进口劳力士手表和一辆令牌自行车。”

这是一个人的生活片段,却是重庆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书的书名不难看出,马拉意在以一个普通的故事讲述人,来记录这座大城市的真实生活状态。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底料”传承着城市文化的“麻辣鲜香”。著名导演徐蓓曾拍过《大后方》《城门几丈高》《西南联大》等纪录片并拿了金鸡奖。作为友情主持,她在现场的分享颇能代表很多马拉读者的心声:“第一次读到马拉专栏,我有被惊艳到的感觉。”徐蓓说,尽管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但对重庆的理解不深,“那时马拉的口述历史在重庆来说是一种比较新鲜的文字记录形式,它没有宏大叙事,只是聚焦于重庆众生百态,让我们看到,重庆真是好有趣的城市,有好多有意思的人物。”

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提出文化强市,作为重庆主流都市大报,重庆晨报一直坚持做“城市价值的发现者和传播者”,成为文化强市的助力者与贡献者——记者马拉早在2011年重庆晨报开设专栏“马拉打望·城与人”,十余年来,他约会了无数个有故事的“老重庆”吹龙门阵。这些“老重庆”的个体记忆融于时代叙事之中,河山清脆、岁月奔涌、乡音甘冽、众声交响,如同多声部混声合唱一般,反响着重庆这座城的万千气象。

《口述重庆》:向讲故事的人致敬

“一个知情老人去世,意味着一段历史消逝。马拉的笔下既有普通百姓,也有传奇人物,有广度、深度和厚度,他们共同构筑起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几十年来,以解放碑为代表的重庆城变化天翻地覆,但我们依然怀念过去简单生活的快乐幸福。城市日新月异,那些纯粹会在记忆中永存。”书中人物、著名文史专家何智亚作为一名老重庆人,在解放碑下来龙巷长大的娃儿,谈到口述民间生活史的真正价值。“我们用影像和文字留住了一些过去的东西,但我觉得我们怀念的并非是当年的那些小巷子、简陋的房子,我们怀念的是(当年)简单生活中幸福到来时的愉快,坦诚、简单的人际关系。”

根据受访人物及其故事类型,马拉将整部《口述重庆》分成“母城、望族、先生、青春、老兵、大厂”等9大板块。“书中口述人一共是62位,其中有16位在这本书6年的制作和出版过程中,已经离世……”在分享会上,马拉说,相比自己和新书,这些故事的讲述人才更是真正的主角。“这也是我们把分享会主题定为‘向讲故事的人致敬’的原因。”马拉还特别邀请到《口述重庆》书中部分口述人或后人到场,签名赠书,表达致敬。

正如何智亚所说,《口述重庆》一书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一份份城市“孤本”。记者的眼光是敏锐的,见人之所未见,正是一个记者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从来没有通过官方或是组织去找人(采访对象),都是顺其自然。”在分享会上,马拉笑着说,上钟的胡明富伯伯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我是在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等车。无意中看到旁边有个人捧着一本叫《我的一生》的书在看。”好奇之下,马拉上前一打听,看书的正好是书作者胡明富的同事。

《口述重庆》:“情同手足的兄弟”

重庆晨报记者的文化坚守与坚持也感动过不少讲述者的后人。“这本书有看头、有故事、有温度……”何智亚在读完《口述重庆》后就感受到不一样的重庆,“原来我们重庆有这么多故事,有些还鲜为人知。”就像自己之前就没有留意过原来从周璇到邓丽君一直在唱的《何日君再来》是出自重庆铜梁人刘雪庵之手。

马拉专栏在采写过程中,和地名专家李正权母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权哥对重庆地名的认识,是从小帮妈妈分担苦力一步一步踩出来的。妈妈张素珍作为重庆最早的女抬工(搬运工),“从鬼门关里走几回”“下力也是一个技术活”,马拉的专栏还原了那一代重庆底层劳动妇女的生命史。“我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但马拉却为她作传。妈妈的故事最早出现重庆晨报上后,她一直嘱咐我要感谢马拉。她80大寿,也叫我一定要请马拉来。直到她89岁生命快到尽头,在重症监护室里还对我说要感谢重庆晨报那个姓马的记者。所以就为这些,虽然平时我跟马拉交往不多,但在心中,我一直认为我们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两江奔流是重庆城的显著标志,市民熟悉的“嘉陵江大桥”桥名是谁写的,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谜,马拉专栏终于把书写者“打捞”出来——重庆博物馆默默无闻的一代榜书大师李德益。其子李方荣在分享会上还透露:父亲还是重庆火车站、沙坪公园、北温泉、冠生园、红星亭和鹅岭公园的题名者。20世纪60年代起十余年内,重庆中心城区每根电线杆上挂着的标语牌、重庆博物馆所有展板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一笔一画写出来的。父亲1978年65岁就去世了,李方荣一直想为父亲做点什么,“重庆晨报马拉帮我做到了,令我非常感动。”

《口述重庆》:催生新纪录片灵感

把“马拉打望·城与人”的专栏结集成书是马拉的挚友、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的主意,“刘雪庵、白智清、任鸿隽、卢作孚、罗中立、陈萨、陈坤、黄珂……重庆出了这么多不同领域的名人。他们散落在重庆的乡间田野,伫立在长江边、嘉陵江畔,就像是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我们这座城市,守护这座城市,给予这座城市温暖、力量和奇迹。”杨一说,马拉专栏刚好就把这一颗颗星串成了城市人物“星链”。

“星链”上的“星”,熠熠生辉。如果你是学理科的,那大名鼎鼎的英国数学家罗素你一定有印象。他在数理逻辑领域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他的《西方哲学史》也是哲学领域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大咖,在1950~1960年一直牵挂着一位重庆人:任鸿隽(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开创者之一,曾任四川大学校长),还给他从英国邮寄过午餐肉和沙丁鱼罐头。

任鸿隽故事的讲述者是其孙任尔宁,在分享会现场,马拉将自己发现的任尔宁先生父母当年在《新蜀报》上的结婚启事,作为“礼物”送给任尔宁,引发现场热烈掌声。当然,这也给了杨一、徐蓓灵感,“做一个关于任鸿隽的专题纪录片,致敬这位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开创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重庆人!”

“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有什么样的城,就有什么样的人!”这原本是重庆晨报十年来的马拉专栏题词,现在也印在《口述重庆》扉页上。在分享会的开场和结尾,主持人杨一和全场书友们都以领诵和齐诵的呼应方式,诵出这句题词,非常震撼。分享会虽已结束,但《口述重庆》之于文化强市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