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01月02日
□向墅枰
母亲卖菜,大概始于我和兄弟念初中时。我们兄弟俩升入中学后,学杂费、生活费等逐年增长,原本拮据的家庭愈加捉襟见肘。母亲说服父亲,在自家地里多种些蔬菜,再背到集市上去卖,以贴补家用。母亲虽文化不高,可心性敏捷,算账更是一般人望尘莫及。于是,卖菜的使命便落到了母亲肩上。
每逢赶集日,天未亮,母亲就早早起了床,打着手电或沐浴着星月,背着满满一背篓蔬菜,步行约一个小时,去集市上卖。
母亲卖菜换来的那些并不算多的钱,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深知母亲的卖菜之苦,所以都比较争气,让母亲感到欣慰。后来,我念了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师。兄弟也有了自己的职业。母亲慢慢变老,我们力劝她不要再去卖菜,但她不肯。
几年前的一个凌晨,母亲背着菜赶路,天雨路滑,不慎扭伤了脚踝。我趁机劝母亲“知难而退”,不要再去卖菜。谁知,母亲脚伤痊愈后,又重操旧业。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想当面和母亲谈谈。
我在老家集市上下了车。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远远便看见母亲站在瑟瑟的寒风里守着菜摊。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冻得通红,枯廋的嘴唇微微发紫,已明显苍老的身子不住地哆嗦着。我的鼻子一阵发酸。我知道,按母亲赶早集的习惯,她多半是没有吃早饭的。我赶紧去附近的小店,买来一包热腾腾的白糕和一袋豆浆。我快步走到母亲面前,颤抖着声音喊了声“妈——”。
母亲三下两下吃完,然后继续卖菜。卖完菜,已近晌午。一数钱,也不过三五十元。
陪母亲回家。我请母亲坐车,她不肯,说要步行回去。车费仅需一元钱,而步行得花上半小时。为节省一元钱,母亲就这样背着菜篓,数年来风雨无阻地往返于集市与家中。
我拽着母亲坐上了车,嗔怪地说:“妈,您都花甲之年了,还吃这份苦,叫我于心不忍啊。何况,我跟兄弟一直在给家里寄钱,不差您卖这点菜钱呀。”母亲慈祥地笑了笑,说:“孩子,这些年来,妈已经习惯了,不觉得苦。再说,你和你弟在外边挣钱不容易,妈卖点菜钱,也给你们减轻些负担。若让妈闲着,白用你们的钱,妈才叫于心不忍呢。”
“妈,您就不怕人家说您儿子的闲话吗?他们会说我们不孝啊。”我接过母亲的话。
“卖菜咋啦,谁会说闲话?刚才,那几个熟人还夸你呢,他们都知道你孝顺哩!”母亲说。
我眼里噙了泪,不能再说什么。
冷风从车窗灌进车内,母亲下意识地朝我靠过来。一股自豪与感动交汇而成的暖流,在我身体里涌动……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武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