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02月08日
□何龙飞
记忆中的“年夜饭”总是温馨的,不能不令我们感动和心心念念。
为做好“年夜饭”,父母通力合作,煞费苦心:除夕午饭后,父亲负责搬运地坝边风干的“块子柴”到灶门前,把干蕨柴、干松针等引火柴放在灶膛底部,上面架好块子柴,“发火”后,慢慢地引燃块子柴,继而把火烧得旺旺的;母亲则负责洗腊肉、香肠,放进锅里,加水煮熟,那香气便弥漫在灶房内,怎能不令我们直吞口水!
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父母都精心准备。
忙活了半天,终于做好了“年夜饭”。
“何老幺,可以放火炮,把桌子、饭菜摆起。”母亲善意地提醒父亲。
父亲“懂得起”,先到地坝边燃放火炮,只任那“噼里啪啦”声扩散开去,颇有喜庆的氛围;再把堂屋里的大桌子用布抹干净,把做好的菜端到桌子上,摆成一排,接着摆好一排酒杯,逐一倒上老白干,请逝去的爷爷、婆婆等亲人们来“喝酒”“过年”。当然,母亲配合默契,会把白米饭舀进饭碗里,端到桌子上,摆好筷子,请逝去的爷爷、婆婆等亲人们来吃“年夜饭”。
待香烛、钱纸点燃后,祭拜开始了,父亲带头跪在扫帚上磕头、作揖,母亲、我和弟弟跟上,纷纷许下心愿,表达对逝去的亲人们的怀念。
母亲还会在堂屋门外燃起香烛、钱纸,摆放好酒杯、饭碗、筷子,请逝去的外公等亲人“吃年饭”,也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仪式完毕,就该我们一家人吃“年夜饭”了。父亲是个性情中人,说完“咱们一家人还是举个杯吧,庆贺吃年夜饭,祝愿新的一年更美好”后,迫不及待地端起酒杯与母亲、我和弟弟碰杯或碰碗,共贺新春到来。然后,他喝了一口老白干,咂咂嘴,怎一个眉开眼笑了得!
母亲及我们也拿筷、夹菜、吃饭菜,尽情地犒劳着肠胃,美好着心情。尤其是父亲酒兴上来后,爱摆张飞、关羽、刘备、岳飞、李逵、武松、鲁智深、孙悟空等人物故事,绘声绘色,更令我们觉得有趣、快活至极……
成家立业后,几乎每年除夕,我们都会回老家看父母做“年夜饭”,不时帮忙“打下手”,与他们一起吃“年夜饭”,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温馨无比。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