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解读2023年重庆经济亮点和变化
版次:002 2024年01月20日
2023年重庆经济有哪些亮点和积极的变化呢?在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炳华表示,2023年,重庆开启了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新征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推动经济从一季度平稳开局、二季度恢复受阻,到三季度回升提速、四季度整体好转,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工作聚焦“四个点”,实现了“四个推动”。
——紧盯“基础点”,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全市紧紧盯住生产和需求两大“基础点”,努力推动经济运行大盘稳、速度升。2023年,全市GDP30145.79亿元,跃升至3万亿台阶,实现了经济总量新的突破。从发展趋势看,一季度全市GDP增速4.7%,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4.6%,与全国增速相差0.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回升至5.6%,超全国0.4个百分点;全年增长6.1%,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增长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在生产和需求两大领域的持续深耕逐渐成势见效。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6.0%提升至全年的6.6%,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由4.6%提升至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4.7%提升至8.6%。
——把握“关键点”,产业转型持续推进。
全市着力把握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点”,推动产业结构持续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9.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重大进展,全年产量50.03万辆,实现历史性突破;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0.3%;电子行业中智能消费设备增加值增长25.6%。
——聚焦“突破点”,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全市精准聚焦创新引领产业提升的“突破点”,推动市场发展更有动力、更具活力。新动能投资持续增强,随着航空航天、医药制造、研发设计服务等行业加快布局,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7%,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9.2%。高附加值的工业新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59.1%,智能手表增长44.6%。
同时,消费新业态持续活跃,限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4.1%,住餐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24.8%。
——抓住“根本点”,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全市稳固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点”,推动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95元,比上年增长5.4%,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2.36:1下降至2.28:1,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市场物价总体稳定,持续呈现低位运行态势,CPI下降0.3%。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年各季度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6%、5.4%、5.4%、5.2%,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民生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教育投资增长18.5%,卫生投资增长19.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3.5%。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在承压前行中实现了螺旋式上升。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全市上下将紧紧围绕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市委经济工作会部署的10项重点工作,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
本组文据新重庆-华龙网首席记者 董进
相关新闻
消费逐步复苏 CPI开始“止跌”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罗学文表示,2023年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各月同比、环比均呈低位运行态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重庆市保供稳价成效显著。各类商品物资供应充足,为CPI低位运行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23年重庆风调雨顺,农业丰产丰收,粮食、生猪、蔬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均实现增长,“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罐子”保障有力。
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2023年1~11月,重庆市超过五成的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均价下降(如大豆、成品油、汽车零配件等),为CPI低位运行提供了条件。
三是价格传导机制带来的影响。工业品价格下跌由生产端向消费端传导,带动工业消费品价格由2022年的上涨2.4%转为2023年的下降0.6%。
据罗学文介绍,2023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了0.5%,服务价格上涨0.9%;12月份CPI环比止跌持平、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这些积极信号均表明随着重庆消费需求逐步回暖,消费市场逐步复苏,CPI开始出现“止跌”迹象。“下一步,在延续好当前保供稳价良好态势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大对市场供需的调节,加强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做好预测和预警。”
2024年将持续激发消费潜能
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2023年以来,我市出台一系列促进消费恢复的积极举措,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消费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消费市场呈现加快恢复态势。”重庆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炳华说,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餐饮消费较快回升。2023年,全市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三、四季度增速均超过20%,回升态势明显。
二是出行类商品“稳大盘”作用明显。石油、汽车等出行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6.5%、8.5%,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7.7%,拉动全市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4个百分点。
三是线上消费持续活跃。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1%,拉动全市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4.1个百分点。
张炳华表示,2024年是商务部确定的消费促进年,全市要打好促消费政策“组合拳”,以有力举措确保推动消费市场积极发展、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恢复,持续激发居民消费潜能,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具体来说,“能消费”就是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消费”关键在于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愿消费”就是要丰富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和创新消费场景,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