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6 2024年03月18日
3月15日,选民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总统选举投票。 新华社发
2024年全球“超级选举年”的头一场重头戏来了。当地时间3月15日至17日,俄罗斯将举行总统选举正式投票,包括现任总统普京在内的4名候选人参选。选举结果将在28日前公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俄罗斯大选是该国2020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后的首次总统大选,也是俄罗斯首次战时选举。
大选前夕,普京呼吁俄罗斯民众积极参加投票,称这是“爱国情怀的体现”。普京表示,“为了继续有尊严地应对挑战并克服困难,我们要继续保持团结和自信。”3月11日俄三大民调显示,普京可能获得超过80%的选票,外界普遍认为,普京连任已是“铁板钉钉”。如果普京连任,对俄乌冲突的走向将有何影响?
俄罗斯首次战时选举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选举正式投票将于3月15日至17日进行,此次大选最终确认的四名候选人包括:普京,斯卢茨基(俄自由民主党),哈里托诺夫(俄联邦共产党)以及达万科夫(俄新人党)。
按照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此次大选的注册选民约1.12亿,共设有9.4万多个境内投票站,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95个境外投票站。来自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国际机构的观察员监督选举。1400多名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记者报道大选。
投票正式开始前,普京14日向俄民众发表讲话,呼吁大家在未来三天内行使投票权,并指出本次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国家未来几年的发展。“只有你们,俄罗斯公民,才能决定国家的命运。”他在讲话中表示,俄罗斯正在经历艰难的时期,“我们在几乎所有领域都面对着复杂的挑战,”普京表示,“为了继续有尊严地应对挑战并克服困难,我们要继续保持团结和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俄罗斯大选是该国2020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后的首次总统大选,也是俄罗斯首次战时选举。根据现行规定,俄总统一届任期6年,同一人不能连续任职超过两个任期。根据上述宪法修正案“任期清零”条款,普京既往的四届任期被“清零”,意味着普京今年胜选后可在2030年再度参选,成功的话可担任总统至2036年,实现较长时间的执政。
此次大选也是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的首次选举。2年来,延宕不休的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与外部世界关系等方面产生历史性影响。今年实际上也是乌克兰大选年,乌克兰本应在3月31日前举行大选,但乌克兰自2022年2月就进入战时状态,而战时状态下不得进行选举,由此乌克兰大选被推迟。
三名竞争者都是谁
此次总统大选,普京共面临三名竞争者,他们分别都是谁?
列昂尼德·斯卢茨基1968年出生于莫斯科,自由民主党领导人,现为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自由民主党在俄罗斯政坛的立场一直以极右翼和极端民族主义著称,专家分析称,斯卢茨基是一个典型的自由民主党党员。
第二位候选人,俄共的哈里托诺夫,1948年出生。从1994年起成为历届国家杜马议员。他原来是俄罗斯农业党党员,2007年因为不同意农业党与统俄党合并的政策,退出农业党,成为俄共党员。哈里托诺夫是3位竞争者中唯一有总统参选经历的候选人,2004年他就曾和普京对垒,以13.69%的得票率仅次于普京。
现年40岁的达万科夫是四位候选人中最年轻的一位。达万科夫自2021年以来担任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被认为是此次大选中最自由的一位候选人。他曾提出,支持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和平谈判。
普京连任有无悬念
现年71岁的普京去年12月8日正式宣布,将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而这是他第五次参选,此前他曾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8年四次参加总统选举,结果都胜出。本届大选中,他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
