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莲花保寨 600多个亿年前的足迹

重庆那些神秘的“石头”

版次:009    2024年02月05日

□刘泽安

恐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名词。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生活在距今2.3亿~0.66亿年前的远古生物;说它新鲜,是因为恐龙这个词,直到1841年才创造出来,迄今还不到200年。

谁也没见过真正的恐龙,但在重庆,恐龙这个庞然大物与一群人和几个农民,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莲花保寨的“莲花”非同寻常

2003年5月的一天,天气晴朗,老瀛山中的空气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綦江国土房管局的王丰平等一行人,在三角镇一带考察地质灾害时,听说老瀛山中有一个寨子叫莲花保寨,寨子里有很多莲花印记。

王丰平一行凭着多年的野外考察经验,觉得莲花印记不同寻常。他们仔细观察这些莲花印记,一个一个比较,观察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心里始终有一丝说不清楚的兴奋和迷茫。他们向寨子周边的老百姓,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打听,可这些老人也说不明白,只知道好多年前的莲花保寨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王丰平一行虽未揭开秘密,但却让莲花保寨的名声在外,陆续引来更多专家一探究竟。后来,前来考察的邢立达等专家经鉴定后确认,这些看似莲花的印记,其实是亿年前恐龙行走时留下的脚印。这也是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鸭嘴龙足迹,以及保存最多的翼龙足迹和世界仅有的两处完美立体恐龙足迹之一。

在莲花保寨长约150米的凹崖腔内,陆续发现了以恐龙足迹为主的古脊椎动物足迹化石600余个。最密集的一处,是在不到140平方米的地面,就发现了足迹化石300多个。在这里,不仅可看到足迹化石中常见的凹形足迹,还有罕见的凸形足迹,还发现了同一个地方保存下来的重叠足迹。

经多次考察和鉴定,专家判定,莲花保寨的恐龙足迹群种类繁多,囊括了三大类恐龙,有大块头蜥脚类,成群的鸟脚类,还有肉食主义者的兽脚类,就连恐龙时代称霸天空的翼龙和大型古水鸟也曾空降到此,留下了一串串珍贵的脚印。

2 30年前村民发现神秘石头

距今2.3亿年左右的三叠纪晚期,出现了始盗龙,这也是最早最原始的恐龙之一。再往后便是侏罗纪到白垩纪时代,恐龙在地球上开始了长达1亿多年的统治。

重庆地区中生代地层广布,整体上讲,侏罗纪地层主要在主城、渝西和渝东北大面积出露,白垩纪地层只有綦江、江津和黔江有少量出露。

1994年的一天,在当时重庆綦江县城郊区一个叫北渡乡的地方,农民蔡长铭正在自家地里挖土,他把田里的土挖出来倒在田坎边上,希望挖出一口鱼塘来养鱼。他一锄一锄地不断重复着这一动作,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他在翻泥土时,发现泥土中有一块类似水牛骨头的“石头”,与自己平常所见的石头完全不一样,这是什么东西呢?他叫家人拿来麻袋,将这块不同寻常的“石头”包裹起来,随后送到了县上的文管所。

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看了一阵,也不清楚是啥东西。为慎重起见,决定把“石头”送到重庆自然博物馆。接下来的事有点出人意料,这块“石头”被鉴定为恐龙化石。蔡长铭的意外发现,最终揭开了一个亿万年前的秘密。

2010年10月,文物专家在此地开始进行发掘。随着发掘的进行,这具蜥脚类恐龙的原形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个长约15米、背高3米的蜥脚类恐龙。后来,它被正式命名为“果壳綦江龙”。

3合川云阳接连有惊喜发现

2013年的一天,合川大石街道金钟村村民谢秀明正在田间劳作,突然发现田坎上一块像骨头一样的“石头”露了出来。捡起来一看,这“石头”两头粗、中间稍细,表面光滑但有很多纹路,长度接近1米,貌似一节腿骨。谢秀明觉得这奇怪的“石头”有意思,便将其拿回了家。直到2014年底,连绵的阴雨使得原本结实的田坎变得松软,一场大雨后田坎上又冒出两块神似腿骨的“石头”,与原来的那块“石头”极为相似,这让谢秀明意识到这三块“石头”的不同寻常,于是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了情况。

