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
版次:006 2024年01月20日
屈谦带领课题组到长安汽车调研
汽车产量第二背后的细节
谋划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出谋划策,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2023年1月召开的重庆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由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民进重庆市委会、农工党重庆市委会、经济界别联合提出了一号提案《关于加快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充分与市经济信息委等相关办理部门沟通,推动提案办理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一份提案的回应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工作人员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一号提案提出之后,市经济信息委在九三学社市委会机关召开办理座谈会,专门答复了办理情况。2023年2月份,市经济信息委针对一号提案中的三项建议,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科技局等相关协办单位正式回复办理情况。经信委在答复中阐述,“我们将以人才引育、补链强链、品牌打造三项工作为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创新链、优化生态链、提升价值链,统筹推动我市汽车产业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开门红。”
答复一共提出了三大类九个方面措施。
在坚持人才引育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诸如抓好“塔尖”“塔基”“鸿雁计划”等人才政策实施落地,切实落实好安家补贴、科研经费、工作扶持等优惠政策;鼓励高校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布局大项目;鼓励高校科研人员联合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坚持补链强链方面,指导区县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业招商团队,制定招商专案;持续推进“成渝智行走廊”、成渝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平台等建设发展;建设全市充换电“一张网”监管与运营服务平台等。
在品牌打造方面,加快推动零部件集团成立,做大做强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持续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示范,力争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示范城市等。
一次调研的成效
与此同时,作为一号提案的主要发起者,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组织市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成立课题组,在2023年4~8月份开展了密集调研,走访了长安、赛力斯等多家车企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课题组成员、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所所长彭国川向记者介绍了课题组的工作。一号提案提交之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主委屈谦指出,在一号提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问题想透、想细,结合目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把视角聚焦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上来。2023年4月,由屈谦担任组长,组成了包含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所所长彭国川、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米林、中国汽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专职董事田翔、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张凤太等9名专家的课题组。
此后屈谦亲自带队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发现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方面尚有待突破;在智能驾驶控制器、智能座舱等关键零部件方面还处在外围并存在缺链;集群协作效应不强;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仍面临较多挑战,亟须深找问题关键,落实相关举措,提升优势关键领域,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调研报告出来后,课题组进行了多次打磨,又返给各职能部门和长安汽车、赛力斯集团、长安福特、庆铃汽车、博世动力、渝江压铸、北斗星通、青山工业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请他们来提意见,最后在9月份最终定稿。形成了《关于提升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获主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建议中提出了“把重庆(成渝)规划为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基地”“在渝设立国家汽车芯片产业创新应用中心”“支持长安汽车加快建设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引入氢能产业知名头部企业进入,强化氢气生产、储运、加注全产业链布局”等建议及实施路径。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高质量建言成果,助推了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彭国川介绍,目前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持续关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之前刚刚到两江新区的新型储能材料和装备研究院调研,2024年的课题方向有可能放在氢储能产业和氢燃料电池产业方面。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