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风波

版次:007    2024年01月13日

□陈维宣

年关,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母亲。老人已离开我们两年了。想起妈妈,不由自主地翻出那张掀起一场风波的照片。

照片上是两位女性,一是8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妈。虽然目光有点呆滞,但面孔溢出满满的慈祥。旁边高出妈妈半个头的中年女子,是照顾妈妈的保姆。她刚买了件旗袍。旗袍照的确风韵婉尔。保姆也姓陈,到家还没多久,主要是帮妈妈洗澡。的确,给妈妈洗澡很费力。她用力抗拒脱衣。没有保姆帮衬我实在无计可施了。请保姆本没有错。只怪匆忙中忽略了把请保姆一事向成都带孙女的老婆讲明。当她在朋友圈看见保姆与老妈的照片后,心烦意乱起来,像打翻了醋瓶子。

川大培训基地的儿媳妇最先给我打电话:“妈妈这几天心情很糟,睡不好觉。你要做好准备。明天周末,我们照看小孩,妈妈已买了车票要回荣昌来。你准备受训吧?”儿媳语气轻松,但我感到力重千钧,忐忑不安起来。这件事怎么给老婆解释呢?她在成都照顾孙女,一去就是几年。相当辛苦。我不能伤害她呀!

那是七月份,孙女出世前几天,听到儿子的电话后,二话不说,老婆就匆匆收拾起简单的行装,第二天坐大巴车直奔成都。我虽然支持去成都帮助儿子,但心里还是很担心。看见她隐约出现几丝白发,顿时心疼起来。她做了大半辈子小生意,卖桐子粑、盐茶蛋、糖红苕,贴补家用,还操持家务,真是太辛苦了!刚买了社保,放下生意安心耍了不到半年,又毫无怨言地往成都去带小孩了。老婆在家的时候,勤俭惯了,很少自己去买衣服,生病也忍着。她虽然对自己的穿着不讲究,但对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打扫卫生一尘不染。可以说达到了“洁癖”。去成都这天,我一直把她送到车站。去了成都没多久,一点没有大都市生活经验的她,俨然成为了“老成都”。

我知道现在老婆回家不用去车站接了。她已是具备大都市生活能力的人了。我就在家心神不定地等着她。

计算到老婆快到家了,我又很想见她,但想起她会大发雷霆而恐怖起来。想到搞不好会让保姆很尴尬的。老母亲坐在一旁,依然在她的世界笑着。保姆小陈宽慰着我,“陈哥,不用担心,我给四姐解释,她会理解的。”因为老婆排老四,平时昵称四妹。

一会儿听到电梯开门声,接着走廊上传来皮鞋声,钥匙插入锁孔。每样声音都让我的紧张提高一度。门开了,老婆出现在面前。保姆主动向前叫她:“四姐,洗过手,准备吃饭了。”饭桌上,保姆告诉四姐她就在一个小区住,过来煮顿午饭,帮杨孃孃洗个澡。她恳切地对我老婆说:“四姐尽放100个心。我们都不是随便的人。”

我不发言。给妈妈夹了菜,又给老婆把最喜欢吃的烧白夹进她的碗里。我知道老婆是刀子嘴,豆腐心。很容易相信人的。一顿饭下来,风波烟消云散。下午陪老婆到夏布小镇转了转。晚上,她睡在我的臂挽上,让我更加感到自己是一个安全的港湾……

第三天,我把老婆送上返成都的出租车,小车飞驰远去。一座连接成渝两地的无形桥梁向前延展……我们是两边的桥墩,承受着时代变迁和美好的憧憬。(作者系重庆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