经专家鉴定,这三块石头属同一只恐龙的腓骨和胫骨化石。接下来的抢救性发掘,陆续发现包括2节关联的颈椎、12节背椎、5节荐椎、3节尾椎、2块肠骨、2块坐骨、2块耻骨、完整左股骨与胫腓骨,还有大量背肋、颈肋和脉弧等零零散散地堆在地面。这些化石,与合川马门溪龙同宗,具有马门溪龙科的特征。

两年后的2015年春,18岁的清水土家族乡钢厂村村民周政,跟随师傅学习挖掘机技术来到云阳普安乡老君村。这天,天气较好,周政帮村民上山放牛,牛儿在山坡上悠悠地吃草,他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无聊之时,突然看见自己从村里带出来的小狗从地里刨出几节粗壮的骨头。周政觉得很奇怪,于是小心翼翼地把这几节粗壮的骨头捡起来,送到了县文物管理所。文管所很重视,赶紧把这几节骨头送到重庆,经鉴定,这也是恐龙化石。

同年10月,云阳老君村村民程海平在山头放牧,几只小山羊在追逐时踩垮了田坎,垮掉的田坎凸出来的一块“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块石头外表光滑,露出部分呈圆柱形。后经鉴定,这是一块距今1.7亿年的恐龙化石。这算是一个大发现,因为年代这么早的恐龙化石很罕见。这一不经意的发现,让隐藏了亿万年的云阳普安恐龙动物群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随后,文物勘查人员对普安恐龙化石进行试探性调查,结果被吓了一大跳,因为在这儿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窝。露头的化石分布沿地层走向,横跨重庆云阳的普安、新津、龙角和故陵四个乡镇,长度达15公里。这些恐龙化石位于距今1.6亿年的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下段紫红色泥岩中,整个区域恐龙化石分布范围广,通过抢救性发掘,已形成长150米、宽2~4米、高6~8米的恐龙化石墙,墙体面积达1155平方米,含17个化石富集小区。这里较完整地记录了该区域侏罗纪时期的古环境、古生态信息,是研究四川盆地侏罗纪时期恐龙物种更替、形态演变及环境变化的理想区域。

云阳普安恐龙化石物种多样性极高,埋藏数量巨大,对其研究能填补恐龙演化序列上禄丰龙动物群至蜀龙动物群的这一段空白,属重庆首次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

4一座“建在恐龙脊背上的城市”

2017年6月28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宣布,经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鉴定,重庆云阳普安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为世界级恐龙化石群。重庆,也由此被外界誉为是一座“建在恐龙脊背上的城市”。

重庆恐龙化石资源丰富,自1939年在北碚区金刚碑首次发现的鸟脚类恐龙化石到2015年云阳县普安乡发现的世界级恐龙化石群,目前重庆38个区县中已有24个区县陆续发现了恐龙化石,恐龙化石发掘点63个,仅主城区就有28个。重庆是四川盆地侏罗纪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侏罗纪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之一。重庆的恐龙化石不仅分布面广,种类也十分丰富。市内发掘出较完整的恐龙化石9具,包括合川马门溪龙、大石马门溪龙、长寿峨眉龙、神州巴渝龙、上游永川龙、南岸永川龙、巨型永川龙、江北重庆龙和果壳綦江龙。此外,还有大量的实体化石材料,如普安恐龙化石群等。遗迹化石最为代表的有綦江恐龙足迹化石群、大足邮亭恐龙转弯足迹化石等。

在这些恐龙化石中,不乏享誉世界的明星恐龙,如迄今为止中国发现保存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合川马门溪龙”;并且还拥有全国首枚甲龙足迹化石的“莲花堡寨恐龙足迹化石群”;在莲花保寨陡崖的凹腔内发现有329个恐龙足迹,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白垩统地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

我总忘不了那几个农村人:綦江北渡的蔡长铭,老瀛山下的一群老百姓,合川的谢秀明,云阳的周政和程海平,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们虽知识不多,但却发现了那些珍贵的“石头”,并把它们像宝贝一样地送到文物管理部门,才让这些神秘的“石头”最终大放光芒。

重庆自古就不乏“龙迹”,大大小小的“龙”地名星罗棋布,如望龙门、龙门浩、九龙坡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龙地名,无不诉说着山城绚丽多彩的寻龙记。而在重庆各区县的街道镇乡,则有着更多与龙字相关的地名、村庄、山川和河流等。

重庆恐龙,那是渝龙;渝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追寻;渝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那些追寻渝龙的一群人,则更值得我们敬佩。

(作者系重庆市綦江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