普京担任俄总统的20多年里,在政治层面实现总体稳定;在经济层面通过打击寡头,收回了战略资源控制权;在社会层面提高公共福利……这些使俄罗斯走上稳定发展轨道。
外界普遍认为,普京连任已是“铁板钉钉”。2018年大选时,普京的得票率为76%。普京的支持率一直较高,尤其是自2022年2月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他的支持率长期处于80%以上的高位。若是普京成功赢得连任,这将是他第五次出任总统。普京在国内拥有如此高的声望的情况下,此次总统选举,普京当选可以说没有任何悬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秘书长许昌志分析说,在政治方面,2023年普京妥善处置了普里戈任的兵变危机,通过立法等各种手段加强社会管控,基本上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军事上,顶住了乌军下半年以来的反攻,始终掌握着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在经济领域,俄经济体现出了很强的韧性,顶住了西方的制裁,GDP取得了增长。
俄乌冲突走向有何影响
如果普京连任,对俄乌冲突的走向将有何影响?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普京胜选几无悬念,但他肩上的担子难言轻松。
安全上,普京胜选后,俄罗斯与西方、与北约的军事对抗料将持续。俄乌战场也将延续消耗战拉锯战态势。就在俄大选前夕,乌克兰动用无人机密集发动跨境打击,对俄施加政治军事压力,被认为意在影响俄大选。乌克兰签署了总统令和法律,不与普京政府进行对话与和谈。这意味着如果普京当选,除非乌克兰修改和废除法律,否则俄乌外交僵局很难打破。
外交上,随着俄罗斯“向东看”“向东转”,实际上关闭了面向西方的大门。普京的执政将使俄罗斯—西方关系改善难度增加。俄罗斯也将进一步面临被西方孤立、边缘化的压力。
经济上,虽然俄经济在战时展现出韧性,但从俄央行维持16%的基准利率来看,当前俄国内稳物价、保供应、降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面对西方的围堵和打压,普京表现出继续带领俄罗斯取得新发展的决心。普京在上月发表国情咨文,全面阐述今后六年俄发展任务和举措,包括扩大非能源产品出口、实施多个国家项目等,被视为竞选纲领。
在外交领域,普京也力图破局,化解外部压力。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积极深化同白俄罗斯、中亚国家、朝鲜、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据央视、环球时报、澎湃新闻等
最新动态
俄大选境内投票全部结束
当地时间17日是俄罗斯总统选举最后一个投票日。根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1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莫斯科时间17日9时30分左右,在不计算提前远程投票的条件下,总统选举的投票率已经达到60%。莫斯科时间17日21时,位于俄罗斯领土西端的加里宁格勒州完成投票,俄境内的投票程序也全部结束。随后,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将对已投选票进行统计。
乌军对俄边境发起攻势
据报道,自3月12日以来,至少数千名乌方士兵试图突破俄罗斯边境。3月12日,“俄罗斯自由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西伯利亚营”从三个方向攻入俄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州。上述两个地区发布全境警报,库尔斯克州州长斯塔罗沃特证实遭“俄自由军团”袭击,他强调,俄军已击退这次袭击。俄军称,乌军为此动用了超过2500人、35辆坦克和40辆装甲车,但未取得成功,且因此损失60%的人员和超过50%的装甲装备。根据俄国防部的最新数据,在俄边境地区的袭击中,乌军损失了大约1500名士兵,其中包括多达500人死亡,以及18辆坦克和23辆装甲车。
俄腹地频遭无人机攻击
乌克兰接连多日对俄境内能源设施发动了猛烈攻击,其中多个目标位于俄罗斯腹地。
3月16日,距离俄乌边境超过1000公里的萨马拉州接连遇袭,两家炼油厂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并发生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晚,一支由至少47架无人机组成的大型无人机群准备攻击塔甘罗格市一家为俄军提供服务的飞机工厂,被俄军拦截,其中41架在罗斯托夫州被击落。连日来,乌克兰无人机进行了多达35次侵袭,其中4次在莫斯科地区。
俄罗斯外交部16日谴责了乌方的一系列袭击,并表示乌克兰在俄罗斯大选之际加强对俄的恐怖袭击行动,是为了从西方盟友那里获得更多的财政援助和武器。与此同时,自15日总统选举投票开始以来,远程电子投票系统共遭到约16万次网络攻击,主要来自美国和英国。