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门商贸兴旺 五光十色挂彩缎

我寻找到了清末翠微门照片

这里的贸易以丝绸绢帛为主

版次:009    2024年02月29日

翠微门影像

翠微门江面

丝绸一条街

□杨耀健

重庆古城门九开八闭,其中翠微门是一座闭门,即虽然建有城门,却封闭不开。从清代张云轩刊刻的《重庆府治全图》上看,它位于朝天门和东水门之间,濒临长江,位置在今朝东路九码头上面,城门洞明确注明是闭门。

源远流长

翠微门的名字十分雅致,取自《楚辞·招魂》:“砥室翠翘”。砥室:形容地面、墙壁都抹平光亮像磨刀石一样;翠翘,意思是翠鸟尾上的长羽。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因为殷周时期在西南有个夷诸国,名微国,就在今渝中区。联系在一起,形容古微国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翠微门的影像缺失,经笔者搜寻多年,终于找到一幅外国人在清代末年拍摄的老照片,方得见其真面目。翠微门有高大的城墙,共两层:底层由条石砌成,是防御层;第二层由砖砌成,是城楼的护墙,开有射击孔及圆形窗户。这种结构,在明清建筑中鲜见,独具匠心。翠微门城楼飞檐斗拱,两层楼,正面有匾额,似为“翠入江碧”,看不清楚,待考。城门外有宽大的石阶梯通江边,但城门被巨石堵塞。

明代翠微门按其在长江一侧,划归外江厢。清代康熙年间,翠微门划归翠微坊。民国时期,划归第二区第六坊。新中国成立后,翠微门先后由东升楼派出所、西三街街道办事处管辖,1958年划归朝天门街道办事处,至今再未变更。

据交通史料记载,1933年开始修筑南区干道陕西街至南纪门麦子市路段,依此推断,翠微门当在此前拆毁。一座非常壮观的城门,消失在重庆近代化进程中,十分可惜。

明清时期,重庆因拥有江河交通之便,经贸逐年发达。到清代康熙年间,已成为长江上游的物资集散地。乾隆《巴县志》云:“三江总汇,水陆冲衢,商贾云屯,百物萃聚,不取给于土产而无不给者。”所有商品,“或贩自剑南川西蕃藏之地,或运自滇、黔、秦、楚、吴、越、闽、豫、两粤之间,水牵云转,万里贸迁。”说的就是重庆不仅有各种手工业原料,也有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制品,其辐射遍及整个长江流域乃至陕、豫、闽、粤,都以重庆为“换船总运之所”,这一点也不夸张。

翠微门位于朝天门、东水门两大码头之间,近水楼台先得月,商贸自然兴旺,而且极具特色。民谚云:“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艳。”说明这里的贸易以丝绸绢帛为主,五光十色。翠微门下面就是丝绸绢帛及生丝的出入港口,从长江中下游装载丝绸成品的船只,从嘉陵江上游装载生丝的船只,都在这里停靠,或就地销售,或等待转口贸易和出口。

本埠商帮

翠微门的货源一是来源于本埠。

重庆很早就有丝织业。据唐代《大唐六典》卷三记载,山南道(辖今重庆)的贡品:“厥赋绢布绵绸。梁利随均荆襄杂有绵绢,合州调以绵绸,馀州并调以麻布”。卷二记载“通、巴、蓬、金、均、开、合、兴、利、泉、建、闽之绢……并第八等”。《元丰九域志》记载云安军(今云阳县)贡绢。到宋代,据《宋会要辑稿》《宋史·地理志·贡品》等史籍记载,重庆的蚕桑产地进一步扩大,丝绸贡品逐年增加。

1869年,川东兵备道姚观元在重庆提倡蚕丝业,招聘浙江养蚕技工,引进湖桑,购进蚕种,在浮图关闲地植桑养蚕,示范推广,此举乃四川提倡蚕桑之始。光绪年间,本埠蚕桑业已成大器。为促进蚕桑事业的发展,1878年至1907年,四川陆续刊印《蚕桑说》《教种山蚕谱》《蚕桑萃编》《桑业白话>》等书籍,大力普及知识。重庆蚕丝业更加迅速发展,合川、江津、铜梁、永川、璧山、大足、渝北等地,都生产蚕桑丝绸。

合川张森楷,清末举人,1891年创办四川蚕丝公社,以蚕丝教育推广蚕丝业。他曾亲自赴日本考察蚕丝产制,引进先进技术,高薪延揽江浙等地专业人员,培养了不少蚕桑技术人员,使合川的大河坝成为缫丝中心。

