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的“含金量”如何提升?
版次:006 2024年03月07日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实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长江奔流,浩浩汤汤。被誉为“金腰带”的长江经济带,覆盖四川、重庆等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当前,长江上游航运能力情况如何?面临的堵点和痛点在哪儿?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下,“黄金水道”又将如何焕发新活力?
现状 三峡成库,航道条件显著改善
川渝协同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点。
那么,这些年的川渝联动,如何反映在这条“黄金水道”之中?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川渝两地共同聚焦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在运力方面,重庆大力推广130米大长宽比三峡船型,全市货运船舶总运力突破1000万载重吨。四川长江干线2022年新投运5000载重吨以上标准船舶3艘,新投运1000载重吨以上标准船舶达到330艘、98.55万载重吨,总运力达到135.4万载重吨,通过三峡船闸(升船机)船型标准化率超90%。
除了运力提升,在航道等级扩能方面,川渝两地也达成共识。按照“一江一策”思路,两地积极推动内河航运扩能工程。其中,四川境内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892公里,重庆境内三级及以上里程突破1100公里。当前,岷江眉山、乐山段是四川水上交通建设任务最重的内河,规划在2035年全线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航运能力提升也惠及经济建设。据悉,自三峡成库以来,航道条件显著改善,水运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凸显,对促进川渝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痛点
重点航道存在“肠梗阻”现象
航运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要聚焦于航道条件。拿占据四川航运“半壁江山”的泸州港来说,其与三峡船闸面临同样的困境,是长江上游段的共同“堵点”。
而放眼整个长江上游川渝段,重点航道存在“肠梗阻”现象也是“痛点”之一。比如,嘉陵江草街枢纽至河口段68公里属天然航道,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支流,500吨级船舶全年一半时间经此处必须减载至200~300吨,形成“肠梗阻”。但是,仅通过常规的航道整治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建设嘉陵江最后一级——井口枢纽对航道进行渠化后,才能确保嘉陵江、渠江、涪江千吨级船舶在此顺利通过驶入长江。
相比于长江其他流域,长江川渝段的另一个特殊难点在于,其全部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目前,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均受到制约。
具体来看,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由于无法避让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区核心区,规划的“Ⅲ级升Ⅱ级”航道提升项目难以实施,目前常年仅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离“3000吨级船舶直达宜宾”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当前,国家正在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先河介绍,目前还需要全力推进长江上游生态航道整治,力争两地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尽快通过国家批复,进一步明确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范围,以利于启动航道整治和沿线港口、码头等项目建设。他期待着,如果该方案通过批复,届时,航道水深可满足常年3000吨级主力船舶直达宜宾。
破局
联合申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面对困境,川渝两地如何突围,提升“黄金水道”的“含金量”?
“希望能够加快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部分人大代表分析,三峡通过能力在未来20年都会存在瓶颈制约,希望能争取尽快启动实施前期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而惠及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
“建议统筹考虑、系统提升长江上游支流航电设施通行能力,稳步推进航道整治,力争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表示,提高长江上游航运能力,还需系统提升长江上游支流航电设施通行能力。他解释,随着航运事业发展,嘉陵江、涪江、岷江等长江上游支流许多航电设施船舶过闸能力已不能满足现实要求,因此,亟须提升长江上游支流航电设施通行能力。
以航运为支点,怎样撬动经济发展?港口建设也是重要一环。“需要跨区域联合申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部分人大代表讨论道,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仅有重庆果园港这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随着成渝地区快速发展,需要在长江上游规划布局新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因此,建议依托宜昌港、涪陵龙头港、江津珞璜港、泸州港、宜宾港等枢纽港联合申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联动发展,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