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店撤场“不退费”,“发空单”诱导消费者收货……

这些“坑”你遇到没?

版次:003    2024年01月17日

1月15日,市消委会发布《2023重庆消费投诉情况报告》,并发布典型消费维权案例,为消费者提供“避坑”指南。

洗车店撤场“不退费”

2023年7月,大渡口区消委会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称其在大渡口区重庆业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业兰公司)旗下万达广场洗车门店办理洗车充值卡。后因该公司业务调整,大渡口万达广场洗车门店撤场不再经营,但未妥善处理已办理洗车充值卡的消费者退款事宜。双方多次交涉未果,消费者遂投诉至大渡口区消委会。

大渡口区消委会依法支持鲁女士等108名消费者向大渡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业兰公司退还消费者充值卡中剩余的洗车费。

大渡口区人民法院按照与大渡口区消委会建立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将案件委派给大渡口区消委会进行诉前调解。

经大渡口区消委会组织调解,经营者与消费者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兰业公司退还消费者洗车费5.31万元。

该案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司法局评为2023年度调解典型案例。

低价旅游团强制游客购物

2023年8月,消费者李女士向沙坪坝区消委会投诉,称其参加特价旅行团来重庆旅游,导游将游客带到沙坪坝区渝九杏生活超市购物。

购物期间,店内营业员宣称不买东西不准走,李女士在该超市被迫购买中成药粉50克,花费400元。

消费者认为该中成药粉价高质劣,向沙坪坝区消委会投诉,要求退货退款。

经沙坪坝区消委会调解,经营者同意退回消费者购物款400元,消费者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客栈要求消费者“撤单”后涨价

2023年9月,消费者宋女士向江北区消委会投诉,称其在美团平台预订了国庆节期间入住江北区锦之澜客栈的订单。入住前突然接到经营者的电话称“客栈已经倒闭,换老板了”,要求消费者赶紧退房。

消费者按照经营者的要求在美团平台取消了订单,事后却发现该经营者仍在美团平台进行销售并且房间价格已上涨。

消费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经江北区消委会调解,美团平台同意赔偿消费者100元住宿代金券,消费者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医美机构侵犯消费者肖像权

2023年12月,消费者代女士向渝北区消委会投诉称,其于2023年9月在重庆艺星美容做超声泡项目,支付费用6499元。同年12月,代女士偶然发现,该医院在新氧平台上的超声泡项目宣传页面,出现了她的面部照片并附私人账号对照片进行了评价。代女士还发现,该美容机构欧洲之星项目下方也使用了她的面部照片进行宣传。

代女士认为,艺星美容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拍摄其面部照片并用于商业宣传,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和肖像权,要求艺星美容删除照片并进行赔偿。

经渝北区消委会调解,艺星美容在平台上撤回消费者照片,并退还消费者2327元,另支付2000元作为赔偿款。

“发空单”诱导消费者收货

2023年9月,消费者王先生向市消委会投诉称,淘宝平台某手机网点宣称其有内部渠道,可以买到当前市面上紧俏的一款华为手机,且价格低于市场价。于是,王先生下单并支付6800元。

几天后商家联系王先生称,手机已经发货并出示发货物流单,要求消费者须先确认收货。消费者查看淘宝上物流信息显示正在派送商品,便点击“确认收货”。但此后王先生一直没有收到手机,且商家对催货通知置之不理,于是王先生向市消委会投诉。

经市消委会调查发现,王先生一旦点击确认收货,淘宝平台就将货款转入该商家账户。该商家已经多次采用“发空单”诱导消费者先行确认收货的方式非法获利,且其在淘宝平台的保证金已不足以赔付消费者的损失。消费者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平台经营者虚构商品库存

2023年10月,消费者廖女士向市消委会投诉称,其由于着急购买一套教材辅导书,搜索了各大电商平台都显示没有货源,最后在京东商城廷之盛文学专营店搜索到该书籍,于是下单并支付68元购书款。但消费者迟迟没收到货,查看平台信息显示该订单收货地址错误。消费者察觉异常,于是向市消委会投诉。

经市消委会调查发现,该经营者根本没有该书籍货源,系虚构商品库存并虚假发货。经市消委会组织调解,京东商城退还了消费者的购书款。

新重庆-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