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区县中,国家级历史名镇江津最多

江津古镇各有各的精彩

版次:014    2024年01月22日

□胡雁冰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

十年前的江津古镇行,回忆当年,依然亲切如昨。

2010年,重庆公布了两批28个市级历史文化古镇。其中江津区拥有4个,且均为首批,是最多的区县。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对古镇的偏爱。

截至目前,全重庆市有2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江津区占5个,分别是中山、塘河、白沙、吴滩、石蟆——此是全国区县中,国家级历史名镇最多的区县。

正因如此,江津区在2020年2月14日,成为重庆首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

也因如此,江津成为我古镇探秘的首选之地。

非洲有俚语说,“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群人走。”我既想走得远,还想走得热闹、开心,于是游说了一帮朋友一起去。

第1站 和谐石蟆

石蟆因古镇老街下场口旁原有一巨石耸立,形如蛤蟆,人称蛤蟆石而得名。自元末建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位于渝、川、黔三省(市)接合部,有“石蟆金三角”之美誉。

石蟆最值得一看的是得圣旨而修建的“清源宫”。这是巴渝乡间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时代宗教寺院,因同院设有道、佛、儒三教神像,参拜信徒各拜其神,各司其事,多年和谐相处,故被人们誉为“巴渝和谐寺院”。清源宫是政府批准的合法宗教场,每年都要举办庙会和民间文艺演出,其川剧座唱、舞狮表演、爬杆表演、楹联撰写等成为特色。央视《九州戏苑》专门至此摄制了两期节目,在全国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清源宫旁有樟树12株,最大一株高30米,胸径202米,五人才能合抱,是重庆市范围内的香樟王。

第2站 宁静塘河

塘河古镇,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距今240年。古街区占地42亩,现存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特征风格的古建筑15000多平方米。古镇街道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约长600米的主街连接着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由三道寨门把持着。拾级而上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奇檐斗拱、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美不胜收。作为重庆市重要的影视基地,已拍了四十多部电影电视剧。

那返璞归真、宁静自然、从容淡定、亲切随和的塘河,那三天三夜传统婚俗让我们充满好奇的塘河,让我的朋友们不愿离开,一致要留下来,就在那住一晚。

甜美的梦被早起的鸟儿热情的歌唱惊醒,朋友们纷纷走出房间,来到清澈的河边,伸臂提腿弯腰,扩胸伸颈张口,美美地、深深地大口呼吸那清新、略有一些凛冽的空气,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振。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这副让我一读永记的对联,品味了许久。宁静、安然的塘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朋友后来专程再去。

第3站 文化白沙

白沙建于公元987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凭借水驿之利,日益发挥区域性的物资集散枢纽作用,成为川黔滇驿道上发达繁荣的商业贸易集镇。

白沙镇以经济而昌荣,曾与江油中坝镇、渠县三汇镇、金堂赵家渡镇并称为当年全川四大经济重镇。白沙坝历史上与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也是中国抗战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

悠久的历史铸就厚实的文化,古老的文化培育杰出的人才。著名爱国诗人、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吴芳吉、地方史学家邓少琴、国画家张采芹、农学家程绍迥、气象学家徐近之、细菌学家陈文贵、心脏病专家邓庆曾、经济学家樊弘、教育家颜实甫、抗日爱国将领夏仲实军长、书法家周浩然、油画家陈可之、作曲家王锡仁、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以及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土木工程学家吴惠弼,当代科技创造发明家张朝吟等等,都曾在这片沃土上生活、学习或工作过。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原国民政府军委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梁漱溟、黄炎培、文幼章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财富。

位于白沙镇南郊约3公里处的黑石山景区,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入选美国出版的《世界风景名胜辞典》,堪称中国西部一绝。山中有明、清两代的寺庙,有全重庆市唯一尚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创办于1868年的清代书院——聚奎书院,现百年老校——聚奎中学,1992年被列入全国名校。

第4站 爱情中山

钟情于中山因了一个故事。

20世纪50年代,中山古镇居民、20岁的刘国江爱上大他10岁的寡妇徐朝清。为避世人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半个世纪过去了,男人为了心爱的女人在大山标记了爱的刻度,成为一段佳话在大山中传开,轰动一时。

山水兼具的地方本就格外让人欣喜,何况还有值得观摩和思考的爱情现场。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地处江津南部山区,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一脉相连。

古镇历史悠久,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建筑群。有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有聚集密度较高的山村古庄园,有唐代宝刹双峰寺为代表的古寺庙20余处。古镇人民的生产生活及习俗仍保留着古朴之风。

古镇老街,宛如巴渝乡村民俗博物馆。

三合老街是中山古镇最具代表性的一条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青石铺街,街面3米左右。穿斗式木结构,砖、木、竹为墙,奇檐斗拱,雕梁画栋,错落有致。非常有特色的过街廊亭,以致这条街有日不晒身、雨不湿鞋、冬暖夏凉的特点。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

老街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

街的下面就是笋溪河,水并不深,岸边是茂密的竹林,风吹竹叶,发出沙沙的令人愉悦的声音。

走累了,可以找黄葛树下的茶馆随意坐下来,叫上一碗白底蓝花的盖碗茶,或听川剧,或拉家常,甚或一个人惬意发呆,想一想隐藏在心底的那一个人……

自江津游之后,朋友们常常让我设计新的自驾游方案。虽然辛苦,我却乐此不疲。感谢江津之行,给了我信心。

江津,我还要来。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