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四川话,投民生赚钱

立德乐夫妇在龙门浩的日子

版次:009    2024年01月05日

立德乐夫妇

“利川号”抵达重庆

□张川耀

年前位于南滨路龙门浩马鞍山下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建成、“立德乐洋行”完成修旧如旧对外开放,顿时英国商人立德乐成为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关于“开埠”的起承转合,在“立德乐洋行旧址”图片展示中已经有所交代。本文主要讲述龙门浩一代又一代老人们,记忆和传说中的立德乐夫妇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立德乐在上海花两千多两白银,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为其打造了一艘柚木平底、9吨蒸汽小火轮“利川号”。1898年2月15日,53岁的他亲任船长、舵手,从宜昌出发试航,面对滩多浪急水险的航道,昼行夜宿,耗时22天抵达重庆,鸣笛靠泊朝天门时,此后“利川号”长期停泊在“立德乐洋行”下、江边专门修建的龙门浩新码头,随之立德乐长江上游轮船公司成立。

从作为开埠洋商第一人踏上这块待开垦的土地开始,立德乐在龙门浩居住生活了15年。夫妇二人入乡随俗,为扎下深根做大做强生意,很快便学会说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他的生意紧扣民生,也随之做得风生水起,成了当时的外资“领头羊”。

(一) 缝衣机制长衫,看呆围观者

刚敲定重庆开埠,早就蓄势的立德乐夫妇便迫不及待雇纤夫、扬风帆,逆川江西进。于1891年5月26日,把满载洋货的木船,停靠在重庆南岸龙门浩老码头,同时把暂住地选择在离渡口很近的下浩枣子湾。

现在见到的“立德乐洋行”是他输入洋布、洋油、洋钉、洋丝等洋货,向下江输出桐油、生漆、夏布、木耳、烟叶等山货土产赚钱后,在上浩马鞍山下新码头开保险公司、办信局、成立航运公司等所需,于1893年底动工,1896年初建成。

为了站稳脚跟、取得当地居民信任,立德乐请来洋裁缝夫妇,在住地旁开了一家缝衣店。中国人缝制一件长衫,手脚麻利还得赶紧,起早摸黑至少要一整天。人们目不转睛看着洋裁缝,脚下一踩、两手一压一送,机器咔嚓咔嚓飞转,缝制一件长衫只需一炷香时间,简直看呆了围观者。

洋裁缝铺里还有一面大大的落地穿衣镜、色彩多样的细纱洋布、款式不同的花边、品种繁多的纽扣,方便利索的挎包,比当时人们外出办事普遍使用沿袭了上千年的“褡裢”方便、实用、美观。那香气扑鼻、润肤美白的雪花膏、洋胰子,新颖的帆布、牛皮皮带,对襟短装、西裤、旗袍,很受知性先生、公子、少妇、小姐青睐。江对面赶时髦的人,专门坐柏木船过江来找洋裁缝做衣服、选洋布、挑洋货、照镜子“玩洋格”。

入夜,缝衣行两盏照耀如同白昼的“洋油气灯”,光芒四射亮照八丈远,每个小时打簧一次的自鸣钟,更是吸引没见过世面的重庆人眼球,不到洋裁缝收工,簇拥观看“西洋把戏”的人们不会散场。家境殷实的人,见洋油灯亮,再也不用光亮如豆的桐油灯、亮油壶和烟熏太重的“松明子”。

立德乐把握商机,又开店卖洋油、洋油灯和洋马灯,人们把此灯称为“气死风灯”(即使再大的风也吹不熄)。从此,有钱人家照明用可调节亮度的洋油灯,出门走夜路再也不用纤藤杆、灯笼、松明子照路了,提盏风吹不熄的洋马灯,既照路又资格。

(二)

反对妇女缠足 建男女分开的“茅房”

130多年前,街市根本没有“茅房”,人们走到哪屙到哪,讲究点的选择无人或稍隐蔽处就地解决。男人好办,女性很为难。当时重庆人普遍称内眷为“婆娘”“堂客”,人们尊称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为“立洋人”,称其夫人艾莉西娅·立德乐为“洋婆子”。

立德乐夫人外出常遇这样的尴尬事,于是与丈夫商量在人流量大的滨江官道望耳楼、新码头各建了一座男女分开的简易“茅房”。粪坑自有农人掏走作肥料,这就是重庆最早出现的“官茅房”——公厕雏形。新码头“官茅房”早已没了踪影,然而望耳楼那座“官茅房”虽经岁月淘洗,还是在原来那个地点。曾经有老人回忆民国时,茅房旁边立有一块小石碑,上面写有“立洋人建”和时间字样。

