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3名本国被扣押人员 空袭难民营致上百人死亡
版次:008 2023年12月19日
现场图片显示,三名人质挂上写着“SOS”和希伯来语“救命”的白旗。
哈勒维告诫士兵不要向举白旗投降的人开枪
“当你看到两个人,他们举起双手、没有穿上衣,这时候请等上两秒钟……如果是两个举着白旗的加沙人出来投降怎么办?我们要向他们开枪吗?绝对不要!绝对不要!”当地时间12月17日,以色列国防部在推特发布一则视频。视频中,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赫尔齐·哈勒维对第99师士兵发表讲话,告诫他们不要向举白旗投降的人开枪。据以方日前通报,以军在加沙作战时误杀了3名被“没有穿上衣,挥舞着白旗”的以色列人质,引发舆论哗然和本国民众的愤怒。匪夷所思的是,以军在17日晚又空袭了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造成至少110人死亡,这更是引发国际谴责。误杀事件和空袭难民营如今让以色列骑虎难下。
3名以色列人质倒在同胞枪下 曾打出“SOS”等标语
“让被扣人员活着回来,而不是装在棺材里回来!”最近几天,以色列示威民众的口号回荡在特拉维夫街头。他们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与哈马斯达成协议,解救剩余被扣人员。舆论称,新一轮的示威浪潮由数千人组成,意在表达对误杀事件的愤怒和悲痛。
据英国天空新闻台18日报道,关于日前3名被以军误杀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承认,这些人曾打出“求救,3名人质”(希伯来语)和“SOS”标语。哈加里称,这些信息似乎是用食物残渣写下的。写有上述信息的白布被挂在一栋建筑上,3名被杀人员居住在那栋建筑里。该建筑距离人员被杀地点约200米。以军17日公开了显示上述信息被挂在建筑上的照片。该建筑13日被以军发现,但以军最初认为这可能是哈马斯的陷阱。
关于这起误杀事件,以色列军方官员16日表示,当时以军发现3人从几十米远的一栋建筑物里走出来,没有穿上衣、手持白旗,并用希伯来语求救。以军士兵误认为对方是武装人员,于是开了枪,两名被扣押人员当场死亡,另一名受伤的被扣押人员躲回建筑物里,并用希伯来语继续呼救。以军指挥官立即发出停火命令,但随后一名士兵又将其击毙。
据以色列多家媒体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哈勒维16日晚间发表讲话称,以色列国防军对3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被误杀负全部责任。哈勒维说,“这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违反了以军交战规则。
举着“白旗”,光着膀子
为何3名人质仍难逃一死
举着“白旗”,光着膀子,分明示意不构成威胁,但为何3人仍难逃一死,而且还是倒在同胞枪下?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分析认为,首先,战场环境不可忽视。战事中以军神经紧绷,草木皆兵;其次,也说明士兵无视军纪,把“不能朝被扣押人员开枪、不能朝举白旗投降人员开枪”等禁忌抛诸脑后。事发后,内塔尼亚胡在首次讲话中表示,误杀事件“伤透了我的心,伤透了整个国家的心”。他承诺以色列将“吸取教训”。然而以色列民众根本不买账,当天有数千名示威者抵达内塔尼亚胡位于耶路撒冷的办公室,要求内塔尼亚胡马上下台,为以色列3名人质被杀事件负责。
丁隆指出,发生误杀充分表明,加沙战争的地面形势复杂,被扣人员、普通民众、战斗人员混杂在一起,难以辨别,大幅增加了以色列军事行动的难度。丁隆说,事件也给内塔尼亚胡政府带来更多压力。“被扣人员家属始终是影响战事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此前已在以色列议会等机构门前抗议。”丁隆说,“如今,以解救被扣人员为己任的部队反而杀死了他们,其家属的沮丧之情可想而知。”
空袭难民营造成至少110人死亡
以色列如今是骑虎难下
