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回复“将关注” 专家:这是一种迷信
版次:005 2024年01月26日
这两天,热搜上冲上一条古老的民间传言:2024年龙年是“无春年”“寡妇年”,不适宜结婚。不少网友坐不住了,民政部也对此进行回复。
近日,有网友在民政部官网上留言,建议民政部或其他部委联合发文,引导居民不受迷信影响,龙年正常结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对此回应表示将予以关注。
网友表示,“因2024年立春,处于农历2023年末,有民间传言,此年为‘寡妇年’,不适宜结婚等。此说法,严重背离了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网友建议,由民政部或其他部委联合发文,发表一篇面向全社会的普及宣传文章。引导广大居民在龙年正常结婚,不要受迷信、社会传言影响,应结尽结,为我国的人口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1月22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答复网友留言,表示将予以关注。
什么是“寡妇年”呢?“寡妇年”来自于“寡年”。“寡年”也被称为“滑头年”“无春年”“盲年”,即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百姓将没有“立春”的年份叫做“无春年”,又称为“寡年”,后来有人又根据“寡”字,演绎出了“寡妇年”。
所谓的“无春年”在我国农历其实很常见,平均2至3年就会出现一次。比如2019年猪年、2021年牛年、2024年龙年、2027年羊年都是“无春年”。
2023年由于“闰二月”的出现,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2024年春节是2月10日,而立春是2月4日。2025年春节是2025年1月29日,而立春是2月3日,所以2024农历年整年都没有“立春”节气。
古人将“立春”与生育联系起来,春不立,则生殖不旺。“无春”,等于“无子”“无后”,而结婚最忌“无子”,所以在“无春年”结婚就会被视为不吉利。
针对民间流传“无春年不能结婚、双春年结婚要二婚”的说法,专家表示,“寡妇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是荒唐的,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无春年”只是农历与阳历的巧合,有无立春只是由不同历法的时间差造成的,对个人生活和婚姻幸福不会造成影响。
综合民政部官网、北京晚报等
相关新闻
面值“一元”卖百元?
当心,这类龙年纪念钞买不得
农历甲辰龙年即将来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龙年贺岁纪念币和纪念钞抢购火爆。与此同时,一些商家在直播电商平台、二手电商平台以及线下炒币圈、农村地区售卖“洋龙钞”“外国纪念钞”,消费者真假难辨。
“我在直播间下单购买‘洋龙钞’,后来查了发行地发现有问题,又在网上看到打假博主教人鉴别,立马点击退款,差点就上当了。”一位消费者说。
记者在某直播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龙年纪念钞”“洋龙钞”,弹出多个商品销售页面及视频直播间,还有一些录播画面。点开一个直播间,主播正在宣传自家的“洋龙钞”很紧俏,号称来自国外,“这种龙年纪念钞,是外国发行的,春节发红包有面儿,面额100元只卖99元,限量销售别错过。”
商家称这种塑料钞为“法定货币”“保真保正”“一钞传三代”,由非洲某国“央行”限量发行,并由相关评级机构评级后快递发货给消费者。一些商家在直播时当场关灯用激光笔照出钞上的“防伪标识”。
还有一些商家在直播间售卖我国央行发行的龙年贺岁纪念钞,直播时展示的是真品,钞面上“贰拾圆”“壹佰圆”有“圆”字,但发的货却为便宜的纪念券,券面上写的是“贰拾”“壹佰”无“圆”字,已有不少消费者“中招”。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宣称非洲某国“央行”发行的“龙钞”至少有三个版本:红色一版正面为中国传统的龙图案,右上角写着中文“2024甲辰龙年纪念钞”,背面为天坛祈年殿图案,辅以祥云图案;橙色一版正面有龙图案和汉字“龙年大发”,背面则是一大一小两头狮子;第三种则是第一种的“金钞版”。三种版本面额均为100中非法郎(现价约合1.18元人民币),多数定价为每张98元、99元或100元人民币。
据派出所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钞或纪念币是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其他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外观类似的物品一般称纪念券或纪念章。纪念钞或纪念币为货币有面额,但纪念券、纪念章没有面额。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在售的一些国外纪念钞是“臆造币”,即“假钞”。
一位炒币玩家表示,市场上出现的非洲某国“龙钞”经不起推敲,该国国徽印反了,缺少该国央行行长签名,发行主体也不对。
多位打假博主表示,这些所谓非洲某国“特别发行”的纪念钞与该国官方毫无关系,纯粹是凭行为人主观臆想而制造出来的“臆造币”,背后潜藏复杂利益链条。
一位熟悉相关套路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商品评级中,商家偷换概念,所谓“保真”也只能说这种纪念钞是一种纪念品、纪念券或工艺品,而不能证明这是真实货币可以流通使用。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打制假售假,加大农村地区假币、假“洋龙钞”整治力度,强化电商平台第三方连带责任。同时,加强消费公益诉讼,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保护消费者权益。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