巴县石青阳,毕业于日本大野县长町蚕桑学校。1907年回国,在重庆与罗锦章等人相继创办裕蜀蚕桑社、锦国蚕桑社等10余处,并开办蚕丝讲习所,1908年建立蜀眉丝厂。之后,又有合川人张明金、巴县人温友松在磁器口投资开办丝厂。

清末的重庆,已居于丝绸原料生丝的批发中心。虽然本埠也有丝绸成品,但品种品质均不高。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好,成都及四川各地的绫、罗、绸、缎、锦等产品,总要运到翠微门来销售。1901年成立了丝帮公所,团结本行帮。

更重要的是,1891年重庆海关建立,外贸随之开展,当年就出口生丝13154担,值银70多万关平两。到1914年出口32242担,值银445万关平两。出口促使全川生丝进一步流向重庆。

重庆的丝绸大商号,有同生、重生、裕泰、同丰、永庆、和济等绸布号、绸布庄,大多开设在翠微门及附近的东水门、朝天门一带。交易的方式,是商号派人带着洋人和外地商家,到翠微门河坝去抽查货物,然后商定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俗话说“货卖堆山”,每天一早,各商号的伙计不仅将最出色的样品陈设在店堂,还延伸到店堂外的街道边。各种不同的绫罗绸缎,与白色的上等生丝相映生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手持文明棍的洋人,穿着马褂或长袍的中国商人,在各家店铺进进出出,讨价还价。柜台里的账房先生,把算盘敲得噼啪响,仔细检点着每一张银票。

外地商帮

翠微门的货源二是来源于外地,包括四川及江浙湖广等省。

川帮商人带来的多为高级丝绸成品,收益高。品种集中于蜀锦、蜀罗。蜀锦历史悠久,战国以来的历代蜀锦,以其质地厚重,艳美华丽,是皇室王妃服饰的用品,也是达官贵人的服装面料。蜀罗是比蜀锦薄一些的丝绸,价格低,深为民间喜爱。图案有彩蝶、雁、莺、凤、花草、葵等,就表现形式言,以生动的折枝、缠枝花鸟式为主。但凡小康之家结婚,总要购买丝绸被面作为压箱之物。

川帮商人也带来生丝销售。四川有春蚕、夏蚕(晚蚕)、三熟蚕、四熟蚕、八熟蚕、冬蚕等,以春蚕丝为主,质量最好。夏蚕丝不采用,因为“晚蚕之茧出丝甚少,再采叶来岁不茂”。川帮商人在翠微门一带开店,派人来坐庄,每届春蚕丝上市,往往以广船从乐山装船运来。广船是川江中的大船,水手就有三四十人,载货量为10吨至95吨。

江浙湖广商人带来的也是高级丝绸成品,其中尤以苏绣为主打。苏州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妇女素有擅长绣花的传统和技能。绚丽豪华的锦缎,七彩的花线,使苏绣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的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湖南商人带来湘绣,图案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绣品还有荷包、镜袋、笔插、椅垫、枕套、帐套、裙饰、腰带等。广东商人带来粤绣,高档品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绣品有被面、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装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

清代重庆城内有八大会馆,翠微门附近就集中了三所,即江南会馆、湖广会馆和广东会馆。江浙湖广商帮,以会馆为大本营,从事各种贸易,棉货和丝绸为大生意。

外地商帮在重庆发了大财。以江南会馆为例,据史料记载,1881年,江南会馆首事朱畅臣创修青龙阁,费银5000余两。1883年,江南会馆创修文星阁,耗银9000两。清朝重庆知府一年俸银为105两,俸米105斛,会馆修建青龙阁的费用,相当于知府47年的俸禄。

中国四大名绣和全川上等生丝集中在翠微门交易,其繁华可想而知。文史资料记载,湖广会馆前的小广场热闹非凡,地摊、菜担连成一片,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卖糖人儿的、卖字画代写书信挤满一地。还有不少张着布篷卖食物的坐摊,出售蒸糕、煎饼、芝麻酥饼、锅盔、烧鸡、煎肉、水煮丸子、豆腐脑等小吃,吆喝叫卖声直冲云天,喷香的食物气味无孔不入。重庆《广益丛报》写道:“吾渝之繁华,尽在扬子江一侧。”

老照片上的翠微门,连同货凭万客千家选,门向四方八面开的景象,已经隐入历史的深处。然而,新山城的重庆港,已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系列的大型旅游船,在朝霞中一字儿停泊在趸船旁,有时还平行停靠着两艘,像亲兄弟一样。三三两两的游船、供应船、海事巡逻艇,不时在江面游动。暮色降临的时候,数以百计的游客扶老携幼,在九码头登船,开始他们的三峡游之旅。翠微门不做生意了,照样熙熙攘攘,犹如生意春前草。古老的翠微门,日益焕发着青春。

(作者单位:重庆市政协文史研究会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