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成都的棉被 背了1600公里的水果 清晨摘的豌豆尖……
版次:005 2024年02月01日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家”,总是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龙年春节临近,辛劳一年的人们背起行囊,踏上了返乡的旅途。肩上是行囊、前方是故乡——行囊里承载的,是漂泊在外的人一整年的成就与疲惫、思念与爱。
1月30日,重庆西站候车大厅里,往来的人们步履匆忙,手里拎着五花八门的行李。他们的行囊里都装了什么?团圆时刻,他们想为家人带去什么礼物?记者蹲点探访,为你记录下这些感动瞬间。
一大袋椰子芒果
他背了1600公里的孙儿期盼
正值饭点,候车厅里,56岁的汪大叔和家人席地围坐一块,吃起了午饭。在他身边,一个绿色的塑料篮子装得满满当当,报纸覆盖其上,遮得严实,看起来十分神秘。
打开一看,竟是四个圆滚滚的大椰子。“专门从海南拎回来的!”他在海南打工多年,在重庆转车回四川达州。这个春节,他“谨遵”三岁小孙子的吩咐,特地从海南带回了这些水果。
除了椰子,汪大哥的妻子又从鼓胀的背包里拿出了一袋芒果,个头不小,果香四溢。
“没得法!专门打电话来说的。”提起机灵的小孙子,汪大哥宠溺地笑了。
其实,离家一年,汪大哥自己也有“嘴馋”的美食。他说最想念家乡的腊肉香肠,年后返工还打算带点回海南。
“以前娃娃小,用钱的地方多,想家也不能回。现在娃娃大了,能赚钱、也成家了,我的负担轻了,每年过年最期待的就是回来团圆!”汪大哥笑得开怀。
三床厚棉被
塞满了“柔软”的牵挂
即便候车大厅里人来人往,60岁的赵先生也是格外显眼的一个。
与其他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人不同,他算得上“轻装上阵”,除了手里拎着的雪白棉花被,再没有别的行李了。被子重量似乎不轻,赵先生一路拎来并不轻松,大冬天里,他却满头的汗。
赵先生是渝北人,此行的目的地是成都,那里住着他的儿子。“打了三床棉被去看儿子!”走得匆忙,他气息有些不稳,喜悦却从声音里透出来。他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退休了,担心孩子挑不好棉被,夫妻俩特意从重庆做好了送去成都给孩子。“棉被有8斤的,也有10斤的。”
春节临近,他们想通过镜头对儿子说声祝福。
“新的一年祝你工作顺利,心想事成。儿子,我们爱你!”面对着镜头,腼腆的赵先生和妻子商量了许久该说什么祝福语,但这句“我们爱你”未经犹豫就脱口而出。
清晨摘的豌豆尖
是母亲最深沉而淳朴的爱
在拖家带口、成群结队的候车厅里,刘阿姨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她穿红色的毛衣、戴着紫色的丝巾,头发梳得平顺,像是精心打扮过了。她安静地坐着,视线时不时扫向脚边的油桶,桶里没有油,而是塞满了鸡蛋。
刘阿姨也是四川的过站旅客,这个春节她要去贵阳过年。“我女儿在那里,她怀‘毛毛’(怀孕)了,今年不回来过年,我就去看她。”喜事临门,刘阿姨笑得开心。
鸡蛋是自己养的鸡下的,她攒了好些天,装了满满一桶,专程从老家拎过来的。
刘阿姨心疼女儿孕期辛苦,提前几天又开始准备要带去的礼物。她不仅亲手为女儿织了双毛线拖鞋,出发当日,还起了个大早,将地里新鲜的豌豆尖和蒜苗摘下,清洗打包。
早上6:40,带着大包小包,刘阿姨从县城出发。到达重庆西站时已临近中午,带着水汽的蔬菜被她保护得极好,嫩生生地“躺”在塑料袋里。“早上摘的菜,争取晚上就让女儿吃进嘴里!”
亲手创作的字画
藏着少年“别扭”的期待
如果要评选候车厅里最酷的“年货”,李凌一准备的书画作品一定稳居榜首。
李凌一是湖南岳阳人,正在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专业读大二。他告诉记者,带作品回家,既是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也是一次特别的“科普”。
车站里,李凌一展示了其中一幅书法作品。“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纸卷徐徐展开,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松风阁》跃然纸上。与人等高的纸上,苍劲大气的字体赏心悦目,其他旅客也忍不住抬眼看了过来。
“我猜他们看完就丢了吧。”不同于其他人眼里的惊艳,李凌一有些害羞地猜测着父母看到作品时的反应,大男孩的情感总是表达得有些“别扭”。
“那希望爸妈认可你吗?”记者问。
“我其实,还是希望他们能夸夸我……”这一次,李凌一抛弃“嘴硬”,笑着说道。
记者手记
车站里,关于爱的故事还有很多。
小小的行囊,装着对家人的爱;小小的车站,书写着人间百态。
春运就像一条繁忙的脉络,输送着人们奔赴各地,编织出归途热切。据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