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6%增长 跳一跳、够得着

版次:004    2024年01月22日

晨曦中的重庆城市景观 新华社发

前言

在近日的年度汉语盘点活动中,“振”,这个蕴含着满满正能量和昂扬精神的汉字,当选为国内年度字。

从它的热度,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时代铿锵前行的步伐。

在发展日新月异的新重庆,每天都有令人振奋的喜讯。

2023年重庆发展得如何?2024年重庆将怎么干?市长胡衡华昨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市人民递交了去年的“成绩单”,列出了今年的十大重点工作。

报告喜讯频频,干货多多,令人眼前一亮!

报告站位高,接地气,连民心,令人为之一振!

当前,重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的是坚定自信,团结一心,劲往一处使。建设新重庆,要靠你我他,要靠全市人民拧成一股绳。

目标已明确,接下来就是一个字:干!

让我们以“振”字自勉:2024,振作精神,朝着新重庆的美好明天,向前进,再出发!

报告摘录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达到30145.79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6%、4.3%、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其中公布了多个关键性经济数据。就此,记者采访了三位经济方面的委员、代表,他们对2024年6%的增长目标,认为虽有难度,但“跳一跳,是够得着的”。

市政协委员、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敬:

2024年6%的增长目标

消费拉动被寄予厚望

2023年,重庆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6.1%的增长。对此,李敬告诉重庆晨报记者,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已从疫情的影响中振作起来,实现了比较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对于2024年6%的增长目标,李敬认为这个目标应该是合适的,跳一跳总能摸得着,说明和重庆当前的潜在增长率是比较接近的。

李敬分析了6%这个目标的背后数据。他认为,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投资的目标是增长4%,进出口目标是增长3%,都大大低于6%,那说明了对消费的增长寄予了厚望,希望以消费来拉动GDP的增长。这从2023年可以看出,2023年全市社零总额增长了8.6%,有力地拉动了经济。

对于如何刺激消费,李敬建议,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城市需求与农村需求都要同时发力。特别是国外需求这块,在2023年萎缩较大,重点应该放在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等,到这些新兴市场去拓展,有比较大的空间。另外,住房需求要刺激起来,一些对高端住宅、升级居住的需求应该去释放,这一块需要发力。第三要改善老百姓收入。

市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王林:

大力抓消费和工业

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对于2024年6%的增长目标,王林认为,重庆之前的增长非常依赖于投资驱动,202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是4%,比GDP目标还低2个百分点,那就意味着要大力抓消费和工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是7%,这几年重庆通过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把新三样推动起来,所以我们的工业还是值得期待,这也是报告中“跳一跳、摸得着”说法的基础,工业搞好了,今年6%的目标还是有希望完成的。报告中提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王林认为,去年重庆全社会研发投入为2.45%,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应继续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王林提到,科技创新方面,重庆还应提高的就是把重庆的科技成果就地进行转化。现在重庆的很多科技成果,到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去转化,说明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市人大代表、重庆社科院生态所所长、经济学博士彭国川:

今年的增长目标稳健

要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6%的增长目标,彭国川认为是比较稳健的,他觉得可能会有一个更高一点的增长速度。

报告中提出了要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彭国川认为,国企国资的改革,这是中央一直在谋划推动的。去年,国资委又提出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提出强化国企的核心功能和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这一轮改革的目标。“所以我们的‘三攻坚一盘活’,背后的指向都是要通过改革建立起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形成独立的市场主体,最终是要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国企的核心功能。国企的核心功能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彭国川说,“三攻坚一盘活”最终还是要靠深化改革。这里面谈到要政企分离,就是要通过政企改革,把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厘清,构建责权利明确的政企关系,促进国企市场主体的确立。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