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圣泉寺旁有个栖清书院 明代名臣江渊曾在这儿读书

版次:010    2024年03月01日

圣泉寺的巨石

□欢镜听

江津区圣泉街道双龙社区境内有一条街,当地人称“横街子”。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横”着的街道。其实,称之为“街”是夸张,再加上“道”是太夸张。横街子长不过数十米,宽不过二三米。不过,横街子虽小,却是圣泉的渊薮所在。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时年35岁的诸葛亮启程从荆州入川,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动身之前,他已将巴蜀大地的山川、河流、物产、气候、风俗、人情等了解清楚,每到一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派出精干的人员驻留下来,提前为后来“蜀国”的建立筹备人、财、物。其中,就有乘泉。

乘泉是诸葛亮军帐下的一名术士,在军队里专门负责各类军事设施的勘探与构建。一天晚上,诸葛亮在军帐里对乘泉说:“巴蜀大地虽然物产丰富,但由于战乱频繁,导致千里荒寂,人烟稀少,将来建国,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口,不仅难与魏、吴争雄,还有覆灭之患。”说到这儿,诸葛亮在地图上指着一处呈“几”字形的江湾说:“我观此地,最适宜生儿育女,等天下太平后,这个地方必定六畜兴旺,人丁发达。”

乘泉何等聪明,不等诸葛亮说完,他已知自己的任务。次日一早,他辞别诸葛亮,踏上了前往巴蜀的漫漫长路。乘泉要去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江津。诸葛亮在1800多年前手指的那湾江水,就是现在的几江。

经过长达数月的夜宿晓行,乘泉终于进入江津境内。一天,他沿崎岖山路攀到一个山岗顶上,放眼一望,一条呈“几”字形的大河之水出现在前方。乘泉的心潮立刻澎湃起来,两汪泪水夺眶而出,激动地说:“军师啊,我找到这个地方了!”

接下来,乘泉以几江湾为核心,踏遍了周围的每一座山头,涉过了周围每一条溪流,最终,找到一处最适合“开坛授艺”的地方,居然就是他最先站立的横街子。

很快,以几江湾为核心的方圆数十公里的老百姓,知道横街子来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术士,他在横街子搭了几间茅屋,免费教授童男童女们学文化,传授童男童女们各类生活知识与生存技能,用现代语言来说,乘泉实施的是“优育”计划,他深深地懂得“人才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

一转眼,数年过去,乘泉口传心授的第一批学生也开始谈婚论嫁了。众所周知,旧时男女结婚较早,很多人在20岁前,就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母了。这些学生,分散到几江湾周围,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更多的童男童女。

一天,一艘小木船停泊在几江湾,一个兵士打扮的中年男人在一个当地老农的带领下出现在横街子。乘泉知道,诸葛亮在召唤他了。乘泉还知道,尽管他离开了,但他播下的“读书”种子一定会枝繁叶茂。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果如乘泉所料,经过近百年的繁衍生息,这儿形成了“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风气。诸葛亮曾经预言过“最适宜生儿育女”的几江湾畔,已有城邑出现,大街小巷,人员川流不息。乘泉讲学的横街子脚下,六畜兴旺,人丁发达,慢慢形成了一条小街。每逢赶场天,交易市场上,鸡鹅鸭的声音还没落完,猪马牛羊的声音又唱和起来。饭店里,前几个食客打着响嗝还没迈出店门,后一拨食客又跨了进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地人为了纪念那个在他们心目中如同圣人般的乘泉,给这条街道取名:圣泉街。

又过了500余年,即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威赫的大唐帝国一夜之间由强盛转为衰败,史称“晚唐”。

就在唐玄宗李隆基一路狼狈地逃往巴蜀时,远在河南洛阳的伊水河畔,一个年轻僧人冒着绵绵阴雨来到龙门石窟,他先是弯腰掬一捧清冽的伊河水洗洗脸,再遥望一番雨雾中显出模糊山形的伊阙门,后久久凝视着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中最大的石刻佛像,传说是根据武则天的容貌画像雕刻而成)。良久,年轻僧人收回目光,背上行囊,打开油布伞,毅然踏上通往巴山蜀水的石板路。不同的是,晚唐皇帝李隆基躲进了有“锦官城”之称的成都,依旧享乐着,依旧腐化着。而年轻僧人的脚步则在“锦官城”边稍微驻一驻,赶在午时到来之前,化缘得来一碗米饭,继续朝着他心中的目的地走去。年轻僧人要去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江津区圣泉街道双龙社区横街子。

终于,年轻僧人进入江津境内,穿过圣泉街,站到横街子上。放眼望去,时光虽然过去了500余年,那几间茅屋已变为几户民居,坡坎下原本杂草丛生的地方变成人声鼎沸的圣泉街。远处的几江湾,灰色的船帆在码头前起起落落……眼前的一切,与他年少时的“听闻”大不同。不过,风貌可变,人事可换,新朝替代旧朝,然而,那一湾几江水仍在,横街子周围的山形地势仍在。更让年轻僧人深感安慰的是,脚下这块无名之地,现在有了一个神圣的名字:圣泉。跟着,年轻僧人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很顺利地驻锡(佛家用语,停留的意思)下来。

奇怪的是,与当地人的交往中,年轻僧人从不谈起自己的身世,甚至连遁入空门之后的僧名也不透露。时间一久,人们的好奇心也日渐一日地寡淡了,称他“外来和尚”。

一段时间后,外来和尚踏遍了圣泉周围的山山水水,待目标确定之后,他径直找到当地一个有影响的乡绅,谈了他的想法。原来,在民俗中,风水有轮换一说,如同屋瓦每60年要续气、人事每十年有更新一样。好风好水的美穴地,200年后,外行人看山形观地貌没变。可在术数家眼里,真风真水早已偏离了航向。

乡绅一惊,急问:“怎么办?”

外来和尚遥指一处青石悠悠的地方,说:“在那儿修一座寺庙,寺侧开设书院,这样一来,僧人有‘驻锡’之处,凡人有‘解忧’之所,儿童有‘读书’之家,并且,那个地方紧邻江津到璧山、永川的官道,必要时,也可为往来行人的休养提供方便。”

日子过得很快,几年过去了,在外来和尚的亲力亲为之下,寺庙落成,只等着给寺庙取名、验收、开光后,这一份大功德就算告成了。然而,一天清晨,外来和尚如同来时一样,背上行囊,拿起油布伞,悄悄地离开了圣泉,留给当地人一连串的不解之谜。最后,当地人给这座新落成的寺庙取名:圣泉寺。

600多年后,一个后来载入“二十四史”的男婴于公元1400年诞生在广义的圣泉,他叫江渊。少年时代的江渊,曾与众多的圣泉子弟一起在圣泉寺旁侧的栖清书院求学。

公元1430年(明宣德五年),30岁的江渊考中进士,开始宦海生涯。公元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爆发“土木之变”,大明帝国危如累卵。就在朝中大臣众议南迁之关键时刻,年近五旬的江渊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以文官身份团结兵部尚书于谦,开始了壮怀激烈的“京师保卫战”,数次击退、歼灭瓦剌军队,保住了京师,延续了国祚。告老归乡后,江渊脱下功臣衣袍,取下功勋桂冠,以一个普通学者的身份重返圣泉寺旁侧的栖清书院,给台下众多的圣泉子弟讲学授艺。

又是6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圣泉街,法定的行政名称是“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下辖三河、陡石、双龙、中渡等村居,辖区内有多所大、中、小学校。一河之隔的几江湾,早已人口密布,由几江湾延伸出广义的江津大地,户籍人口已达150余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