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

版次:011    2024年01月26日

□陈益

“大寒”那天,朋友约我去璧山抓鱼,缘由是他老家在璧山,他父亲承包的鱼塘要清塘,清完塘抓些大鱼好过年。

我们驱车赶到时,鱼塘的水已经放干了。3位打鱼的师傅穿着防水长裤,正在塘的中央用双手捉鱼。也许是天太冷手冻僵的缘故,或者是大鱼们感到末日来临垂死挣扎,3位师傅费了很大劲都没捉住一条大鱼,反而被大鱼挣扎甩尾激起的浊水弄了个满脸,狼狈不堪。有位年纪大的师傅,可能是脚没站稳,或者被大鱼撞击,竟四仰八叉摔倒在淤泥之中,引来围观的众人哈哈大笑!

这时,不知谁提醒了一句:“用渔网捞,照准大鱼的头捞!”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当师傅们用手网捞鱼,几乎网网不空。很快,盛鱼的那条小船就装满了大鱼,塘心淤泥中也只剩下了一些斤把重的小鱼了。当3位师傅合力将装鱼的小船推拉到岸边时,众人都不禁欢呼起来!原来,在塘心较远看不清抓的鱼究竟有多大?到眼前一看,每条都在十几斤以上,是淡乌青色的大青鱼、青背白肚的大草鱼、红嘴金鳍的大鲤鱼!我没有同伴们高兴的心情,想着这些鱼即将成为人们的腹中餐,心情沉重起来。清塘,实则是大鱼的灾难呀!

一阵细雨飘来,不禁令我打个冷战。我忽然想起儿时在老家清塘的趣事。在我院子后山丘陵的深处,有一堰塘,不大,有二十多亩面积,夏天塘边长了很多水葫芦,青青的绿绿的根茎和叶子相互挤在一起,连成一片,其花幽蓝幽蓝的,细闻有淡淡的清香,水葫芦是蜻蜓、蝴蝶、青蛙的天堂,也是猪喜欢吃的美食。但,它却是鱼儿的灾难!每当水葫芦繁茂之时,生产队长就下令清塘,水葫芦连同厚厚的淤泥和杂草等就被铲除掉了。

有一年夏天,队长让人专门从贵州购买了一万多尾鲫鱼鱼苗放入塘中,并派专人看管,特别叮嘱不让水葫芦生长,以免破坏鱼的生长环境。队长希望鲫鱼长得肥肥的,到时候分给每户社员改善一下伙食。终于等到第二年夏天,队长特意放一天假,让大伙观看放水清塘,享受捉鱼分鱼的乐趣。全生产队几百号人,几乎把塘围了个圈,大家眼睁睁看着塘水放干,可就是没见一条鱼!哪怕一条小小的串串鱼也没有!队长大怒,把守塘的牛老爹喊来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审问了半天,牛老爹一句话未辩,乘人不备,一头栽进鱼塘,好在不高,泥软,被救起。队长见牛老爹是要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也就再没追究。不过,这件事虽不大,但毕竟有些蹊跷。很快传到公社、区里、县城,县渔业局闻讯,派了一个省里下放改造的老专家来调查。老专家性情古怪,不报姓名,不吃午饭,拿根棍子,到堰塘底部和四周,这里戳戳,那里撬撬,队长云里雾里跟在他身后,大气不敢出。终于,在塘边一蓬刺树下面,老专家说:“把这几块石头搬开,用锄头挖下去就知道了”。队长连忙喊人照做,搬开石头,挖了几锄头就发现一个洞,再挖几下,洞中有水流出,并听见有哗哗之声,队长大喜,催促快挖,不大工夫,竟挖出一个大洞,洞中藏有6条乌鱼,两条大的,4条小的,显然是一家子,一大窝贼呀!就是它们,把放入塘里的鱼,吃了个精光。队长抓住乌鱼,恶狠狠地一条条摔死。专家示意,把洞里的污水连同淤泥全部弄到塘坝上去晒几天,因为污水和淤泥中可能藏有乌鱼鱼卵。

离别时,队长问专家:“我放的一万尾鱼肯定都是被这几条乌鱼吃了?”专家点点头。队长又问了很多问题,专家或点点头,或摇摇头,始终没说一句话,最后笑笑而归。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清塘,就是把腐草污泥和有害的鱼虫清除,以保持水质的清洁,以利于新生命的健康成长。

龙舞新春,万物复苏。在辞旧迎新之际,我想,我们是否也应该清清“塘”,把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清除出去,把自以为是、自我陶醉、妄自尊大的意识清除出去,把妄自菲薄、得过且过、自甘堕落的心态清除出去,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以战斗的豪情意志,去迎接新年的万千气象,去拥抱新年的东升旭日!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