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惊爆录音显示:德军官密谋袭击克里米亚大桥

德总理:将尽快澄清 德媒:录音真实

版次:007    2024年03月04日

拉夫罗夫

RT发布录音视频截图

“金牛座”巡航导弹(资料图)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说,日前媒体曝光的一段录音显示,德国官员正策划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对此,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德方将尽快予以澄清。

俄媒惊爆录音: 德军密谋袭击克里米亚大桥

3月1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总编辑西蒙尼扬将一段录音上传至社交媒体,称这段录音涉及德国军官讨论援乌克兰巡航导弹以及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可能性等内容。

拉夫罗夫在出席安塔利亚外交论坛期间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段录音显示德国官员正策划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并试图不让外界知晓。他说,这并不让人感到十分惊讶,不少西方国家仍希望从战略上击败俄罗斯。

这段录音长达约38分钟,录音日期据称是2月19日。西蒙尼扬3月1日先后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其文本实录和录音文件,称这是德国空军总监(部队司令官)格哈茨、德国空军司令部作战和演习负责人格列费,以及两名德军太空司令部空中作战中心官员芬斯克和弗罗斯特德之间的对话。

录音显示,格哈茨正与另3名德军高级军官讨论向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作简报的准备情况,他们详细探讨了向乌提供“金牛座”导弹的细节,以及用该导弹打击克里米亚大桥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要想成功攻击俄罗斯的关键基础设施,需要法国“阵风”战斗机搭配作战,以及额外的卫星数据和至少一个月的准备工作。

其中一人提到,由于克里米亚大桥的军事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乌方非常希望摧毁这座大桥。“我还想再谈一下摧毁桥梁的问题。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一问题,不幸的是,我们得出结论,这座桥由于其长度,就像一条跑道。因此,为打击这座桥将需要不是10枚甚至不是20枚‘金牛座’导弹。”

公开资料显示,全长19公里的克里米亚大桥是目前欧洲最长的桥梁,为连接克里米亚半岛与俄大陆的唯一陆路通道。在俄乌冲突中,它既是俄军的关键补给线,亦被认为是俄控制克里米亚的象征。

在录音中,格哈茨提到可以分两批向乌克兰运送“金牛座”导弹,每批50枚,但他同时表达了对德军被认为“与乌武装部队有直接联系”的担忧。RT称,四人接着讨论了德国军方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密切配合拟议中的行动,以免越过“直接参与冲突”这条“红线”。其中,秘密训练乌军并协助计划行动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也有人担心媒体会曝出此类合作。

德国总理回应:

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3月2日针对录音事件说,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德方将尽快做出澄清。德国国防部一位发言人当天对媒体表示,根据评估,一段德国空军官员的内部对话被截获,但目前无法确定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录音或书面版本是否曾被修改。

俄媒称,对于西蒙尼扬曝出的这段录音,德国国防部拒绝向其作出评论。与此同时,该部回复德媒问询表示,德国军事反谍局正在核实德国空军内部通话是否遭到窃听。此外,俄媒引述德国《图片报》报道称,在德军方要求下,社交媒体X(原推特)3月1日在德国封锁了一些传播上述录音的账户。

俄罗斯多方已要求德国作出解释。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日晚表示,德国方面有义务尽快做出澄清,试图逃避回答这一问题将被视为承认其过错。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这段录音令北约“颜面尽失”。他指出,从德国方面试图掩饰或隐瞒可以看出,德国方面完全清楚他们在讨论直接参与俄乌冲突的问题。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强调,这件事需要“严肃讨论”,俄罗斯需要“向德国联邦议院提出调查要求”。

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蒂诺·克鲁帕拉在听了录音后说,向乌克兰供应“金牛座”导弹将把德国拖入与俄罗斯的战争。他在社交媒体X上写道:“联邦国防军的将军们似乎做出了评估,克里米亚大桥可能会被德国‘金牛座’导弹袭击。这一象征性行动将把德国拖入战争。不能供应‘金牛座’。”

引爆德媒关注:

排除造假可能性,“极具爆炸性”

消息随即引爆德媒关注,德国《世界报》《明镜周刊》等3月1日初步分析均认为,这份录音很可能是真实的。德媒指出,若录音属实,其在政治上将“极具爆炸性”,因为这挑战了朔尔茨一直以来的说法,也将对德军内部通信安全问题提出质疑。

