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司的三次 宫廷政变

1735年朝廷“改土归流” 酉阳土司制宣告结束

版次:006    2023年12月23日

酉阳县毛家渡(后坪乡官山村官坟山)冉跃龙墓碑残片 (酉阳县政协冉海明供图)

黔江区濯水镇冉氏土司杨夫人陵前石兽 (酉阳融媒体中心曾常供图)

□铁笛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夔州氏族冉守忠奉诏入酉助思州番部长田佑恭围剿金头和尚(金魁)领导的苗民起义。绍兴元年(1131年),因功诰封武略将军,授閤门宣赞舍人,知制御前兵马使、领酉阳知寨,子孙世袭。封地包括今酉阳县之李溪、南腰界、小河、丁市及贵州沿河县之大龙、小井和松桃县之麻兔、瓦溪等地。知寨治所设于李溪官坝,冉守忠为首任土官。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第九世土官冉载朝改授宣慰使,始有土司之称。

酉阳土司累世大兴武功,开疆拓土,由知寨到知州、宣抚、宣慰,鼎盛时所辖曾扩张至今酉阳、秀山全部,黔江、彭水及湖北来凤,湖南龙山,贵州沿河、印江、松桃等部分地方,幅员1.5万余平方公里。司治先迁铜鼓潭,再迁忠孝坝(今酉阳县城),经宋元明清四朝,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袭二十四世28任,统治酉阳长达605年。其间,为争袭土司之位,曾有过三次喋血酉水的“宫廷政变”,三任土司在自己人手里命赴黄泉。

1

胡作非为,亡命天涯

土司俗称“土皇帝”,自称“本爵”,称女婿“驸马”……酉阳冉氏土司历世秉持保境抚民、聚民耕种的理念,发展经济,繁衍人口,伺机扩张,而且每一任土司都循制袭职,治权得以平稳交接。但是,到第19任宣抚使(从四品)冉元时,却起了波澜。

据酉阳《冉氏族谱》记载:“冉元,字宗易,号月坡……幼英敏,志意不凡……气雄万夫,才兼文武……”冉元嘉靖十一年(1532年)袭职,他擅以财物结交朝中官员,两次进贡皇木(金丝楠木)各20根,皇帝酬赏他着三品服色。

酉阳县文史学者曾常在研究本县后坪、龚滩等乡镇历史沿革时,通过查阅多部史书、方志、杂录以及冉、田、赵、覃等姓宗谱,发现冉元本名“冉玄”,在任上干了不少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并非一些资料上所说的“性慕霞举,淡泊名利”。

位于阿蓬江和乌江交汇处的龚滩处巴渝通云贵之要津,因险滩阻塞,不通舟楫,货船到此必须搬滩,使得东岸集贸繁盛。龚滩本属思南府水德司辖地,冉元以需承担朝廷派遣的经历、教官的薪俸为由,贿赂朝中官员为之奏请,获准在龚滩设卡抽税。之前,思南府每年收税仅600余两,划归酉阳后,冉元任其部属“连征带抢”,一年可收2万余两。

有了银子,冉元除了用于贿赂官员,还大量招兵买马。他凭借兵强马壮经常肆意攻打周边小土司,扩大地盘,甚至虏辱平茶土司妻女。楚黔蜀军务总督张岳发现他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在《参究酉阳主苗冉玄疏》禀称:“冉元将已故土官杨再显剥皮抽肠,又将该司丁壮杀戮千余,婴儿五百余口纵火烧死,惨不可言!”却被严嵩父子压了下来。冉元还出钱出兵唆使苗王龙许保、吴黑苗率众叛乱,攻打思州、印江、石阡等府县,劫持并杀害知府李允简,制造混乱,以此来掩盖其罪恶行径。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闰十一月,酉阳土兵奉调随四川游击曹克新在嘉定高桥(今上海市嘉定区)与倭寇作战,酉阳兵临阵先溃,导致诸军大败。同月,又奉调赴浙江抗倭,从九江路过时,抢掠杀人。江西派人监送川兵离境,镇抚曲礼阻止他们行乱反而被杀。此事震惊朝廷,嘉靖皇帝决定新账老账一起算,敕命永顺、保靖土司出兵攻打酉阳,捉拿冉元。

由于酉阳土兵强悍善战,永保土兵久攻不下。然而,冉元三弟、土目冉亶乘机篡位,他与永保土兵里应外合,导致酉司内乱,冉元手下战将覃凤、张魁、李雄先后战死。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永保土兵攻破司城,冉元兵败逃到龚滩乌江边,与次子冉维屏仓皇登船逃走。弩箭如雨,冉元父子差点被追兵射死……

冉元携冉维屏出逃后,嫡长子冉维翰袭职,由叔父冉亨辅佐。冉维翰袭职不久,外出时,冉亶指使的陈姓头目从身后袭杀他,冉维翰坠马而死。冉亨派出的人探知冉维屏躲在万县亲戚倪天官家,派人去接回酉阳袭职。

冉元后来死在河南,酉阳钟灵山陵墓为其衣冠冢。

2

叔嫂私情,祸起萧墙

在位30年,生了13个儿子,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冉维屏去世,嫡长子冉御龙袭位。冉御龙字中乾,是酉阳第22任土司,在位期间做了两件有影响的事:一是亲率麾下土兵参加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建功而回;二是汇集先人诰敕,编印《敕诰恩荣录》并请太史邹廷彦作序,尽表忠孝。

