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01月19日
□陶灵
很多年前,有一次去邻县的兄弟单位出差,为方便工作,就住在他们招待室。稍微大一点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那时候一般都设有招待室和职工食堂这类后勤部门。
傍晚,我正下楼,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咚、咚、咚的声响,自然地回过头一看,是同寝室那位腋下夹着拐杖的中年人。旅馆按床位收费的年代,互不相识的人同住一室很正常。他下楼的速度又快又猛,我感觉像是要失去了重心一样,担心挡着他道,赶紧闪到边上,并好意提醒:“您慢点!”那中年人停顿了一下,望望我,什么也没说便走了。但下楼的速度明显慢下来。
出差归来很快就是元旦,我收到一张手工制作的贺年片,做工非常精美,上面写着“好人一生平安!”当时正热播电视连续剧《渴望》,流行于街头巷尾的片尾歌曲名就是这句话。贺年片落款“室友”。看看邮戳,寄自我出差那个县城。我想,应该是那位夹拐杖的同室中年人寄的。那时缺少“隐私”这个概念。招待室登记簿上有我的姓名和单位,摆在服务员桌上的,容易查到。
后来,我从家乡小县城调到了市里工作。有一天,得知原先一位同事将在新年举行婚礼,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同事的妻子是我曾经暗恋过很久的女孩,我与他心知肚明,只是都从不提起。也许觉得大家碰面会尴尬,同事和他妻子没邀请我参加婚礼,得知消息时已赶不上了。即便赶得上,我也不好意思参加。但我发去了一封礼仪电报:“真心祝愿你们幸福!”
连手摇电话机都没普及的年代,我们地区刚刚开办这种电报新业务,知道和使用这种方式的人非常少,我又选了一款最漂亮的贺卡样式。不同款式价格不一样,越好看越贵。还有,发电报按字收费,标点同样是,但一般都减掉不发。而我专门打上了一个感叹号。
几天后,我收到同事和他妻子寄来的贺年片,上面写着:
在所有礼物中,唯有你的最珍贵。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