多家德媒初步分析认为,被泄露的录音很可能是真实的。德国《世界报》3月1日报道说,这段录音也在德国联邦国防军内部流传,与该报交谈的多名士兵确认了录音的真实性。德国《明镜周刊》称,从专家初步评估来看,“录音被列为真实录音”,“基本可以排除人工智能(AI)造假的可能性”。《图片报》推测,监听者可能是俄情报部门或其合作伙伴。

“军方被窃听了吗?德国军事反谍局目前正在高压下研究这个问题。任何听过录音的人都会立即意识到这个过程多么具有爆炸性。”《明镜周刊》2日提到,朔尔茨本周刚刚重申,他坚决反对向乌克兰交付“金牛座”导弹。《世界报》也称,“如果这段谈话是真实的,那么它在政治上也将极具爆炸性,因为它对朔尔茨不提供‘金牛座’导弹的主张提出了质疑。”

《世界报》同时指出,如果录音是真实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内部通信的安全性问题也将引发讨论,不排除其他通信也已遭窃听的可能性。《明镜周刊》认为,德军官员在会议期间“相当粗心”,使用了Webex等未加密平台,这类平台相对容易被拦截。德媒担心,俄方是否已经获得更多德军内部消息,因为Webex是德军方的常用通信方式,“这将是一场灾难,尤其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目前,德国政府在政治层面上还没有为乌克兰使用“金牛座”导弹开绿灯。当地时间2月26日,朔尔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明确拒绝向乌提供“金牛座”导弹。英国和法国自去年5月起已向乌交付了两国共同研发的“风暴之影”(或称“斯卡普”)导弹,朔尔茨称,“英国和法国在这方面所做的事情,德国做不到”。

“风暴之影”的射程有250公里,“金牛座”的射程则更长,超过500公里。德国政府方面担心,这可能被用来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导致局势升级。朔尔茨说:“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参与这些导弹的瞄准管理,那将是不负责任的。”他警告,德国可能会发现自己“以某种方式直接卷入战争”。

综合新华社、观察者网

延伸

“AI战争”来了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把延宕两年的俄乌冲突称为“第一场人工智能(AI)战争”,深度介入的美国科技公司打的是什么算盘?美政府和军方又扮演怎样的角色?

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称,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美国帕兰蒂尔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卡普,就前往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随后,双方合作迅速推进。

在俄乌战场,帕兰蒂尔的软件利用AI分析卫星图像、开源数据、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以及地面报告,向乌指挥官提供军事决策建议。AI模型可以给出打击敌军阵地的最有效选择。卡普说:“在战场上,我们可以做一些在国内环境下无法做到的事。”乌克兰成为美科技公司的“实验室”。

《时代》周刊文章还披露,微软、亚马逊、谷歌、太空探索技术等公司一直支持乌克兰免受网络攻击,将关键政府数据迁移到云端。

军事人工智能专家吴明曦认为,如此多的美科技公司参与俄乌冲突,已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在美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在乌克兰战场检验技术,更多是为了美军发展智能化作战能力,因为很多产品都在与美军合作。

美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链条,也在向科技和AI领域延伸。美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就曾在帕兰蒂尔公司担任顾问。美国家安全专家、卡普的外部政策顾问赫尔伯格甚至直接表示,他们是21世纪的AI军火商。

今年年初,OpenAI被美媒曝出悄悄修改了有关禁止其AI技术用于军事用途的禁令措辞。1月,OpenAI公司透露正在与五角大楼合作开展软件项目。

吴明曦认为,一旦大模型用于军事领域,美国防部能很快用其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优化调整,并开发垂直领域的产品。比如,类似Sora的模型能带来视频化的作战仿真和作战概念创新,以及开展欺骗式认知对抗和干扰。“美国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支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授权的军队,计划在陆海空等领域形成数千个自主集群系统。这也势必会引发基于大模型的新一轮AI军备竞赛。”

AI应用于军事,将给智能感知、作战决策、网络攻防、认知对抗、后装保障、联合训练、装备发展等带来颠覆性变革,对未来战争产生深远影响。

据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