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迎合
版次:010 2024年01月11日
油溪位于重庆市江津西部,1940年建镇。东峙华盖山,西枕木鱼山,北靠店子台地,南濒长江,中为开阔的石羊坝。幅员154.11平方公里。
一
油溪古为巴国地。据史料记载:东周末年,秦灭巴,置巴郡,下设江州县。当时,江州县就是以油溪为县属地的。1600多年前,晋朝学者常璩撰《华阳国志》、第一卷《巴志》里有载:“东汉末期,巴郡曾经管辖过七个县,其中有个乐城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师刘琳曾对此说进行过考证。他引《方舆纪要》卷六十九说:“江津县西有乐城溪,流入大江,从地理形势看,乐城溪即发源于今璧山区,乐城县治就在璧南河尾,即现在的油溪镇,油溪在三国时是乐城县的县治所在,那么江津在当时亦应叫乐城县,油溪应该就是至目前为止江津最早的古县城了。”
还有一个《九域志》的版本,对油溪另有一个说法:油溪镇建制始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迄今已近千年历史,只是当时叫石羊镇。相传曾为汉代乐城县治所在地。北宋《元丰九域志》载之为石羊镇。石羊,面临长江,为长江有名的古渡口。明代工部尚书、江津人江渊曾咏有江津“前后八景”诗,其中在“后八景”诗中有一首名曰“石羊晚渡”:落日苍茫古渡头,几人相聚立沙洲。萧条行李无知已,浩荡烟波少济舟。隔岸晚吹明夜火,谁家寒杵动清秋。此时名利心虽壮,风雨何堪起暮愁。
江渊告老还乡之后,寻踪、歌咏江津的这一名篇,即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二
然而,油溪早年间为何又叫“牛溪”呢?这得从油溪特有的地理地貌说起。油溪丘陵起伏、绿畴沃野、山川锦绣、景色宜人,在其境内有一溪流名“津璧河”。这津璧河源于璧山区璧南河,从璧山穿山过峡、一路蜿蜒奔腾而来,流至油溪,放慢了奔跑的脚步,款款伸出一只玉臂,轻轻揽住油溪清幽的腰身,注入滚滚长江。在这溪流入江之处有一巨石形酷似牛,而这牛的来历颇有些稀奇。
相传在很远的年代,每到夏天涨水季节,一遇暴雨,周边山水便顺着山势滚滚而下,流入璧南河,一时间河水抬高,变宽变险,在这一段溪流中形成惊涛骇浪,浪涛拍打之处,船舶必翻,让过往船只无不心惊胆寒。当时,有一赵姓地方官员拨下官银,加上一些民间捐助,找来能工巧匠铸造了一头巨大的铁牛安放在水急湍流之处,以此镇住汹涌的洪水,因此人们就称此地为“牛溪”。
“游溪”这个地名的得来也同样有一个传说。相传唐朝刺史赵延之生性喜好游山玩水。一日,他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油溪境界,看到此地山清水秀,地理位置尚好,特别是那一湾清溪碧如幽潭,缓缓、静静地环绕着油溪半岛,遂诗情大发,挥毫题咏此为“游溪”。
三
还有一种说法也许更贴近现实。古时,油溪因临江傍水,早已是长江沿岸颇有名气的水码头,江面上不仅白日舟楫往来穿梭,夜晚水码头上更是帆樯林立,渔火闪烁,一片繁华景象。在靠近水码头的油溪一条青石竹篾老街上,全是加工食用油料的作坊,这些大大小小的油坊所产之油,均是通过长江水运运往各地。力夫们每日都要头缠白巾,腰扎裤帕,脚蹬草鞋、肩扛抬杠,“嘿哧嘿哧……”地喊着粗鲁的力工号子,抬着笨重的油桶走向江畔的船舶上,久而久之,那条块块青石铺垫的路上便被一滴滴漏下的油所浸渍,油光闪闪,人走在上面稍不注意就要打滑、重重地摔倒;而那码头江面上也漂浮着一层层厚厚的油……据此,人们便将“游溪”改名为“油溪”,并保留至今。
据当地老人讲,油溪得名还与“九如”一词有关。“九如”,语出《诗经》。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荫、如南山之寿,本为赞颂君子之语,多用于祝寿之辞。后作为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在瓷盘上绘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与福音近)、多寿、多子,绘九个如意指代“九如”,合称“三多九如”。油溪地处长江北岸,土地肥沃,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沙石等资源,以“九如”称油溪场,除了美好的祝福外,也许也跟当地一直从事的陶瓷业密切相关吧……
站在那曾经发掘出一块块石羊古化石的油溪高处,遥看那传说中的石羊县城旧址,游人已很难想象那片现代化的厂房之下,曾经是古代江津一座热闹无比的县城!它之所以最早,除了油溪场特殊的地理,还有那一个个被悠远时光牢牢记住的地名,于平淡中悄然述说着一段段历史深深沉淀的传奇……(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江津区作协副主席)
《江津往事·寻踪》 征文启事
江津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着1800多年的建制史。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重庆市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诗词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聂荣臻元帅生于此,陈独秀先生逝于斯。为挖掘江津历史人文,《重庆晨报》副刊部与江津区作家协会联合举办“江津往事·寻踪”征文活动。征文如下:
一、作者:作者不限,江津区内外作者均可投稿;
二、内容:主要反映江津的前尘往事。文史、党史、正史、津城秘史;奇事、趣事、怪事、佚事,鼎山故事,包括地名来历、历史轶事、人物奇闻、人文景观、民间趣事、山珍美味等;
三、主题:必须正能量,向上、向善、向好、向美;
四、内容:有据有因,拒绝胡编乱造。凡江津百姓耳熟能详之旧事如“莲花石爱情”爱情故事等,要写即要有新内容、新发现。老故事新角度、新写法,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利;
五、写法:写法上注重“寻访”,要有现场感;
六、字数:每篇1200~4000字,若有珍贵照片可以配图;
七、在《重庆晨报》副刊和其他报刊择优发表,刊发稿件均配活动专用题花。征文结束后集辑出版,均给薄酬;
八、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止;
九、投稿邮箱:
912529179@qq.com
17708332565@163.com
欢迎来稿,欢迎参与!
《重庆晨报》副刊部
重庆江津区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