冉御龙12个弟弟中,庶弟冉应龙是湖广永顺宣慰使彭氏之女所生,长得仪表堂堂,器宇不凡,他一直心存夺嫡之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冉应龙跑去外公家,谎称其母受到冉御龙虐待,激怒永顺土司,借兵让其回酉内讧。

两军在边界对峙。接到牒告,冉御龙力排土舍土目以兵会战的对策,他说:“永司强大,不知礼义,圣民何罪,战事一起,百姓遭殃。”为避免打仗祸及土民,他让大家善待冉应龙母子,自己乘车马经彭水到渝城(今重庆主城)避让。众多官民跟随冉御龙一起出走,未走的人攀辕卧辙群情激奋。冉应龙见民众不愿归属于他,自感羞愧,遂顿兵不敢进攻。

随后,酉司官民联名上书朝廷,如实禀报。万历皇帝知道冉御龙仁义,又察觉土民望主心切,特降旨派钦差专程护送冉御龙回酉复职。冉御龙回到酉阳后,司境立时恢复安宁,冉应龙亦不敢再争位了,却长期呆在永顺不回来。

冉御龙有个妾室是永顺彭氏土司之女,因为厌恶彭氏土司,他就冷落疏远冉彭氏。冉彭氏满怀怨愤,回永顺娘家省亲时与冉应龙相逢,两人眉来眼去并产生私情。冉应龙便与冉彭氏谋夺冉氏土司之位,许诺如愿袭职后,将立其为正室。回到酉阳,经冉彭氏穿针引线,冉应龙又和冉御龙身边侍婢月桂私通,三人就一起串谋夺位。

“爵兄,愚弟再敬你一杯!往后唯爵主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三月三十日晚,土司府宴厅里灯火通明,笑语连连,冉应龙假称因之前的过错要向哥哥请罪,邀冉御龙饮酒。冉御龙为兄弟俩能尽释前嫌而高兴,喝得大醉如泥,冉应龙便伙同冉彭氏和月桂趁其醉卧时将其杀害。

冉御龙死后,酉司内外顿时大乱。冉御龙胞弟冉跃龙在外带兵,闻讯举兵讨伐,双方经过一番激战,冉应龙战败逃往永顺,冉彭氏和月桂被擒,解送到川东道依律正法。冉应龙藏在永顺司衙,不久穷蹙而死。因为冉御龙无子,由冉跃龙袭任土司之职。

3

暴虐残刻,三江哗变

酉水又名三江。冉跃龙在位期间,因援辽和平奢之功,升任宣慰使(从三品)并加衔至中军都督府都督(正一品)。酉司命妇能获封夫人实始于此。

天启五年(1625年),冉跃龙去世,其正妻舒氏已先一年病卒。庶夫人白再香一身缟素,在议政厅紧急召见佥事、舍目、把总、族老等土官,经历、教授等流官商定继位人选。白夫人说:“爵土不可一日无主。早立丧主,以安人心。”

冉跃龙有7个儿子,嫡长子冉天麒(麟)年仅9岁,庶子冉天允(胤)早年曾代父统师援辽,平奢之役带数十死士率先攻上重庆城楼,又参加收复贵州遵义、平定水西土司安邦彦的战争,因功历任小河游击、清浪参将、龙安总镇,川东道军政长官都十分赏识他。庶子冉天育为白再香所生,多次随军从征,战功卓著,官居游击将军。会上,冉天麒、冉天允、冉天育皆有人提名,白再香心想:“若让冉天允袭位,既不符合制度,也亏待自己儿子;若让冉天育袭职,不仅不合制度,还会招来冉天允和冉天麒两方势力反对。”于是,她力排众议,主张冉天麒即位,形成白再香主内,冉天育主外的治理格局。

崇祯四年(1631年),白再香病逝,冉天麒亲政。他亲信冉天允,排挤冉天育。如此,冉天育只好告退不问军政,深居私宅。

冉天麒亲政期间,独断专横,轻信小人,视军民为草芥犬马,稍有差池,轻则疑忌惩罚,重则抄家杀头。还出台一些苛暴之政,方便他随意夺占官民田产、人口、财物,使得酉司上下惶恐不安,人心离散。崇祯九年(1636年),冉天允假传圣旨,谋夺爵位,并派兵攻打司城,冉天麒出逃,冉天育急调兵平乱。可那时,明廷已自顾不暇,便不了了之。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转战于万县、开县、夔州等地,渝城告急,朝廷下旨调酉阳土兵出征。官兵们整装出发,冉天麒却不给粮饷,引起土兵哗变。各路营兵喧啸着向酉阳司城攻杀过来,冉天麒见势不妙,晚上带着几个贴身侍卫从司衙后门出走,在途中被土目冉良光截杀。因冉天麒无子,由冉天育袭职。

酉阳土司的三次“宫廷政变”发生在1557年至1641年,集中在18任至21任,是土司制度的中晚期,预示着这一落后的农奴制和封建领主制即将消亡。

雍正十二年(1734年),酉阳最后一任土司冉元龄病危,庶子冉广烜与嫡子冉广杰为争土司之位,双双赴四川巡抚衙门申诉其事,朝廷决定趁机“改土归流”。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大军压境之下,酉阳土司承认“归流”,冉元龄及11个儿子被迁往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安置。酉阳土司制就此结束。(作者系重庆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