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调研子课题,44次考察调研,足迹遍布企业、港口、口岸等118个点位
版次:003 2024年01月20日
起草组负责人、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王林带队到口岸办调研
日前,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公布了一号提案——《关于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个提案由民盟重庆市委会、民建重庆市委会、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台盟重庆市委会联合提出。
每年政协的一号提案都紧紧围绕当年的发展大局和经济热点,因而备受关注。今年的一号提案为什么关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有些什么不足?重庆又将如何持续放大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记者采访了一号提案的主要起草方,以及一直关注研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政协委员,让我们一窥提案背后的持续努力与智慧火花。
“这是我们民盟重庆市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次实际行动。”作为一号提案的主要提起方,民盟重庆市委会秘书长李朝林告诉记者,去年底的重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市将坚持把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提升通道运输能力,持续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外贸外资保稳提质。这也正是民盟重庆市委会近年参政履职的重点领域,因此才有了一号提案谋划的基础。
据了解,最近三年以来,民盟重庆市委会一直在持续关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每一年都是作为我们的重点课题展开研究,每一年都向市政协提交了相关提案。”李朝林说。
从2023年4月份开始,民盟重庆市委会研究集体调研课题的时候,紧扣去年3月底召开的重庆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推进大会安排部署,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我们在各区县都组织了一些人参与调研,还联系了通道沿线13个省市自治区的民盟盟员协同调研,提供当地的数据资料。”经过密集调研和讨论,去年9月份将调研转化成了提案选题。去年10月,民盟重庆市委会将该课题研究以专报的形式汇报给了民盟中央。
与此同时,市政协围绕“高质量打造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13个调研子课题,先后赴渝北、沙坪坝等区县,以及广西、云南等省市开展调研考察44次,足迹遍布企业、港口、口岸等118个点位。
去年12月初,民盟重庆市委会联合民建重庆市委会、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台盟重庆市委会,组成一号提案起草组。起草组负责人、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王林告诉记者,起草组结合民盟前期的调研,吸纳、整合市政协各次调研的成果,起草了初稿。然后就初稿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见,“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并提供了相关材料,我们修改并完善数据后,又专门召开座谈会,请民盟的专家、通道平台及相关企业进行讨论,来回改了十多次,直到去年12月底最终定稿。”王林介绍,直接参与提案撰写的有十来个人,但整个过程中参与调研、讨论、把关、资料收集的人难以计数。
李朝林介绍说,在一号提案中提出了调研发现的问题。比如政策统筹不足,软硬联通不完善,枢纽节点的能级和作用发挥不够,产业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现在打通(新通道)这个问题不大了,下一步关键是怎么把通道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1月22日晚上,将进行一号提案的现场办理会,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委、重庆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将对提案办理情况给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