“洋婆子”反对妇女缠足,见一个个身体健康的女人被人为折磨成残疾痛心疾首。她还在天津英租界工部局主办的《京津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撕心裂肺——三寸金莲》。她在重庆朝天门、成都盐市口等地演说并教唱“勿缠足歌”,成立天足会并自任会长。我祖母曾说:“洋婆子,啷个不早十年来龙门浩,不然我也不会受这缠脚的罪。”

(三)

给洋商举办华语和中国内陆情事速成班

生意场上立德乐不主张单打独斗,提倡抱团发展。在龙门浩他给洋行买办“举办商事、外语培训班”,给洋商举办华语和中国内陆情事速成班。

在“以水为路”的岁月,水上运输是“经济”生存之基,立德乐夫妇深知其道,身居龙门浩大动作频频。1892年秋,立德乐成立了重庆第一家外运公司,运作中进一步发现川江航道实在太险恶、滩多浪急,翻船触礁、水湿货物常有发生,船员生命无保障。为发展水上运输,1893年3月,利川保险公司成立,自此江上行船和船工有了保险,船东踊跃投保,造船投运者大增。

1895年初,立德乐探明下浩枣子湾大慈寺侧有煤炭,立即组织采掘,龙门浩地区人们陆续将劳神费力易发生火灾的烧柴灶,改为安全系数高的烧煤灶。产出的煤炭就地梭槽下江装船,一方面外运销售供民用,另一方面就近给蒸汽轮船提供动力用煤。

为了方便商事和人们邮件包裹寄递,立德乐打通由英法掌控的中国海关,1893年11月,获准兴办“重庆信局”,同时推出立德乐夫人拍摄的由下浩江涛、礁石、帆船、报恩塔等图案组成的中国西部第一套“重庆商埠邮票”。立德乐很精明,他将自己下江的洋行、分号,与通信分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重庆信局”比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诏令开办的“大清邮局”早了两年多。1942年,宋美龄赴美争取抗日军援,赠送给罗斯福总统的邮册里就有“重庆商埠邮票”。

(四)

从上海请师傅教大家制作漂鬃

四川猪毛甲天下,色泽亮、弹性好、韧性强,既耐磨又不卷曲发叉断裂,下浩几条溪流水源充沛穿衢而过,立德乐见这是生产漂鬃的理想之地。于是从上海请来制作漂鬃的师傅办班培训,把加工流程一一传授,从此下浩成为漂鬃生产基地,拥有大小作坊20余家,立德乐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负责统一收购外销,成为其支柱产业。

猪鬃是枪炮擦拭,飞机、汽车、轮船、机器油漆,建筑、油画、衣帽、鞋刷不可替代的制刷原料,国际行情好,是长期紧俏的硬通货,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古耕虞以下浩为主,整合内外资猪鬃生产作坊、规范生产流程、严格质量检测,统一产品规格,创“虎牌”商标,手中资源占世界用量的80%,被誉为“猪鬃大王”。

古耕虞与美国“孔”公司长期合作、信誉卓著,用猪鬃赚取的外汇,为国民政府购买武器和医药,有力地支持了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古耕虞从香港回来,把“虎牌”商标无偿献给国家,并捐赠千万美元给百废待兴的经济建设。位于下浩觉林寺的重庆外贸漂鬃厂一直使用国际信赖的“虎牌”商标出口,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

立德乐夫妇把“洋行”办成信息交换的场所、联络感情的沙龙,每逢节日都要举办冷餐、鸡尾酒会,中外宾客可以在这里品茗、喝咖啡、抽洋烟(纸烟),观看世界地图,欣赏画报里的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战舰等开阔眼界,参加掷飞镖、打克朗球、听留声机、拍照留影、观看“西洋影戏”(电影)等活动。

龙门浩的洋行如雨后春笋,船运、纤夫、采矿、猪鬃、马帮、装卸、建筑、建材、化工、纺织、仓储、餐饮等行业的工人应运而生。龙门浩从一个典型的老乡场,发展成上龙门浩、下龙门浩,成为中外建筑鳞次栉比、古迹新貌处处是景、华洋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滨江新城。

(作者系原现代工人报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