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02月08日
□牟方根
“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祈盼。为了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祈盼,我所在的渝东北地区,过年贴“福”字的传统文化习俗,传承到现在。而且,有的“福”字还要倒着贴,寓意“福字倒,福气到”。
据考证,“福”字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关于“福倒”的来历,流传着不同的版本,较为流行的有“朱元璋说”“恭亲王说”“慈禧太后说”等说法。渝东北地区的人们,更笃信“朱元璋说”这个说法。很小的时候,我便听爷爷这样讲述:1368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城,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号令在曾经帮助自己的人家门上贴“福”字,没有“福”字的第二天全部处死。马皇后了解到这件事情,为了免除灾祸拯救更多的人,便让城中所有的家庭都贴上“福”字。次日,朱元璋命令御林军探查之后发现每一户人家门口都有“福”字,他很是疑惑。只不过,御林军发现有一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贴反了,朱元璋听了更气不过,拟将那一户赐死来当“替罪羊”。马皇后听闻,乞求朱元璋道:皇上,这户人家知道您要来,所以将“福”字倒着贴,这是“福倒(到)”的意思。朱元璋一听很有道理,遂赦免了这家人。后来的人们就一直将“福”字倒着贴,不仅仅是为了顺吉言、图吉利,也是为了纪念马皇后的巧解“福意”。
渝东北地区过年贴“福”字,很有讲究。春联一般是在小年(渝东北地区将腊月二十四日视为小年)的时候就开始张贴,而“福”字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那天下午,夕阳落山之际才张贴,以送“除夕”。贴“福”字原则上从房子外面贴到房子里面,先从门上贴起,然后至窗户,延伸到屋内,象征着福气自外而内,从外面流到里面,一年到头都福气满满。
尽管“福倒有福到”的寓意,渝东北地区过年贴“福”字,并非所有的位置都要倒着贴。倒贴“福”字,一般在厢房、窗户、墙上、箱柜等地方,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而堂房(又称客厅、中堂)是主人家重要的出入通道,一个庄重和恭敬的地方,其大门所贴的福字,代表着“迎福”“纳福”,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作协会员、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