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私房菜

版次:015    2024年01月22日

□赵瑜

重庆人喜欢吃江湖菜,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排档比比皆是,而隐于闹市的私房菜就像小家碧玉,在一群须眉大汉中风姿卓绝。

不管这店是否秘方祖传,或是江湖独步,私房菜在装修上就与众不同,精致、古典是它们的共通之处。进得店去,往往是仿古董家具,太师椅上散落几本线装书,古气氤氲。

敢称“私房菜”,一般都拿得出两三道原料得来不易、配方秘而不宣的特色菜,让你吃过之后心心念念。朋友聚会,桌子上点了一大堆,最后回味悠长,口口相传的还是那最“私房”的菜品。所以,有的私房菜生意好到要提前预订,不然兴起而来,没了位置或菜品,只落得败兴而返。

多年前,我自己颇喜欢大田湾的一家私房菜。它藏在一排喧哗市井的排档间,但一进得店去,仿佛时空转换:雕花窗棂,轻纱蔓萝,有点大唐风韵。灯非常好看,也是古色古香。进门处有不少漂亮的丝绸抱枕,有点像香云纱,还有彩绘的盘子出售,据说都是店主从北京挑选而来,不少女食客对此爱不释手。墙上有著名本土作家的油画,暗示着它的前身曾是重庆文友们的活动基地。曾几何时,我与数位重庆文友在里面吟诗作对,喝酒品画,听作家、画家弹吉他。我们酒饮微醺,拍打着木桌唱起罗大佑的《恋曲1990》,真是恣意奔放,畅快淋漓!

这些油画,让这家私房菜更多了些文化底蕴,显得风格独具。而它作为私房菜最大的魅力,在于看似家家能做的普通吃食,却能让你过口不忘。跳跳蛙、麻辣鱼、红烧鸡……菜式听起来很普通,也是被红亮亮的辣椒泡着,蛮有江湖风味,却用精致的器具盛放,让人舍不得下筷子。而一些小菜式,例如据说是人工细细炭烤的青椒,慢慢撕碎了,佐一口酒,很香。还有凉拌树生小木耳,又酸又脆的,催人食欲。茶树菇鸡汤,用小盅盛着端来,不过二三十元一盅,汤鲜营养,价格也公道,难怪颇受年轻人欢迎。如果还有江景和夜景可看,那就更妙了。

私房菜让生活节奏变得舒缓。人们对酒楼食肆的喧嚣变得有些厌倦时,穿街走巷寻找私房菜,是寻找一种细品美食的恬淡心情。私房菜不适合划拳行令,但若想与好友几人举杯邀明月、叙旧谈心,这种地方算是来对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