尽管误杀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但内塔尼亚胡16日的讲话,预示着战争并不会因为一场误杀而中止。“这场冲突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尽管面临压力和代价,但必须战斗到胜利。加沙将非军事化,并置于以色列的安全控制之下。”就在16日当天,以军继续空袭加沙地带多个目标,包括一幢人员密集的大楼,导致数十人死伤。此外,以军17日晚还空袭了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造成至少110人死亡。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以军此次袭击发生在17日,袭击了杰巴利耶难民营的al-Barsh和Alwan家族住宅区。这场袭击造成很多包括儿童在内的伤者,这些伤者已经被送往附近的医疗中心,那里已经挤满了病人。但是加沙北部医疗物资储备情况堪忧。加沙地区第二大抵抗组织PIJ的一名官员透露,这场袭击的死者包括该组织发言人达乌德·谢哈卜的儿子。这不是以色列近期第一次打击杰巴利耶难民营后造成大规模死亡了。12月2日,以色列军队就曾对杰巴利耶难民营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丁隆指出,内塔尼亚胡表态释放的信号是,不论有怎样的曲折、出现何种问题,以色列“清剿”哈马斯的军事目的毫不动摇。但实际上以色列制定的军事目标过高,导致骑虎难下。“目前实际战况和以军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丁隆说,战事仍呈胶着状态,以色列针对了很多“平民目标”,但识别、搜捕哈马斯有生力量的进展十分缓慢。
以色列希望重启谈判
哈马斯表示除非彻底停战
在内塔尼亚胡放言“继续打”的同时,以色列方面还做出一个微妙举动。据新华社报道,内塔尼亚胡16日暗示,以色列正在卡塔尔的斡旋下同哈马斯就释放遭扣押人员谈判。多家媒体援引消息人士说法报道,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负责人与卡塔尔首相15日晚在欧洲会面。
这是以色列与哈马斯临时停火7天失效后以方高官首次与卡塔尔方面接触,舆论关注以色列和哈马斯能否就释放被扣押人员和停火达成新协议。两名埃及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以色列和哈马斯方面都对重新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持开放态度,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仍存在分歧。消息人士称,哈马斯要求单方面制定被释放人员名单,并要求以色列军队撤退到预先确定的防线后;以色列方面同意哈马斯制定名单,但要求提供时间表并查看名单,同时以军拒绝撤退。
丁隆认为,以色列此举有双重用意。第一是安抚被扣人员家属,对其施压做出回应,展现愿意推进“放人谈判”的姿态;第二,毕竟还有超过120名以色列人在哈马斯手里。他们的获释对内塔尼亚胡政府至关重要,因此维持谈判成为一种现实需要。丁隆表示,“卡塔尔渠道”是“放人谈判”的唯一机制,美国、卡塔尔、埃及都在居中斡旋,内塔尼亚胡政府必须善加利用。“也就是说,军事行动、放人谈判同时推进。”
展望谈判的前景,丁隆认为未来不排除重启谈判并达成协议的可能,但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尤其对现在的以色列来说,“放人换停火”意味着拖延地面攻势节奏,这样一来注定无法在美国建议的“时间表”内结束战斗。而哈马斯的最新声明是,除非彻底停战,否则不会就交换被扣人员展开任何谈判,并向所有调解方传达了这一立场。
不想为以色列付出太大代价
美国防部长“敲打”盟友
在加沙地带硝烟呛人之际,以色列最近还感受到来自美国的更大压力。细算之下,几乎每周美国官员都会飞赴以色列,“敲打”盟友。据报道,以军杀害本国平民人质后,以色列国内要求停火的舆论日益强烈,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计划下周访问以色列,敦促其改变行动。
丁隆指出,新一轮巴以冲突之初,美国曾坚定站在以色列一边,提供政治支持、军事援助,在国际场合帮助以方避免谴责。但随着事态发展,尤其是平民伤亡增多,美国不想为以色列付出太大代价。美国政府内部也出现分裂。再加上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拜登支持率因为巴以问题而下降,在关键“摇摆州”出现阿拉伯裔选民抛弃拜登的情况。“拜登正背上巴以问题的政治包袱。这使得美国政府改变立场,加大斡旋力度并希望冲突尽快降温。”丁隆说。
“不过,预计美国的施压难以对以色列产生实际效果。”丁隆说,一方面,无论从结束战争的“时间表”看,还是从战后的地区安排看,美以立场存在不少差异;另一方面,以色列政府的军事目标和实际情况存在巨大差距。如果立即停战,那么内塔尼亚胡本人及政府都会受到国内政治清算。所有这些意味着冲突短期内难以结束。
据上观新闻、环球网、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