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公示?怎样评定?将如何处理?
版次:005 2024年01月03日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发布《南山镇2023年度躺平休闲人员拟定名单公示》,引起广泛关注。公示显示,根据《南山镇躺平休闲人员和末位鞭策人员处理规程》,通过谈话调研、民主评议、作风效能领导小组审定等工作环节,经南山镇党委研究同意,8名同志列入南山镇2023年度躺平休闲人员拟定名单。
据悉,这在南山镇属首次。为什么进行这一评定公示,躺平休闲人员评定标准是什么,如何避免“误伤”,下一步将如何处理?针对这些关注热点问题,南山镇党委委员黄恒建进行了回应。
热点一 为何评定?
以此“红红脸、出出汗”,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黄恒建表示,2023年7月,南山镇为了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在全镇开启锻造“南山虎军”四大行动,推动思想大解放行动、作风大转变行动、能力大提升行动、工作大落实行动。
为此,南山镇出台二十条具体举措,包括实施干部队伍正反双向激励机制,以红黑榜的形式定期进行通报。其中,南山镇定期评选“南山之星”,以海报张榜公布优秀事迹进行正面宣传;同时建立“末位鞭策”工作机制,制定“躺平”和“休闲”人员评定机制,对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有待改进的人员,以此“红红脸、出出汗”,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我们的目标是把干部作风提起来,让他们在工作中发力,服务于南山镇重点工作。”黄恒建说。
热点二 如何评定?
先后制定出台了三份文件,规范了细则、行动内容、操作规程等
8名躺平休闲人员公示名单被见诸网络后,舆论关注热点在于评选标准如何设置,是否会存在误伤问题。有学者认为,“躺平者”可能是一个文学术语,并非政策或法律术语。怎么定义“躺平者”,如何定义标准,有无相关政策或法律支撑?
黄恒建表示,南山镇先行先试探索实施干部队伍“末位鞭策”制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此,南山镇先后制定出台了三份文件,规范了细则、行动内容、操作规程等。其中,南山镇设置了评定躺平休闲人员的7个类别,具体包含工作纪律、态度、能力、效率、服从工作安排、组织安排等内容。
“今年10月初至12月底,南山镇进行躺平休闲人员评定,开展了调研谈话和针对性调研谈话共两轮。第一轮谈话覆盖了全镇超50%的工作人员,通过广泛调研谈话梳理出初步名单;第二轮谈话则主要是通过对重点关注部门全体人员谈话、无记名投票等方式确定名单。”黄恒建坦言,此次评定很慎重,并非随便下结论。
“整个机关300多名工作人员,第一轮大规模调研谈话总共谈了170多人,主要针对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方面。”黄恒建介绍,在近3个月的调研走访中充分了解民意,并对初定人员进行谈话提醒,跟进工作状态改进情况。经过前期调研,民主测评,作风效能领导小组审定后再公示,整个流程形成一个闭环,在此基础上最终评定的躺平休闲人员,确实在上述7个类别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
热点三 如何处理?
对躺平休闲人员给予6个月的整改期,这意味着有再评定和退出机制
“公示躺平休闲人员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是要倒逼他们行动起来。”黄恒建介绍,躺平休闲人员不是完全不干活,也非违法违纪,只是能力、纪律、效率相对来说弱一些。例如,此次公示的躺平休闲人员,大部分存在一定迟到早退的情况。该举措旨在通过对一些精神作风状态跟不上当前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员,在单位内部一定范围进行提醒警示教育,希望以此倒逼他们摆正工作态度,帮助他们找回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并不涉及相关纪法处分。
根据操作细则,南山镇对躺平休闲人员给予6个月的整改期,这意味着有再评定和退出机制。其间,部门将合理分配工作,帮助躺平休闲人员更好调整节奏、适应工作。整改合格后,南山镇将发文公示相关人员退出躺平休闲名册。
“我们抓典型、动真格也是希望让干部队伍有危机感,营造良好的干事风气。”黄恒建表示,南山镇也开设了“虎军大讲堂”,部门负责人讲授新业务、新政策、新知识,也是希望以先进带后进推动干部队伍能力提升。据悉,2024年南山镇将继续坚持红黑榜,通过村镇干部联动、村干部跟班学习、交流等方式更好推动工作。
争鸣
是盲目“蹭热点”
还是敢做善为?
公开报道显示,全国多地曾评选过“躺平”人员。比如2022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曾公开评选“躺平者”。2022年7月,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曾开展寻找身边的“躺平者”活动。
2023年9月,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委组织部联合宣传、网信等部门在当地多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曝光台,通报曝光“躺平式”干部负面典型和教育转化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干部履职尽责。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位教授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评选“躺平者”无法律政策依据,“如果公务员不称职,可根据国家公务员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包括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从调研情况看,基层工作负担重,晋升空间有限,薪资待遇涨幅有限,是少数基层干部选择“躺平”的背景因素。
在马亮看来,实践中以工作不称职辞退公务员的情形比较少见,除非公务员本人有重大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通报“躺平”人员,本意是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初衷可以理解,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马亮认为,通报、贴标签等负面激励,长期来看效果并不乐观,建议以正面激励为主,用好制度工具,比如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热情。他还提到,用人导向也是特别值得注意,考核干部以业绩贡献为先。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昕向记者表示,工作绩效考核标准要细化,评审要以事实为依据,“要想证明别人‘躺平’,就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来支撑”。
对此,央广网也发布评论员文章称:无论是对一线党员干部,还是基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当有理有据,重实绩实效,不必也不宜盲目“蹭热点”“搞噱头”。所谓评选“躺平休闲人员”非但不是创新,反而有形式大于内容的随意之嫌。眼下岁末年初正是评优总结之时,这也给我们的组织管理工作提了一个醒,怎样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干部敢作善为,这才是重要且有意义的。
据南方都市报、央广网、中国新闻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