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窗花

版次:007    2024年02月05日

江北区鲤鱼池小学五年级1班 张艺曦

指导老师:何维

今天我和好朋友小熊一起参加迎新年活动——剪窗花。

主持人告诉我们,剪窗花的历史很悠久,在没有纸的年代,人们就用树皮、兽皮等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为剪窗花奠定了基础。有了纸后,人们就用各种彩纸来剪窗花。宋、元以后,剪窗花的时间由立春改为春节,逐步形成了剪窗花贺春节的习俗。

听了介绍,我们很兴奋,都想亲自操刀剪窗花。

我剪的第一个窗花是“春”字,这个字笔画多,容易剪坏。我先小心翼翼地把外轮廓剪出来,然后开始镂空中间多余的纸。但我没有刻刀,怎么剪中间的纸呢?我皱了皱眉头,很快就想出了办法:我在要剪的地方轻轻地戳一个小洞,接着把剪刀沿小洞伸进去剪,这样就可以把中间多余部分给剪掉了。

我虽然剪得特别慢,但是剪得特别认真。我费了好大劲,终于把第一幅窗花剪完了。看着这个美丽的“春”字,我就像初春的太阳照进了心窝,心里暖洋洋的。

有了剪第一个窗花的经验,后面的窗花剪起来就顺手多了。我一鼓作气,又剪了喜鹊闹梅和双凤朝阳等窗花。

“好漂亮的窗花呀,你准备贴在哪里呢?”一位阿姨问。

“贴在我家的窗户上,家里就年味十足了。”我看了看阿姨,提出了一个要求:“阿姨,今年是我本命年,你能给我一个腾龙的窗花图案吗?”

“腾龙的窗花很复杂,很不好剪哟。”

“我不怕麻烦,一定要把它剪出来。”

“好吧。”阿姨满足了我的要求。

我拿着腾龙的窗花图案,心也随着那条龙腾飞起来,从这家窗户腾飞到那家窗户,把龙年的祝福带到千家万户。

最成都,最锦里

两江新区金山小学栖霞路校区五年级4班 蔡明朗

指导老师:刘红英

成都,这座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城市,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距我上次来成都,已有六年之久,成都留给我的就只剩奇臭无比的臭豆腐和那精彩绝伦的川剧变脸了。

当我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我又回到了“陌上灯火无阑珊,最是人间看锦里”的锦里。走在古老斑驳的青石板路上,街道两旁高挂的五彩斑斓喜庆别致的灯笼,让我有种瞬间穿越回繁华巴蜀古都的感觉。

在这热闹的“都城”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双流兔头、担担面、龙抄手、钵钵鸡、糖油果子、鸡汁锅贴……老妈恨不得自己长八个胃,把这里所有的美食都吃个遍。我那“购物狂”弟弟,看到可爱的书签、冰箱贴、木头玩具、三国武器小饰品……就是一顿买买买。我当然也不甘落后,但凡和三国有关的我都喜欢。一脚迈进我魂牵梦绕的“三国英雄”主题乐园时,我再也忍不住了,也开始频频下单购买。

如果你以为锦里只有买买买,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锦里最让我难忘和意犹未尽的当然是国粹川剧表演。一进剧场,我就特别激动,六年前的记忆也被唤醒了,我选择坐在最前排的位置上焦急地等待着。

主持人报完幕,先是一支优美的舞蹈,紧接着是川剧折子戏《别洞观景》,讲述的是一位仙人下凡玩耍,因贪念人间美酒而流连忘返,而留在人间的故事。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压轴戏《变脸》终于出场了。演员一出场就燃爆全场,只见他从黑脸变成红脸,又摇身一变变成白脸,紧接着蓝脸、黄脸、粉脸、紫脸……最终以变回人脸告终。表演结束了,我还回味无穷,一直沉浸其中。

这就是锦里,一个美食爱好者的人间天堂,一个三国痴迷者的梦幻世界,一个古韵与现代融合的悠闲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