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最”古老村落——盘古村

版次:010    2024年03月14日

盘古村

□施迎合

闲时与朋友品茶聊天,谈及江津西有乐城溪,流入大江,从地理形势看,乐城溪即今发源于璧山,南流入璧南河,乐城县治就在璧南河尾,即现在的油溪镇。油溪在三国时是乐城县的县治所在,那么江津在当时亦应叫乐城县,油溪应该就是至目前为止江津最早的古县城了。而说起江津“最”古老的村落,民间传说就是现在油溪镇境内的盘古村。

盘古村在何地?有什么依据称之其为江津“最”古老的村落?带着种种疑问,在阳春三月我踏上了寻访探秘之路。

其实盘古村并不遥远,其老场距江津城仅三十来里,距离油溪镇五公里。从地理位置来说,盘古村南至富饶金刚社区,西连万团、蜂岗;北接大坡、石羊村;东依浩浩长江,滚滚江水如碧绿的腰带缠绕着娴静的老场。属浅丘地貌,周围青山绵绵,景色秀丽,山峦蜿蜒起伏,海拔均在260米~500米。而紧临村东侧的成渝铁路上,偶有一老式绿皮火车鸣着长长的汽笛欢畅而过,让古场顿时有了几分穿越时空的神奇之感。

盘古村不算很大,江津《油溪镇志》有载:“盘古现辖斑竹林、遵示团、三角坝、大路山四个村民小组;面积8.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83亩……”然而,在这狭小不起眼的地面上却有着令人猜想的神秘意境。

说盘古村是江津“最”古老的村落,江津现有的志书上并没有详细准确的记载,多方寻访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人和文化人,对盘古村自建制以来的历史和地名来历说法不一。

一说是其地处长江之滨、巴渝特有的丘陵缓坡地理和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而得名。

二是以2005年9月,镇乡机构改革,盘古村及永竹村1、2、3、4社合并组成盘古村,新组成的盘古村仍沿袭盘古村原地名。

三是此地自古就属灵山异水、藏龙卧虎、仙人看重之地,境内地下深藏有千年奇异之物。此说在多年以后伴随着汉代古墓的发现而得以佐证。

2000年,一则消息在重庆、在江津、在油溪引起轰动。重庆有关报刊以《江津油溪发现东汉晚期汉墓群》予以报道:“近日,区文物管理所在油溪镇盘古村发现一汉代古墓。经过考古专家的发掘和推算,此墓地群为东汉晚期汉墓群,距今已近2000年。墓地群右侧是大墓,长10米、高2.3米,为渝西片区现发掘的最大的汉代砖石券顶墓。墓地群左侧是小墓,里面有两口石棺,为渝西片区首次发现的一室双棺。”此报道证实了一段历史,在相距遥远的汉代,盘古村这块不毛之地属巴蜀腹地的内陆小村子,那时便有人类繁衍生息。也充分说明,盘古村的地名由来绝非空穴来风。

又据相关资料记载:2018年5月14日,江津油溪镇盘古村2000年前东汉墓葬群清理文物正式启动。此次发掘的两个墓为砖石券顶墓,墓砖均为非常坚硬的汉砖,汉砖运用特制的泥土在模具里进行整体烧制而成,具有耐磨抗腐的特点。汉砖上雕刻着各式精美的菱形纹和车轮纹。而重庆市范围内还未发现烧制此种汉砖的砖窑。经专家推测,墓室里的汉砖是由湖北秭归窑烧制后,通过长江水运而来。在历史价值方面,墓地群的形制已经说明墓主人在当时身份显赫,经济实力强大。同时,也充分说明油溪镇一带,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很繁华了。

在此次古墓群的发掘中,最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是墓群左侧的两口石棺。两口石棺为夫妻合葬墓,一口石棺棺盖已被盗墓贼打开,另一口石棺棺盖已断成两截,石棺上精美的雕刻清晰可见。两口石棺上都雕有金蟾、鲲、龙、金乌等栩栩如生的动物,侧面则雕刻着跳圈、抛球、倒立等汉代的各种杂耍图和精美纹饰。同时,墓室里还散落着残存的各种精致的陶俑、陶罐等,展示了古代匠人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目前,两口石棺已作为“镇馆之宝”陈列于江津博物馆展馆中。

盘古村另一个有历史价值之处即是,由三峡移民集中在此安置定居而形成。现盘古村又名“盘街移民新村”,街道长约500米,盘古村办公地点即设在盘街街道。现属国家外迁移民试点村,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村,重庆市级柑橘栽培试点村。盘街移民新村赶集日为逢一、五、八,三峡移民落地生根,与当地村民友好相处,其乐融融。如今,江津“最”古老的村落已呈现出新时代、新农村团结互助奔小康的美好景象。(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江津往事·寻踪》征文启事

江津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着1800多年的建制史。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重庆市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诗词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聂荣臻元帅生于此,陈独秀先生逝于斯。为挖掘江津历史人文,《重庆晨报》副刊部与江津区作家协会联合举办“江津往事·寻踪”征文活动。征文如下:

一、作者:作者不限,江津区内外作者均可投稿;

二、内容:主要反映江津的前尘往事。文史、党史、正史、津城秘史;奇事、趣事、怪事、佚事,鼎山故事,包括地名来历、历史轶事、人物奇闻、人文景观、民间趣事、山珍美味等;

三、主题:必须正能量,向上、向善、向好、向美;

四、内容:有据有因,拒绝胡编乱造。凡江津百姓耳熟能详之旧事如“莲花石爱情”爱情故事等,要写即要有新内容、新发现。老故事新角度、新写法,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利;

五、写法:写法上注重“寻访”,要有现场感;

六、字数:每篇1200~4000字,若有珍贵照片可以配图;

七、在《重庆晨报》副刊和其他报刊择优发表,刊发稿件均配活动专用题花。征文结束后集辑出版,均给薄酬;

八、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止;

九、投稿邮箱:912529179@qq.com

17708332565@163.com

欢迎来稿,欢迎参与!

《重庆晨报》副刊部 重庆市江津区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